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药铺(124)
仿佛整个世界都澄澈了。
未时初,纪霈之从青帷油车上下来,进了夹竹桃园。
常振业笑眯眯地倒了茶,禀报道:“东家,瑞王在牡丹园,正在与唐家大姑娘会面。”
薛焕道:“他们居然私下见面了,所为何事!”
常振业道:“唐姑娘说她做了一款适合守城的大型弓/弩,想请瑞王帮忙,给顾小将军送到珑州去。”
“哦……”薛焕了然,“唐家的两个姐妹都很了不起啊。”
纪霈之道:“表哥还是不要相提并论的好。唐家嫡长女固然优秀,但若与唐掌柜比,她还不够格。”
起居室里安静了一下。
薛焕欲言又止。
常振业有点发懵,却不妨碍他立刻了唐乐筠一个马屁,“那是,这位嫡长女即便做出了弓/弩,也在正常人的能力范围内,但那位唐掌柜十六岁击杀灵蛇老人,却是大大地超出了常人所能。”
纪霈之笑而不语。
“东家。”白管家从外面进来,“瑞王带着唐家嫡长女到了。”
纪霈之起了身,“走吧,我们迎一迎。”
两拨人在天井里碰了面。
一番寒暄后,瑞王道:“九弟,春色正好,我们去后院走走,如何!”
天气热了,纪霈之不那么怕冷了,他欣然应允,和瑞王等人穿过夹道,进了后院。
夹竹桃园是莳花院最大的园子,后院有花木,有荷塘,也有敞轩和小桥,景色不甚大气,胜在精致耐看、幽静安全,非常适合这样的私下会面。
一干人沿着五彩石铺就的小路绕了一圈,最后在敞轩落了座。
瑞王喝了口热茶,叹气道:“托九弟和唐姑娘的福,本王总算回人间一趟,过一过普通人的生活。”
不到半月,他憔悴不少,眼袋发青,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
唐乐音道:“王爷为大炎、为百姓日理万机,着实辛苦了。”
薛焕看一眼纪霈之,见后者全然没有附和的意思,便道:“差事是办不完的,王爷当劳逸结合才是。”
阳光照在身上很暖,瑞王打了个呵欠,“你们还不知道吧,洪安的乱军和大弘国勾结,幽蓝州已经失守了。北部的珑州岌岌可危,就看顾小将军能不能及时赶到了。”
纪霈之早已知晓此事,依然面无表情。
“难怪王爷如此劳累。”薛焕故作惊讶,“朝廷有对策了吗!”
“唉……”瑞王长叹一声,站了起来,“九弟,我与齐王商过,打算逼父皇恢复你的王爵,你走一趟洪安如何!”
第63章
洪安与幽蓝州毗邻,是大炎与大弘国的第二道防线,易守难攻,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如今已经落在了由同袍义社领导的叛军手里。
邵明诚和邵昌武都在那里,他们叔侄对纪霈之恨之入骨。
但邵昌文死后,邵家失去了对各层文武官员的掌控,他们叔侄便没有了与同袍义社社长万鹤翔同等对话的地位。
邵家人对纪霈之构不成威胁,齐王和瑞王便认为,由纪霈之代表皇室对万鹤翔进行招安最为合适。
纪霈之道:“五哥认为,招安万鹤翔,万鹤翔就会率领他的叛军帮助大炎抵御大弘国,是吗!”
瑞王反问:“那你的意见是……”
纪霈之道:“万鹤翔姓万,他绝对不会答应招安。”
薛焕惊讶道:“莫非他是幽国皇室的后人不可能吧,如果是真的,邵昌文怎会与他合作!”
纪霈之淡淡一笑,“为什么不能合作把幽蓝古国的地盘还给万鹤翔便是,他照样做大炎的皇帝。”
“难怪他要勾结大弘,难怪他不惜背上叛国骂名,原来如此。”瑞王神色黯然地坐了回去,“九弟,看来大炎真的保不住了。”
大炎国库空虚,却要在西北和西南两线作战,国内叛乱层出不穷,他和齐王还要为王权争斗,他累了,真的累了。
纪霈之道:“五哥还是早做打算吧。”
瑞王缓缓摇头,“事到如今,无论是我,还是齐王,都已无力回天,成王败寇,我还能做什么打算!”
“事在人为,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法子的。”唐乐音非常突兀地开了口,“王爷见谅,民女鲁莽了。”
瑞王勉强打起几分精神,“没关系,你说。”
唐乐音道:“就算万鹤翔是幽蓝古国的后人,但其他江湖人不是。即便他打着济困扶危、共建乐土、永享太平的口号,但其纵容下属对老百姓胡作非为,也引起了同袍义社其他正直兄弟的愤慨,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从内部瓦解分化他们,未必不能成事。”
她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她对江湖、对同袍义社都有相当的研究,头脑清楚,格局亦不小。
纪霈之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瑞王精神了几分,“九弟,你怎么看!”
纪霈之道:“可以一试。”
唐乐音捏了捏拳头,鼓足勇气问道:“九爷知道万鹤翔是幽蓝古国后裔,难道不知道同袍义社内部并非无坚不摧吗!”
如果你知道,为何劝瑞王打退堂鼓,又为何对水深火热的大炎置若罔闻呢
纪霈之把刚刚生出的些许好感收了回来,“社员退出义社,需要接受三刀六洞的惩罚,背叛就是死罪。在同袍义社内部,胡作非为如一线天者是少数,怜惜吃不上饭的灾民的江湖人才是大多数,说服这一部分人并不难,拿出钱粮即可,但问题是没有钱和粮。”
瑞王调整好情绪了,“钱和粮是大问题,二位说得都在理,尤其是唐大姑娘,即便实行起来不那么简单,但毋庸置疑,这是一条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