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真千金冲喜后,残王又行了(522)
“得民心难,失民心却易啊!”
太史公苍老的声音,在牢房中回荡。
谢归渊和聂子琛闻言,更是面沉如水……
真相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残忍,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真相,若真是真相的话……
谢归渊和聂子琛相信,就连南梁帝都未必愿意相信!
“陛下有情有义,执意彻查此事,太后出面,力挺陛下,大长公主祭出金鳞卫……”
太史公说到这里,苦笑一声,道,“我等下狱不足惜,家族被封也不足道,可是……三大世家鼎立南梁数百年,自问从未有过不臣之心,我等遭此横祸,若只限己身也就罢了,可是我等身死,动辄会引发民心浮动,危及江山社稷,纵然有你战皇谢归渊,也未必能堵的住悠悠众口,压得住浩浩人心!”
“你们要的真相,我给你们!只求此事尽快落幕,南梁能有如今太平不容易,切莫为了一桩旧事坏了盛世可期的大好局面!”
言已至此,太史公也算是知无不言了。
可是……
“证据呢?”
谢归渊的声音,却在牢房中嘶哑的响起,“太史公指证先皇为诬陷东宫谋逆的元凶,可有证据?”
“没有!”
太史公摇头,“事发之时,正值江南科举出现舞弊,我奉命前往江南彻查舞弊一案,不在京都!”
“不止是我,就连澹台齐,也被调离了京都!”
“如我等这般的身份,能够调走我们的人,你们心中有数,正因为如此,东宫一案爆发时,我们才没能及时赶到,等我们回京之时,此案已经盖棺定论,先太子已死,我们能做的……”
“只有维护皇家威严!为防先太子的党羽殊死反扑,我等只能顺水推舟,坐实了先太子逼宫谋逆之罪,做尽落井下石之事!”
“此乃,老朽心中一大憾事,苍天在上,如有半句虚言,老朽愿受天打雷劈之刑!”
说到最后,太史公的声音中已然透着无尽凄凉。
宦海沉浮数十年,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问心无愧,可是唯有这一桩……
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天骄陨落,看着一个或许可以给南梁带来盛世辉煌的人葬送在皇室操戈之下,太史公不是不心痛,更对皇族……失望至极!
可是……
再失望又能如何?
三大世家从无不臣之心,说出去皇族不信,天下汲汲营营于权势之人也未必会信,所以……
他们能做的,看似很多,其实也很少!
残酷的现实,从未给过他们选择的余地!
他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随波逐流,奋力求生而已……
听完这一席话,聂子琛身形踉跄了一下,俨然一副受不了打击的模样,而谢归渊……
谢归渊目光幽深的盯着太史公看了好一会儿,最后道,“所以,三大世家的家主,当时在京的只有……东方傲?”
第412章 东方家!急流勇退的契机!
谢归渊很快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和聂子琛走出牢房时,脸色都很凝重。
郑三保就是这时候姗姗来迟的。
“拜见战皇殿下,聂世子!”
见过两人后,郑三保就将手中装着线索的锦盒递到了谢归渊面前,“过往二十年,陛下一直在暗中调查东宫旧案,种种迹象都指向东方家,因为当年坐实先太子逼宫谋逆的,就是出现在宫中的兵马,而南梁的兵马……”
“除却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御林军和五城兵马司的兵马,就只有东方家手握重兵!”
五城兵马司的兵马常在京都行走,认识的人不少,想用五城兵马司的兵马来构陷先太子,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御林军,大半御林军出自勋贵府邸,御林军但凡有调动都会弄得满朝皆知,所以,用御林军构陷先太子更不可能。
排除皇帝手中的这两支兵马,那就只有东方家的兵马了!
东方家不光手握驻边兵马,更手握各地卫所的兵马,想要调遣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兵马入京太轻而易举了!
谢归渊闻言:“……”
低头查看着锦盒中的线索,脸沉如墨。
这些年南梁帝是真的没闲着,即便是在三大世家的掣肘之下,也查到了不少线索,甚至连东方傲当年调动的到底是哪支兵马,这线索中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所以,陛下对东宫旧案的元凶,可是早已有了猜测?”
谢归渊目光幽深的看着郑三保,沉声道。
郑三保闻言一噎,沉吟良久苦笑一声,道,“或许有,可是陛下不想承认!”
站在权势之巅那么多年,纵然没有受过帝王教导,他家陛下也不是个真傻子,很多事情还是能够触类旁通的!
皇族亲情的淡薄,没有人比他家陛下更深有体会,可是……
父子相残,谋害陛下最敬重之人的元凶,偏偏是他的血脉至亲这事,饶是南梁帝都不愿相信,所以……
他执意彻查!
“既然如此,那查出真相以后,又该如何处置?”
谢归渊叹息一声,无奈的开口,“陛下又该如何自处?”
南梁以孝治天下,南梁帝执意重提旧案,已经是对先皇的大不敬,若是查出的元凶还是先皇,那不孝的名头,南梁帝就坐定了,就算有太后兜底,只怕是都兜不住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陛下说,真相便是真相!”
郑三保闻言抬头,目光笃定的道,“不管真相如何不堪,都理应昭告天下!”
“至于该如何处置,陛下心中已有决断,还请殿下无论如何都要查清真相,还先太子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