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小药铺(249)

作者:十月海 阅读记录

薛焕正要应下,被纪霈之拦住了,“我明日便搬回去了。”

唐乐筠问:“搬去哪里!”

纪霈之道:“五柳街走到头,向东再走二里地。”那是写在薛家名下的,属于他的别院,他在京城时,一般都住在那里。

唐乐筠知道那地方,“离药铺不远,正好方便我……”

纪霈之又道:“你和徒弟们一起搬过去,适当拉开和田家其他人的关系,对他们有好处。”

搬过去。

唐乐筠不大乐意,“王爷家规矩大。”

薛焕奇道:“王爷的家不是娘娘的家吗!”

他说的没错,身处这个时空,就该顺应本土的风土人情。

唐乐筠不情不愿地说道:“三表哥说的是。”

纪霈之脸色微暗,但也没说什么,直接换了话题:“三表哥,事情办妥了吗!”

薛焕道:“暂时解决了,但纸包不住火,终有一战。”

唐乐筠听不懂二人的暗语,见纪霈之没有说明的意思,遂起了身:“你们聊,我去市场买点菜,晚上请三表哥吃饭。”

“这可使不得。”薛焕赶紧站了起来,“娘娘折煞我了。”

纪霈之给白管家使了个眼色。

白管家上前一步,“娘娘,这件事交给小人便是。”

唐乐筠道:“好,我告诉你买什么。”

二人一前一后出去了。

薛焕继续刚刚的话题:“表弟有应对之策吗!”

纪霈之道:“云水县令敢收银子,必然没有掌握到实际人数。既然如此,他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先让他存着,届时一并算总账。”

薛焕还是有些担忧:“云水县令不是蠢货,七万之众,所费颇多,露馅儿是迟早的事。”

他担心的事,纪霈之也担心,但听到“迟早”二字,他便把自己解脱了出来,“那就等露馅儿再说。”

尽人事,听天命,没有什么事是万无一失的。

……

第二天晚上,唐乐筠和“卧床不起”的纪霈之住进了薛家别院。

薛家别院三进,有跨院花园一座,伺候的下人都是白管家精挑细选的,安全无虞。

唐乐筠住西次间,和纪霈之对门,唐悦白等人住在外院。

地方陌生,但人基本上是熟悉的。

唐乐筠迅速地适应了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的日子,一心扑在制药和药铺上。

考虑到伊格御行踪不定,纪霈之拒绝了唐乐筠前往生云镇的要求,直接让白管家把人接了回来。

京城治安逐渐好转,唐乐筠在赤焰镖局的学堂续了学费,让师兄弟三人重新拜在崔先生门下。

瑞王亲自担起了户部的重担,他派遣官员南下筹款,并动员京城的商户和权贵们捐款捐物,扩大征兵范围,准备增援西北。

瑞王妃停掉粥铺,接连摆宴,号召贵妇们捐银钱、捐寒衣、捐铺盖等。

纪霈之说,效果还算不错,三次宴会就征集到五千套寒衣,纹银三千两。

唐乐筠也接到了瑞王妃亲手写的帖子,日期是八月初十。

上午,辰正。

唐乐筠在瑞王府门前下了马车,刚要迈步,就听见后面的人喊了声“娘娘”。

来人是唐乐音。

唐乐筠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小女见过娘娘。”唐乐音赶上来,郑重行礼,“恭喜娘娘,终于实至名归了。”

唐乐筠坦然地接受,嘴里却道:“音妹妹不必多礼。”

唐乐音道:“前些日子家里有人感染了风寒,不敢出门,便一直没有拜望。听说王爷病重,如今好些了吗!”

唐乐筠朝迎过来的瑞王府的宋妈妈点点头,说道:“命暂时保住了,人也能下地了。大夫说,王爷的病必须静养,别无他法。”

唐乐音道:“王爷也是可怜人。”

“活在这样的世道,哪个不可怜呢”唐乐筠故作无奈,“听说大苍正在围攻云州,情况如何了!”

“唉……”唐乐音叹息一声,“家父说,云州地势高,易守难攻,守城的压力不大。但北地马上就要进入冬季,粮草跟不上,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一场大雪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唐乐筠附和:“将士们太不容易了,作为大炎的一份子,每个人都该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唐乐音问:“娘娘打算捐多少!”

在书里,唐乐音人微言轻,在宴会上不敢强出头,只捐了五百两,回去后,又找人做了一千套寒衣,由唐锐安出面送去户部。

所以,想多捐要看上位者的上限,想少捐要看下限,绝非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唐乐筠道:“听说怡王妃也来了,看她老人家怎么说。”

……

后花园,大花厅前面。

瑞王妃正在和几个贵妇赏花,唐乐筠一到,他们便迎了上来。

瑞王妃分别拉住唐乐筠和唐乐音的手,笑着对其他几位贵妇说道:“都说唐门机关名闻天下,依我看,唐家的女孩也不遑多让。”

唐乐音谦虚道:“娘娘过奖了。”

唐乐筠不太擅长这种应酬,只是笑了笑。

瑞王妃关切地问唐乐筠:“九弟怎样了,身体好些了吗!”

唐乐筠道:“我家王爷底子不好,远不如五哥康健,他受了那么重的伤,还一直忙碌着。”

想起瑞王遇刺,瑞王妃仍然心有余悸,她压着胸口说道:“幸好当时弟妹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唐乐筠道:“吉人自有天相。”

第130章

瑞王家的花匠不错。

菊花品种齐全,各个争奇斗艳。

因着异能的缘故,唐乐筠和植物天然亲近,她与几位贵妇略略寒暄,便带着罗妈妈进了园子,在菊花丛中流连忘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