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茶郎君总想勾引朕(149)

作者:半染辰霜 阅读记录

门锁打开,沉重的木门向两边靠去,昏黄的烛光照进来,季辞兰微微眯起眼,瞧见门口站着两道身影。

他们身上披着黑布,上头绣着日轮的纹路,季辞兰认得,这是明桑堂的印记。

找了这么久的逆贼,竟都躲在此地,难怪秦箬在城中搜查许久,也没找出他们半点踪迹。

血流得有些多了,阵阵眩晕感袭来,季辞兰只得后仰靠在墙边。

面前兄弟俩,年长些的举起手中油灯,在季辞兰身前晃了晃,随后警惕问道:“你既是青阳郡守,如何会住在偏院中?”

“青阳是非之地,本官自当小心行事。”季辞兰冷哼声,嘴角扯出讽刺的笑来,“不想还是被尔等贼人抓到这来。”

她四处扫了眼,“怎么,你二人胆子这般大,说,可是还有其他同伙!”

“狗官,给老子闭嘴。”年长些的小郎踹在了她的胸口,俯下身来,狰狞的面孔在烛光中清晰可见。

“哥,怎么办啊?”年少的小郎扯了扯他的衣角,不由烦躁起来,“大事当前,怎么会出这种岔子?”

本就走险棋,如今青阳郡守失踪,定会引起她们的警备。

年长些的小郎凶狠地看着季辞兰,“别慌,好歹是个人质。”

“可,可上头让我们把她杀了。”

“先留她狗命,不杀了。”他另有他意,若起事不成,便以此人为要挟,好歹能保住条命。

……

东方既白,从西街巷口那牵出浩浩荡荡一群人,她们敲锣打鼓,脸上神色愤恨,更有领路的几人缟素麻衣,沿路哀泣。

听闻如此诡异之事,秦箬执刀走出大门,踩着了满地白幅。

昨夜发生那样的恶事,秦箬已忙活了好些时辰,语气自是称不上多好,“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在郡守府前闹事?”

她紧皱着眉,满脸凶相,想的却是今早传来的消息,青阳以南忽生变故,再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青阳守卫不过两万,若真起战事纠纷,定撑不过多久,因而秦箬来青阳后,便时时带人搜查各地,正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注1】

“郡守府藏匿水鬼,究竟有何用意?”红着眼的老妇大喊,抓起地上的石子往秦箬身上扔。

“什么水鬼?”秦箬听不明白。

“自是最近无故伤人的水鬼。”

此人站在那老妇身旁,更是咄咄逼人,“官府庸碌,漠视百姓,连此等大事都百般隐瞒,还有什么可说的?”

秦箬拔出剑,“你是何人?”

那人挺直腰杆,“我姓邹名筝,今日带着乡亲们来问问,郡守府要包庇水鬼到何时?”

邹家?

想到邹家背地里的那些龌龊,秦箬厌恶地挥出剑,隔着好长段路,剑尖直指着邹筝的脑袋,“你说郡守府包庇水鬼,那你且说说水鬼是谁?”

邹筝未回话,而是转过身去,朝着跟来的百姓大喊,“乡亲们看看,水鬼便是此拔剑之人!”

众人哗然,秦箬更是瞪大了眼睛,还未出声,又被邹筝抢了先,“此人前日偷偷摸摸去了天梨园后院,玷污楼中小郎不成,心生怨恨,故而将那小郎残忍杀害。”

“我记得这事,就是她,那个登徒女,我记得一清二楚!”有人附和着。

见状,邹筝更是抬高声音,“洛小郎的尸体此刻就在天梨园,与先前受水鬼所害之人一模一样,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好一处贼喊捉贼。

秦箬紧绷着脸,眼神如冷刀子似的,攥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胡说八道!”

“那秦统领倒是说说,那日到天梨园,为何要闯入后院?”邹筝发难道。

“我是为了去查案!”秦箬大喊。

“天梨园中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郎,查案,查案回到那种地方去?”邹筝又回头看向百姓,“乡亲们,你们说说看!”

如一粒石子掉入池中,激起层层水花,众人忽起喧嚣,落入秦箬耳中,只余聒噪的嗡嗡声。

她是武将,本不擅处理这些弯弯绕绕,此时心中所想,便是以武力镇压。

而邹筝望着她快压不住的剑,面上露出得逞的笑意,缓缓退步藏到后头。

忽而,清亮的声音自远处传来。

“肃静!”

“郡守府前容不得尔等喧闹!”

“诸位,可能听本官一句?”

是谭净秋。

下人搀扶着她的胳膊,跨过门槛走出郡守府,许是受了伤,她的脸色瞧着有些惨白,不过那双眼眸依旧明亮。

她扫过底下的百姓,抿起的嘴角压下,颇有不怒自威之态,“秦统领品行忠直,刚正不阿,连日忙于擒逆贼之事,如何成了你们口中的水鬼?”

谭净秋本是青阳漳县人,在此地名声极旺,故而她所言,百姓能听得进去。

“知人知面不知心,谭大人莫要受贼人蒙蔽。”邹筝走至人前说道。

谭净秋猛然拂开袖子,抬手道:“郡守府前,岂容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污蔑,如此包藏祸心,来人,将她拿下——”

“谭大人也要包庇贼人吗?”邹筝大喊,几个守卫钳制住她的胳膊,她拼命挣扎着。

“一无人证,二无物证,仅凭你一人所言,便定了秦统领的罪,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谭净秋抬眸看向百姓,“水鬼之案,本官会尽我所能找出真凶,还望诸位莫要信此人挑拨之言。”

“我…”邹筝还想说些什么,嘴里已被守卫强硬地塞了脏布,随后按倒在了地上。

“秦统领乃陛下身边的近臣,因陛下体恤青阳百姓,故而派秦统领来安抚民心,如今外敌当前,当一致对外,岂能内里相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