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药铺(288)
一屋子人齐齐看向唐乐音。
唐乐音自觉和唐乐筠的关系还成。
不过,即便纪霈之已经上位,她也依然不看好他。
诚然,唐乐筠医术高明,可纪霈之的毒无药可解,北方战事在继续恶化,只要他亲征,可能就命不久矣,唐家绝不能把赌注全压在他身上。
她还是看好瑞王。
唐乐音斟酌着说道:“瑞王贤德,追随者众多,只要他这次不死,事情可能就会有转机。玄衣卫职责重大,能继续掌管的,多半是皇帝的宠幸之臣。”
唐老太太斟酌着道:“音音的意思……是我们唐家要及早准备退路,还是继续站瑞王的队!”
她表情严肃,目光严厉,显然对唐乐音的说法不慎满意。
唐乐音不太明白唐老太太的想法,她觉得,为了一大家子的安危,即便骑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这也是唐门的意思。
二婶杨氏道:“端王也是,明知自己活不长,还非要跑出来折腾,大炎亡国了对他有什么好处!”
“谁说不是呢!”
“就是,我和二婶一样的想法。”
“京城动不动就大乱,祖母,我们回老家吧。”
……
唐乐音懂了。
老太太不是对她不满,而是对未知不满,作为一个土埋半截的老人,也许早就厌倦了世事的纷争,只想儿孙满堂、岁月静好吧。
她思虑再三,又道:“也许,我们是该回唐门避上一避了。”
不为别的,只为安心。
唐老太太若有所思。
“老太太。”一个妈妈急慌慌地进了门,禀报道,“瑞王府的陈妈妈来了,说是要见大姑娘。”
唐老太太眉头一皱,“不是闭门谢客吗门房怎么回事!”
那妈妈张了张嘴,又闭上了,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以往,瑞王府的人对于唐家来说都是贵客,不敢怠慢半分。
那婆子急吼吼地敲门,门房不敢不开。
唐乐音道:“祖母,孙女去看看吧。”
她是待嫁女,且与瑞王妃来往的一直是她,理应由她打发眼下的麻烦。
唐老太太沉吟片刻:“也好,咱们虽然不想左右逢源,但也不能见利忘义。音音,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要提。”
“是,祖母。”唐乐音不知道所谓的该说不该说的都是什么,但她知道的有限,且没什么不能说的,答应下来就对了。
门房小客厅。
唐乐音一进门,陈妈妈便扑了过来——她面色仓皇,群裾半湿,右眼角还挂着一枚硕大的眼屎,形容极其狼狈。
唐乐音道:“陈妈妈莫急,有事慢慢说。”
陈妈妈潦草地福了福,“听说唐大人还在当差,唐大姑娘可有宫里的消息,我家王爷现在怎样了!”
这件事报信的长随提过一嘴,没什么不能说的。
唐乐音道:“这件事我们知道的也不确切,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父亲离开乾坤宫前,瑞王和内阁的几位老大人在一起。”
和几位老大人在一起!
那暂时就是平安的。
“阿弥陀佛!”陈妈妈喜极而泣,扑通一声跪下了,“谢谢唐大姑娘,谢谢唐大姑娘。”
唐乐音把她拉起来,“妈妈不必如此,快点回去吧,免得娘娘着急。”
陈妈妈道:“唐大姑娘可还有别的消息!”
唐乐音摇头,事关唐家安危,即便有其他消息,她也不会告诉一个婆子。
陈妈妈千恩万谢地离开唐家,上了清油马车,紧赶慢赶回到了瑞王府正院。
“娘娘,陈妈妈回来了。”下人挑起珠帘,兴奋地禀报了一声。
瑞王妃一下子起了身,趿拉着绣鞋站起来,哭着问道:“怎么样,王爷他没事吧!”
陈妈妈进了门,“娘娘莫哭,唐姑娘说,唐大人离开宫禁时,王爷和内阁的老大人们在一起。”
“太好了!王爷还活着,只要他活着就比什么都强。”瑞王妃如释重负般地跌坐在贵妃榻上,眼泪成双成对地落了下来,“他和内阁的老大人在一起,为什么呢,难道是顺水推舟,承认了老九的皇位既然如此,老大人们都回去了,为什么独独留下他!”
“娘娘不必太担心了。”陈妈妈开了口,“依着端王的性子,如果想对王爷不利,他不会让王爷和那几位大人在一起。”
“是啊!”瑞王妃道,“他性子残暴,想杀人……天呐,他不会给王爷下毒吧。”
她想起了惨死的蓝皇后,一下子弹起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满屋子乱转。
生死不知的不是自家人,陈妈妈比瑞王妃冷静多了。
她劝道:“娘娘,王爷是贤王,端王是篡权,他不敢。”
瑞王妃脚下一顿,摇了摇头:“老九连皇上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不过……”
提到皇上,她忽然想起一件事,“皇上怎么样了,有消息吗!”
陈妈妈道:“没有!”
瑞王妃怒道:“是没有,还是你没打听到!”
陈妈妈缩了缩脖子,“娘娘,其他几家闭门谢客,老奴连门都没进去,而唐家大姑娘只说了那么一句,再问就没有了。”
“呵呵~”瑞王妃冷笑,“世态炎凉,平时他们可不是这样的。”
陈妈妈正想附和着骂上几句,但外面有人禀报,说管家回来了。
瑞王妃擦了泪:“让他进来吧。”
管家四十多岁,老练稳重,进来后照例请安问好,“小人给娘娘……”
瑞王妃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快说,都打听到什么了!”
管家道:“回禀娘娘,明早召开大朝会,七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病入膏肓者可告老还乡,玄衣卫和御林卫正在挨家挨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