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毒主母洗白日常(178)+番外

作者: 采薇采薇 阅读记录

“命硬”的方廷秀,见徐渭北一脸痛色,还以为他是同情自已,心中感激。

没想到,名声不好的颍川侯,竟然还有这样的慈悲心。

“我七岁丧父,十岁丧母,如今已经十几年。虽然思念双亲,但是也不似从前那般苦楚。”

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包括记忆,包括悲伤。

“那你后来是怎么读书的?”

方廷秀从容道:“当地有位县丞大人,资助我读书。”

“那他倒是个好人。”

“嗯。”

徐渭北道:“我还以为,他会把女儿许配给你。功成名就,你娶恩人之女……”

多好啊!

别学坏,来挖人墙角,墙塌了砸死你。

方廷秀默默不语。

顾安启淡淡道:“没想到,侯爷还会写话本子。”

徐渭北的手在桌下握成拳头。

——你这样的坏东西,如果不是我大舅哥,我一拳一个。

方廷秀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顾安启去送他。

“侯爷,”秦烈在楼上看着两人边走边说话的背影不由笑道,“顾大人这是给自已选妹婿了。我看他的意思,是想让方廷秀入赘?”

父母双亡,家里也没有指手画脚的亲戚,也没有助力,如果能入赘顾家,日后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他想得美!”徐渭北磨牙,“我还没死呢!”

“我看顾大人,对侯爷很有成见,像是为了故意气侯爷。不过方廷秀,确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这么大年纪了都不成亲,拒绝了那么多人,你知道他是不是有病?”

秦烈:“或许就是对女人有要求。”

“走吧,去找你的人。”徐渭北不想听他说话。

秦烈大笑,并不着急走,“我今日已经把东西送给她了,就不去她面前讨嫌了。张弛有度,这和打仗是一样的。”

徐渭北觉得自已被指指点点了,但是还是坐下喝了一口茶,慢慢冷静下来。

大敌当前,要临危不乱才行。

不能被顾安启这小人模糊了视线,主要目标是顾婉宁。

而那边,方廷秀正在和顾安启说起今日的事情。

他态度坦率,“顾大人,是不是有意撮合我和令妹?”

被戳穿的顾安启不慌不忙,“正有此意,廷秀觉得如何?顾家不要求你入赘,我妹妹善良大气,你看虽然和离,但是侯爷念念不忘,几个小妾对她也情同姐妹,百般维护。”

“原来顾大人也看出来,侯爷对令妹念念不忘,那为什么不撮合他们?”

“如果好,那就不和离了?侯爷那些风流韵事,廷秀应该也听说过。”

“那倒有所耳闻,侯爷确实……但是今日看侯爷,似乎浪子回头,不知道……”

“妹妹刚烈,并不愿意委曲求全。日后嫁人,也是要寻不纳妾的相公。”

“原来如此,那顾大人要好好挑挑。至于我……有些话我从未对外人讲,但是一直承蒙您照顾,也感谢您看得起我,我也就跟您交个底。其实,我心里是有人的。”

顾安启吃惊,“是谁家姑娘?你告诉我,我看能不能帮你说媒。”

虽然做不成妹夫很遗憾,但是谁没有爱才之心呢?

羡慕能被方廷秀看上的姑娘……的哥哥,以后不用为妹妹婚事操心了。

“这件事,就说来话长——”

第156章 心有所属

方廷秀不是镇安人。

他的父亲出身贫寒,祖父是个穷秀才。

后来父亲学而优则仕,中了进土之后,谋了个县令,自以为改换了门庭。

只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就因为科举舞弊案被牵连。

明明没有做过什么,就是跟着人凑热闹,去拜见了其中一位收受贿赂,参与舞弊的官员,但是空口无凭,无法证明自已没有被泄题,于是就被流放到了镇安府。

知书达理的母亲,原本出身京城官宦之家,榜下捉婿嫁给了父亲。

父亲出事之后,母亲对父亲不离不弃,随他一起去了镇安。

方廷秀那时候已经六岁。

在镇安,一家三口过得贫困却幸福。

只可惜好景不长,父亲被毒蛇咬伤后毒发身亡,母亲三年后也郁郁而终。

“那你是有外家的?”顾安启问。

“其实是有的,但是当年母亲决意跟着父亲离开,拒绝改嫁的时候就已经和娘家决裂,母亲临终之前还跟我说,不许我向外家求助。母亲要强了一辈子,我来不及尽孝,但是这点还能做到。”

顾安启想,方廷秀母亲去世的时候,大概还没有自已现在年龄大。

年轻的时候,心气都盛,可是她有没有想过,没有依靠的儿子,日后怎么过活?

“母亲临终之前,担心我日后没有人照顾,”方廷秀道,“就……就答应了县丞,等我长大之后入赘县丞家。”

“县丞这不是趁人之危?”顾安启皱眉。

这很不符合他的价值观。

你可以不帮忙,但是不应该趁火打劫。

“算吧。”方廷秀道,“他是个极能算计的人,悭吝,刻薄,但是对女儿极好。他膝下两子一女,女儿算是老来得女,十分疼惜,唯恐女儿出嫁委屈,便想给女儿招赘婿。”

顾安启道:“那他……也不算坏的。”

相比而言,他们顾家,为妹妹做得太少。

“嗯。”方廷秀道,“他确实供养我读书,花了不少银子。”

“所以你功成名就之后,拒绝了那么多求亲。但是,你为什么对外说,自已没有定亲呢?你是不是对这桩婚事,还有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