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真千金冲喜后,残王又行了(386)
呵呵!
不是澹台齐瞧不起南梁帝,是释氏皇族历来就没那玩意儿!
三大世家掣肘朝堂已经很多代,皇位上坐着的那个人,自幼学的就是如何跟世家斗智斗勇,如何在世家的夹缝中坐稳皇位,保住帝王威仪,除此之外……
世家为了家族延续,为了族人存活,也不允许皇帝学到更多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被世家把控的朝堂,就算是皇族想要学到真才实学,其实也蛮难的,要不然南梁帝也不会遇到事儿连某些特定的折子都看不懂,还要找皇后求教!
“女儿没有说笑!”
皇后皱眉,神情前所未有的郑重,“父亲大人能够想明白,有了让澹台家激流勇退的心思,女儿很是欣慰,可是,我澹台家的子弟自幼熟读经书,深谙经世治国之道,难道就活该这样埋没吗?”
“女儿不服!当年是女儿选择了他,是女儿嫁给了他,也是澹台家倾尽全力扶持了他上位,他凭什么那么对女儿?”
“女儿为他蹉跎了二十年光阴,明知他绝不会让一个流着世家血脉的皇子上位,女儿甚至放弃了对文儿的教养,这其中固然有文儿身体不好的原因,可是父亲知道的,女儿当初之所以那么做,追根究底,还是不想让父亲看到希望,不想助长澹台家那不该有的野心和欲望!”
“可是女儿为他做了这么多,换来的又是什么?”
皇后转身,背对着自家的老父亲,不敢看他的眼睛,“换来了他妻妾成群儿女绕膝,换来了他的欺瞒和防备!”
“爹爹,女儿后悔了,后悔当初不听你的话,将文儿给养废了!”
“文儿他那么聪明,经史典籍一点就通,若是女儿当初就用心栽培他,他现在未尝不会成为如先太子一般文治武功的人物……”
澹台齐闻言,脸色忍不住的一变,几乎下意识的道,“素儿慎言!好端端的提先太子做什么?”
东宫旧案,皇族讳莫如深,三大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先太子那般英才的出现,让三大家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或多或少的全都参与进了那场旧案之中,谁都没有置身事外!
别人或许不知道,可是澹台齐却从女儿处得知,他们那位疯批皇帝对先太子情深义重的紧,登基为帝后行事越发偏激,全都是因为先太子之死。
明知如此,澹台齐就更不想提那件旧事了!
“呵呵!”
皇后闻言低笑一声,道,“父亲在怕什么?若非为了我,父亲不会隐忍这么多年!”
“这么多年,女儿因为东宫那桩旧案,虽然怨他负情薄幸,可是一直觉得是我有愧于他,如今仔细算算,到底是谁有愧于谁,还未可知!”
“他不是处心积虑的想要一个真相吗?待得北郡大定,我会把真相送到他面前,只要他能接受的了!”
“我澹台家是参与了那桩旧案不假,可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关家族存亡阖族生死,谁又能真的做到置若罔闻,反倒是他,背靠着我和父亲顺风顺水的继位称帝,全然不知皇室阋墙的血腥和残酷!”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他也该涨涨见识了!”
说着,皇后转身看着自家老父亲,沉声道,“如果皇族和世家注定你死我活,那我宁愿除掉世家的是我的儿子!”
“能断我世家百年传承者,身上必须流着我世家的血脉!我倒要看看,我世家倾阖族之力培养出来的储君,是否真的那般不明事理,不辨忠奸!”
皇后的声音,掷地有声。
澹台齐闻言:“……”
呆愣愣的看着自家女儿,沉吟良久,最后叹息了一声,道,“爹爹知道了!爹爹回去就去请族公出山,教导文儿御人之术,另外会安排你大侄子入宫做太子伴读!”
皇后的大侄子,澹台家的少主,是澹台家小辈儿郎中最聪慧的子弟,深谙朝堂的尔虞我诈,官员的盘根错节,以及世家的利益勾连……
有他陪在太子身边,耳闻目染之下,太子总会懂一些在宫墙之内看不到也听不到的东西,当然,这些东西,也是历代皇族子弟都没有机会碰触到的东西。
更别说澹台家的族公了,那位老寿星,乃是澹台家的先家主,澹台齐的嗣父!
当年他老人家膝下无子,只能在族中过继旁支子弟,澹台齐彼时不显山不露水,可还是被他给挑了出来!
他有着远超常人的豁达心胸和眼界,更有着常人难及的心机和手段,澹台家世代首辅执掌吏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帝王心术皇族子弟未必懂得,可是如何统御朝臣,澹台家的历任家主却门清!
“女儿多谢爹爹!”
皇后闻言,当即敛衽深施一礼。
“太子可以有四个伴读,你大侄子占了一个,剩下的三个人选,你作何感想?”
澹台齐见此,叹息了一声,问道。
“太史公嫡孙太史晔,东方傲嗣子东方志!”
皇后闻言,毫不犹豫的道,“还有大长公主之子聂子琛!”
第309章 联合东方家!守株待兔!
皇后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
她所选出来的这几个人,自家的大侄子自是不提,他深谙朝堂吏治,至于太史公的嫡孙太史晔,不但是个文采耀世的倜傥君子,还深谙行军布阵之法,大长公主之子聂子琛走南闯北阅历见闻远非常人能及,关键是,他虽然姓聂,却是地道的皇室姻亲,至于东方傲的那个嗣子……
据她所知,此子不光武艺精湛,还很有一些兵行诡道的小聪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