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年代文里当建筑师(233)
而岳振生则似乎一直沉迷在了她的设计资料中,早饭端上来后,也没有抬头。
她拿筷子把油条压到了碗底,让油条充分地吸收豆浆的香味。
身后的桌子传来的聊天声, 让她忍不住侧目看了一眼。
看了一眼时间, 确定油条差不多泡了有三分钟后, 她抬头看到岳叔叔还在看资料,便出声提醒了一句。
“岳叔叔,早饭不吃该凉了。”
岳振生依依不舍地放下手里的资料,小心把资料收回文件袋后, 才端起面前的豆浆匆忙地喝了一口。
喝完豆浆,他把油条夹到了碗里, 不断地戳着,就是没有吃。
直到他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后, 才咬了一口油条。
等岳振生吃完油条,林宜兰的早饭差不多都吃完了。
她拿纸巾认真地把嘴巴擦干净后,就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的街道发起了呆。
“小林,你对办公楼这类建筑有什么想法吗?”岳振生咽下最后一口油条。
林宜兰收回目光, 看向对面的岳振生, 收起了之前的发呆的悠闲状态, 她扭了扭身体,端正了坐姿。
“要看是什么用途的办公建筑?比如工厂的办公楼, 单位的办公楼就不同, 甚至不同性质的单位,办公楼设计时第一目标也不同。而且预算也是限制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岳振生点点头, “那如果抛开这些外部条件,让你设计一个办公楼, 小林,你想怎么设计?”
林宜兰知道考验来了,她把手放到桌上,支着下巴思考了起来。
“如果是我的话,想设计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建筑吧。可以尽情发挥我目前学到的所有本事。”
“当然,如果可以做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就很有意思。不过也只能想想了。”
岳振生挑了挑眉,不规则的立方体,怎么个不规则法?
林宜兰看出了他的疑惑,转身从包里拿出了自己的本子和铅笔,然后在白纸上随手画了一个倾斜了空心圆柱。
圆柱最高的一侧有六层楼高,最低的一侧直接嵌入了地下。
而圆环的中心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花园。
81下半年因为没有干活,她全心放在学业上,每天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跟着吴教授学习。她也因此抄绘练习了不少建筑,她现在随手画图的速度比起之前也快了很多。
都是她这半年慢慢捡起来的东西。
显然岳振生被她露出来的这一手震惊了。
“小林,能给我看看你的这个设计图吗?”
林宜兰把本子递给了他,“当然。”
这个随手画来的圆环建筑,按照国内当下的施工水平没有好几年时间是完不成的。这样一个既耗时又耗力,还耗钱的建筑,肯定是不会建的。
她很清楚,这个随手画的设计图日后没有什么面世的可能性。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算是无聊“炫技”吧。
不过她是这么想的,岳振生可不一定。
他爱不释手地捧着林宜兰的本子,甚至还非常珍惜,不想直接用手摸,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把铅笔的笔迹摸花了。
“小林,这张设计图可以暂时借给我吗?”
林宜兰自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她接过本子,直接把刚才的那一页撕了下来,然后递给了岳振生。
“岳叔叔,给你。”
岳振生拿到纸,认真地前后检查了一遍后,放进了林宜兰装资料的文件袋里。
“小林,不瞒你说,岳叔叔过段时间可能有找设计的需要,所以希望你能把设计资料借给我一段时间,因为这件事情还在讨论。
等讨论结束,如果确定下来了,我就联系你。”
林宜兰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堆在了一起。因为没有垃圾桶,所以只好一直就放在桌上。
听到有项目她立刻来劲了。
“可以,谢谢岳叔叔。”
吃完早饭,岳振生把林宜兰送回宾馆就去上班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宜兰抱着自己的本子在沪市漫无目的地浏览了一圈。
比起其他穿越人士,她估计是所有人中最对浦西感兴趣的一位了。
她既没有第一时间去浦东转转,也没有想着在沪市买房。
一心一意地扎根在了浦西,把浦西的老房子,老建筑看了个遍。
甚至一些经典的民国建筑,她还专门花时间抄绘了下来。
至于不买房,是她不想吗?
她也想像其他人一样在沪市买洋房,但奈何手里一毛不剩,全部都被她投资给了LXCAD。
至于浦东的房子,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而且产权清晰的,她尝试问了两次后,就放弃了。
林宜兰抱着本子站在黄浦江边,望着不远处的轮船,发起了呆。
冬季的海风虽然有些凉,但因为沪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倒没有高纬度地区的冷冽。
海风吹在她的脸上,吹起了她脸颊旁的碎发。
围巾上的流苏更是随风往后摆动。
“嘀——嘀——”
汽车鸣笛的声音,她已经从一开始的烦躁,到现在的习惯了。
她也没想到沪市的汽车这么多。
“林设计师,好巧,没想到又在这里遇到你了。”
林宜兰听到声音,一扭头看到了眼熟的一群人,又是那群港商,不过这次看上去的人比上次多多了。
而且还多了好几位女士。
“刘总,你们这是在江边散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