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年代文里当建筑师(334)
要不这样,林设计师,我今晚去问问我爱人,看她那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林宜兰点点头,“那行,麻烦您了。”
又继续和经理聊了会家常,一直到六点多,她看时间不早了,才提出离开。
晚上躺在熟悉的宾馆环境中,林宜兰想了想剪彩仪式她需要做好的准备,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有了宾馆经理这个老沪市本地人,买房子的事情省下了不少精力。
她和约见的中介碰面,提出了对房子的要求后,就跟着中介一起看了几天房子。
这天,等到林宜兰再次从外面看房回到宾馆时,没想到碰上了一个意外之人。
“Bertha?”
望着这群明显和沪市格格不入的面孔,她愣在了原地。
黄头发、红头发、棕色头发,绿眼睛、蓝眼睛、浅褐色眼睛。
嗯...全是外国人。
难道这宾馆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有接待外国人的经营许可证了吗?
她满心疑问地走到了Bertha旁边。
Bertha倒是非常自来熟,她一把拉过林宜兰的手臂。
“各位,这位就是林设计师。”
“林,这几位都是美国的记者。”她还顺便扭头和林宜兰介绍了和她站在一起的人。
林宜兰伸出右手,打了个招呼,“你们好,我是林宜兰。”
“你好...”
“久仰大名,你好。”
自我介绍完一圈,手里拿到了一叠名片。
林宜兰也发出去了一叠名片。
Bertha拿过了她手里的新名片,来回翻看一遍。“你终于有名片了,林设计师。”
她摸着上面的暗纹,赞赏地点头,“不错,很好看。不愧是设计师。”
林宜兰不知道Bertha过来是干嘛的,她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林,我找你是有事想要你帮忙。”
Bertha清了清嗓子,拉着她走到了一旁。
林宜兰感觉那些在看着自己,她回头望了他们一眼,“Bertha,有什么事你说。”
“他们是国外一些报纸的记者,受邀参加沪市工商联新办公大楼的剪彩仪式。他们刚刚参观了那栋楼后,就表示想要和设计师认识一下。”
Bertha一副“你懂得”的表情。
林宜兰歪头望着她身后的人,抿嘴看了他们一会后,对着Bertha摇了摇头。
“我只能接受两家媒体的采访,抱歉。”
“欢迎各位来参加沪市工商联新办公大楼的剪彩仪式。
……
接下来让我们欢迎本次大楼建设的总设计师林宜兰女士!”
众人的鼓掌声,看向她的目光,主持人脸上的笑脸,空气中残余的硝烟味,地上的鞭炮碎红纸,还有时不时摇头摆尾的舞狮。
这一切都被站在舞台旁边的林宜兰尽收眼底。
站在原地,望着坐在下面看着她的项目团队成员。林宜兰深吸了口气,缓步走上了舞台。
从主持人手中接过带着长线的麦克风,她一一扫视着台下的观众,对着还在鼓掌的人露出了一个笑脸。
“各位上午好,我是设计师林宜兰,很高兴认识大家。”
话音一落,掌声再次响起,与之伴随的快门声,以及刺眼的闪光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太久没有关注这个项目的新闻,以至于剪彩现场出现这么多外国媒体。
真是让人迷惑。
她把问题深埋心底,继续背起自己的演讲稿。
台下人太过专注的目光,甚至让她这个演讲的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好像真的对她这个设计师挺感兴趣的。
“...一个新建筑的问世,不仅仅只有设计师一人的功劳,它还需要工程师、项目方,甚至施工的工人。因此,我在这里向所有为项目成功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人,再次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说完,她还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把话筒交还到了主持人手里,林宜兰快步走下了舞台。
她的演讲结束后,接下来的环节就和她没有太多关系。想到这里,她望着不远处的座椅,掉头转向了身后的办公楼。
自己做的设计还从来没有参观过呢。
每个设计都是建筑师的孩子,虽然这个“孩子”的身世坎坷,但是她作为创造者还是理应去看看。
带着现代主义风格味道的大型建筑,提早了十几年出现在了华国的土地上。
视线穿过玻璃,看到了远处初露绿色的草皮。
草种刚刚种下,还在萌芽状态,但很快就会变成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
视线从外面移开,她抬头望着天花板,然后慢慢地低头看向了对面。
一楼采用了无梁楼板的技术,让一楼实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通透空间。两边的玻璃,顶部通过对二楼进行设计实现的采光井,再加上最中间高瓦数的led灯光,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一楼大空间的暗角存在。
林宜兰围着一楼兜了一圈,检查了灯光的位置,还有采光井的开设方向后,满意地点点头。
必须承认这个项目,京市建设院团队是花了大心思的。
“林师?”
“林师,在吗?”
王黎明的呼唤声,在空荡荡的一楼直接出现了回音。
林宜兰立刻走了出来,“怎么了?王工。”
王黎明松了口气,快步跑到了她旁边,“我还以为你不见了,吓我一跳。”
“庆功会开始了,工商联的领导,还有那些记者都在找你呢。”
林宜兰愣了一下,她低头看了一眼手表,“不好意思,没想到这么晚了,时间过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