南柯(164)
“往这里面走,会有一道门?”林路深看见了那条石板路。
李孤飞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回答林路深。他不能让林路深去冒险。
尽管从理论上,守门的那个“李孤飞”也是不会伤害林路深的。
“我猜这里面,要么,是我被锁住的记忆;”林路深托腮,思忖道,“要么,就是通往核心系统的大门。”
“……”
有时候太聪明也不是好事。
幸好李孤飞向来面瘫,林路深又不善察言观色,并没从李孤飞霎那间的面部反应中寻到佐证。
林路深正抬腿欲迈上石阶,突然,天际云霞一闪,随后一阵五彩斑斓如天子下凡般的风呼呼刮过。
林路深蹙眉,半遮住脸看去,神色倏地大变,“!Abyss!”
几乎是一瞬间,李孤飞看见林路深立刻拔腿向着Abyss坠落的方向奔去。半空中的Abyss意识全无,整个人宛如一具软绵绵、任人宰割的玩具。
他的身上伤痕累累、遍布血色,脸唇惨白,眉间皱得紧而痛苦。
李孤飞见状,来不及多想,也跟着冲了上去。他能感到林路深毫不掩饰的焦急和在意。
风拂过耳畔,他想起那次在资料查询间,Abyss那句阴阳怪气的话,“在我和林路深之间,你才是那个外人。”
第95章 南柯
——二十多年前的初夏,牙牙学语的年纪。
巨大的落地窗外,精心打理的花园里阳光明媚。暑气逼人,燥热连同着花香、鸟鸣和风声被隔绝在外,室内温度宜人,十分安静。
起居室的地毯上,一坐一趴着两个白白嫩嫩的小男孩,五官十分肖似,气质却大相径庭。
大的约莫三四岁,头发梳得整齐,神情沉静认真,已经会笔直坐着一动不动地自己读绘本了;而小的那个在地毯上一刻不停地爬来爬去,瞪着大眼睛好奇地咯咯笑,似乎在分辨哪种颜色的积木更好吃。
保姆被暂时要求离开,起居室的门口站着三个成年男人。
“嘉嘉的条件更好些……他聪明得多,性格也适合……”
“……至于深深,”陆原和那时正当盛年,客观来说长相威严而英俊。他朝屋里瞥了眼,只见小林路深兴致勃勃地抓起一块积木就要往嘴里放,被他那看书也不耽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哥哥一抬手冷冷拍掉。
小林路深茫然一愣,眨巴着大眼睛张嘴就要嚎啕大哭。小陆嘉撇嘴翻了个白眼,分外心累地拍了拍自己身旁的空位,让小林路深爬过来。
小林路深泫然欲泣,但还是很听哥哥的话,爬了过去。然后小陆嘉拿起画笔,不知道画了个什么,小林路深就又快乐地咯咯笑了起来。
没一会儿,他就乖乖地继续自己跟自己玩了起来,把刚才的事忘了个干净。
“陆深虽然比不上陆嘉聪明,但智商也不算差呀……”门外另一人道。
当时的林路深,还叫陆深。
“深深性格过于活泼,喜怒都很浓烈鲜明,不是干研究的那块料。”陆原和看着小林路深,神情无奈,却又透着天然的包容与爱意,“嘉嘉天赋异禀,不培养太可惜;深深……就让他做个快乐的普通孩子吧。”
命运的齿轮飞速转动着,它从不回应人们朴素而合理的愿望。
陆原和事实上比陆嘉更早植入芯片。他适应良好,芯片几乎没诱发什么后遗症,而对他在智力、敏锐度和专注度等各方面上的提高是立竿见影的。
世界上没有几个科学家能拒绝这样的产品;何况,它还是陆原和亲手研发的。
进化和迭代是所有事物殊途同归的发展方向,陆原和很清楚这一点。初代芯片的完成不代表脑科学研究大功告成,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需要有更多、更聪明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投身这个领域,无法进步就意味着死亡和终结。
脑科学中心既需要一批从幼年培养起的孩子,也想观察幼童植入芯片后的适应效果——对于结果,大家普遍抱有较好的预期:幼儿尚处在智力开发阶段,或许能比成年人更多地发挥出芯片的效果;最不济,也就是和成年人一样嘛。
带着小陆嘉去植入芯片前,陆原和还哭笑不得地哄了好一会儿小林路深。
小林路深见到要和哥哥分开,哭着抓住爸爸的裤脚不肯放开,声嘶力竭别提多伤心了。
小陆嘉淡定许多。他别扭地转过头,感到有些许丢人。
陆原和从地上找出上次那个绘本,递给小林路深,“等你把这本书翻完,哥哥就回来了。”
这句话对于当时的小林路深来说,理解起来尚有难度。他懵懵懂懂地抱着绘本,脸上的泪痕慢慢干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场植入失败了。
芯片在植入陆嘉大脑后产生了剧烈的反应,二者激烈碰撞、无法相容;情急之下医生提出强行切除芯片——连带着陆嘉的部分大脑一起,这样虽然冒险,但或许仍有一线生机。
然而,陆嘉死了。他在切除部分大脑组织后陷入昏迷,只维持了不长时间的植物人状态,就彻底宣告死亡。
痛失爱子、加上实验失败……很多人说,陆院长从此变了一个人。
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如此巨大的打击落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足以将他击溃。
可陆原和的情况,又似乎有些不同。
他几乎没经历什么痛苦沉沦、愧疚自责的阶段,很快就理性而克制地继续起了实验;第二次的实验成功了,林路深的大脑完美地接纳了这枚曾经杀死了他哥哥的芯片,对陆原和来说这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