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小药铺(119)

作者:十月海 阅读记录

……

田家宅子被顾时要回来后,就一直空着,田家人回家没受到任何阻碍。

一家七口从铺子进去,见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纷纷松了口气。

田婶子和田老太太扔下东西,快步去了后院。

一个进厨房,一个去上房,片刻后,二人一起回到天井,抱头痛哭起来。

田家荣四下走了一圈,脸色越发难看了。

田老爷子坐在天井里的小板凳上,蹙着眉头说道:“看来回来也没有活路啊!”

田家荣道:“咱还有些木头放在唐家,能换一点银钱。”

田老爷子摇摇头:“木头不是吃食,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买它。”

这是实话,田家荣无法反驳。

田婶子抹了把泪,“我去唐家,筠筠肯定能帮忙。”

田老太太道:“咱逃难的时候没想着带人家,遭难了又想起人家来了!”

“话是这么说。”田老爷子用颤抖的左手按住了一直抖的右手,“咱做大人的总不能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吧。”

一家七口都沉默了。

盏茶的功夫后,田婶子决绝地站了起来,“我和筠筠关系好,就豁出去这张脸不要了吧。”

田老太太欲言又止,到底让她去了。

……

田婶子一出铺子,就遇到了赵记杂货铺的老板娘。

老板娘惊讶道:“田家弟妹,真是你们,咋还回来了呢!”

田婶子叹息道:“唉,哪儿都一样。”

老板娘道:“怎能一样呢,你家又不在生云山。到底怎么回事,朝廷的大军不是开过去了吗!”

田婶子道:“我家确实不在生云深附近,但叛军哪有粮抢哪儿。他们都是江湖人,咱躲不过也打不过。听说朝廷的大军就驻在寺庙附近,一直没打,咱也不知道人家到底干啥去了。”

“娘诶!”老板娘一手按上了胸口,“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不到十天,她瘦了不少,脸上多了不少皱纹,仿佛过去了十年。

“是啊。”田婶子泪流满面,“眼瞅着就活不下去了。”

老板娘道:“让你家田兄弟当兵去吧,当兵就能有条活路,我家大毛已经去了。”

田婶子拨浪鼓似的摇着头,“不成不成,他都三十出头了,去了也是送死。”

“不然怎么办,你想去唐家想办法啊,嘁~”老板娘鄙夷地嗤笑一声,“不可能的,那小娘们儿心狠着呢,粮食谁都不借,恨不得全镇只活她一家。”

田婶子心道,福安医馆欺负人家姐弟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帮忙,就知道看热闹,这回肚子饿了知道找人家了,早想什么来着

她苦笑道:“总得试试,即便我们不怕死,孩子也总要活下去。”

老板娘道:“妹子,别说我没提醒你,唐姑娘的名声可是臭大街了。叛军来的那晚,在她家死了一个庞将军,那还住进去两个年轻的叛军呢,连粮都少拿不少。前几**廷大军在镇上驻扎时,两个年轻的大官也去找她,关系非常好,从她那买了不少药,我的老天爷啊,大家都饿着肚子呢,他们还高价买药,你说说,这得是什么关系!”

她说的话,田婶子一个字都不信。

她只道:“筠筠是个好孩子,不是那种水性杨花的人。她的药好,军队要打仗,买了也是应该。”

老板娘的嘴快撇到天上去了,她转身就走,嘴里嚷嚷道:“去吧,你去找她吧,她要是帮了你们老田家,我倒着走出生云镇。”

她说这话时声音不小,在官道上坐着的闲人们都看了过来。

“他们一家七口人呢,管是不可能管的,任谁都管不了。”

“那也说不好,老田家为人本分,往日里很照顾唐家两姐弟。”

“那又怎样,他家逃难也没带着唐家姐弟呀。”

……

议论声顺着暖融融的春风飘进田婶子的耳朵里,听得她遍体生寒。

她脚下如有千钧重,每走一步都很困难,几次想回去,却又被脑海中女儿可怜巴巴喊饿的样子逼着往前走。

好不容易走到有间药铺,就见药铺的门关上了,严严实实。

田婶子清楚地记得,她刚才过来时,门是开着的。

她的心里就像塞了个秤砣,又沉又疼。

她实在鼓不起勇气上前敲门,只好转了身,再一步一步地往家里挪。

“看吧,关门了。”

“粮食多金贵啊,有钱都买不着,一家七口,谁都不敢管。”

“唐家丫头的银钱来路不正,田家靠上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那是那是。”

……

田婶子心里五味杂陈,一进自家铺子,就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了。

赵记老板娘心满意足地跑了过来,“咋样,我说着了吧,锁门了。妹子,你就让田兄弟当兵吧,朝廷管饭,就算吃不饱,却也饿不死。”

她倒霉了,大概就盼着别人跟她一起倒霉,话里话外不但没有同情,反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幸灾乐祸。

田家人听到声音,纷纷从里院赶了出来。

田老太太一看就明白了,“红秀啊,他们姐弟也不容易,算了吧,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田家荣也道:“爹,娘,儿去当兵,明天一早就走,你们暂且忍上一忍。”

“现在就这一条活路可走,只能如此。”老板娘道,“我家有点粮食,可以借你们一斤,但田兄弟的口粮下来后,你们要还我一斤半,怎么样!”

田婶子吃惊地看着她,“赵家嫂子,你是当真的!”

老板娘一摊手,“如今家家都缺粮,又有什么法子呢你可以不借,但朝廷的粮食发下来至少要五天,你们要是禁得住饿,等着也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