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年代文里当建筑师(361)
场面越来越热闹,就像冷水掉进了热油锅,吱呀哇啦。
秋秀珍见事情发酵得差不多了,她一把拉住了林宜兰的手,然后把她拉到了全场的中心位置上。
“这人是谁?”
“不认识。”
“哪家千金,你认识吗?”
“没见过。”
秋秀珍大声地清了下嗓子,走到了林宜兰旁边。
“各位晚上好,我是秋秀珍,我想在这里耽误大家几分钟宣布一件事。”
“前些年,我亡夫刘厚威先生去世后,我就告诉过所有人我要建一栋用来纪念我和刘先生爱情的纪念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事情被搁置了下来。
现在,我在这里再次宣布,这个见证我和亡夫刘厚威先生的项目再次启动。”
“只不过,这一次我在听取了我的建筑师林小姐的意见后,将纪念馆换成了艺术馆。
同时,我还想告诉大家这个艺术馆建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扶持我们港城的年轻艺术家们。艺术馆正式开放后每年会留一定时间,免费给港城的年轻艺术家们做展览。”
“各位,请允许我现在介绍我请来的建筑师——林宜兰小姐。”
秋秀珍说完,就欠了欠身,给林宜兰让出了位置。
身后的刘家人早已面色发青,手握成了拳头。
站在最前面的林宜兰,此时感觉自己的身前身后都有无数道目光在盯着她。
尤其是有些人的目光,简直就是想把她凌迟一样。
“各位港城的媒体记者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林宜兰,很高兴认识大家。爱珍艺术馆这个项目是我在港城做的第一个项目,不过我相信艺术馆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
感谢大家今晚的支持,我是建筑设计师林宜兰。”
这段话,她特意用英文说完一遍后,又用普通话说了一遍。
原本热闹的场面,在她说完普通话后,顿时冷却了。
站在后面的裴彦家,忍不住低头笑了。
果然还是那个犟种。
渐渐地议论声再次出现。
相机的快门声和闪光灯再次出现。
秋秀珍的“大儿子”走到了秋秀珍身后,阴恻恻地说:“小妈,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吗?”
秋秀珍偏头笑着说道:“我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纪念馆,你别忘了。这是你们刘家欠我的。”
听到两人的对话,林宜兰耳朵微微一动。
“林小姐,你是内地人吗?”
林宜兰欣然点头,“对,我是京市人。”
京市在这里就像是什么开关,打开了媒体们身上了不得的什么开关。
“秋女士,有消息说您亡夫一家人要封杀港城愿意给您做设计的设计师。您是因此才选择这个内地的小女生吗?”
秋秀珍笑着挽住了林宜兰的手,“并不是这样的。林小姐,是我在考察了很多设计师后选择的。
林宜兰设计师年纪的确不大,还是一个在读大学的大学生。但是年龄从来不代表实力,不是吗?”
“她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成功在一众海外的设计师中,拿下了丹麦的项目
……”
第一次发现秋秀珍这么了解自己。
对她过往的那些成绩如数家珍,表扬起来更是真情实感,要不是她提供的炒作方案,林宜兰都要信了。
刘强林夫妇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走到了林宜兰旁边,给她站台。
“林设计师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前几个月在沪市完工的一个项目,还刊登上了美国的《设计风尚》。”
“是啊,我先生的堂哥刘长信先生,在从京市访问回来后,对林小姐也是赞不绝口。”
“堂哥他非常认可林设计师的设计,如果他知道林设计师要在港城做项目,他肯定会要专门过来看看的。”
好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丢。
听得林宜兰面红耳赤,但她还要强装镇定。
记者手中的闪光灯像是不要钱一样,被他们使劲地挥霍。
望着楼梯下被隔离带挡住的记者,林宜兰有种莫名恍惚。
眼前的这一幕,好像和她过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割裂感。
站在这里的人,真的是她林宜兰吗?
京市的那些蝉鸣,叫卖声,烤鸭的香气,这样的生活似乎离她越来越远了。
此时她像是漂浮在了太空中,再也没有那种双脚落在地上的踏实感了。
打破她这种抽离感的是不远处一行人的目光。
林宜兰看到廖宝喜后,立刻清醒了。
她的家人没有彻底安全,廖家人她也还没有处理明白。
“林小姐,听完秋女士和刘总夫妇的话,你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个记者用着别扭的普通话向她发问了。
这样的声音,一下就被林宜兰抓住了。
她望向那位记者,“我最想说的就是做好秋女士的项目,争取不让所有支持我的人失望,也不要让我自己失望。同时也希望,我的设计可以得到港城民众的喜爱。
最后,希望爱珍艺术馆可以顺利开业,港城的文化艺术发展能越来越好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要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听懂这个答案的记者,总觉得她最后句好像话里有话。
记者望向身边的同行,只见他们在纷纷拿笔记录。
秋秀珍抬手看了一眼手表,上前挽住林宜兰的手,“各位时间不早了,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有时间再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