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母仪天下(21)

好在荀柔要来,荀姑娘可是老太妃最疼爱的人,在建业的淮阴王府可以当整个家,如今这边的人手都是她选好了送过来的,这里的何管事的女儿前年出嫁,荀姑娘赐下重金赏赐。这姑娘七岁就在王府长大,和小王爷青梅竹马,情分可不一般。

最重要的是她有手段的很,年仅七岁她父亲续娶,据说她继母对她不好,她悄悄藏在给吴王府送礼的马车上一起来的。

小小年纪就如此有魄力,更何况当年吴王妃还在的时候,起初吴王妃都对她一般,后来吴王妃病重时,她放血抄经文,连吴王妃都感动了,有她过来,那就真的有好戏唱了。

**

徽音正在慢慢梳理淮阴王府的一切,现在她名正言顺的当家,有那些拂逆的,违抗的,她先让南妈妈记下。

“这些人阳奉阴违,日后也会对我不利,你们暗自找他的错漏,这里有五十两妈妈拿去。只有找到弱点,我才好真正的清楚人。”

指鹿为马容易纸包不住火。

南妈妈立马躬身道:“是。”

她手下还有四大丫鬟,乐云擅长看账,徽音先让她看一遍账本,把有问题,明显做过账的挑出来,徽音再重新看一遍。福桂则专门对接针线房和茶房两房,凡事有问题的人,先记下来挑错,再赶出去或者调离其他地方。

秋丰和冬顺也各自有负责的余地。

王府里的人当然不会清楚徽音此人办事恨不得把事情都凿穿,都以为她可能随意翻看,不会找出什么。

约莫等李澄离开十日左右,突然云慧进来道:“小王妃,荀姑娘的车驾到了。”

“荀姑娘?是谁?”徽音有些莫名。

她见云慧神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还如临大敌,却终究只是道:“荀姑娘是小王爷的表妹,自小在王府长大。”

那就是青梅竹马了?

难道李澄的白月光是她?徽音心下暗道,但脸上微微一笑:“她一个人来的吗?怎么一个姑娘家这么大老远从建业过来徐州?”

如今路上可不太平,且她这个时候上门做甚。

却见云慧摇头,显然不愿意说太多的话。

南妈妈有些担心的看了徽音,徽音却道:“人都到了门前就请进来吧,云慧,你是王府老人了,你就替我去接她过来吧。”

云慧却罕见的有些瑟缩,“小王妃,不是奴婢不愿意接替荀姑娘,实在是因为之前在建业时,她不喜奴婢,后来奴婢才自请来徐州。”

“哦,原来还有这段渊源。那就让晁妈妈替我去迎了迎吧,我来看看这荀姑娘所谓何事?”徽音有些不悦。

云慧赶紧出去请人了。

南妈妈道:“这位荀姑娘看起来很不好相处啊。以奴婢这些日子看云慧人倒是一丝不苟,从不逾矩。”

“妈妈,您是个好心人,可不是所有人都是。”徽音笑道。

南妈妈却道:“您的疑心也太重了。”

这也不怪徽音,在郑家,她们都在纪氏的羽翼之下,唯一的烦恼大概就是徐太夫人针对她们,但徐太夫人和郑德音随着郑无恒的长大,还有裴朔的剽悍,早就势弱了。

她们大概也不会知道外面的人心有多么险恶。

片刻后,晁妈妈陪着小心簇拥着一位姑娘进来,这姑娘一袭浅紫色的衫子,头上插着玉梳,两边用金飞燕的掩髻簪,金玉错落有致,尽管徽音用挑剔的目光看她,也能看出她是一位看起来温柔又美丽的姑娘。

那浅紫色的衣裙看起来简单,可光线照到她的衣裳上,反射出繁复的暗纹。显然这位荀姑娘衣饰极好,生活的很好的模样。

晁妈妈介绍道:“小王妃,这位便是荀姑娘,我们小王爷嫡亲的表妹。”

“嫡亲的表妹?可是先王妃的侄女儿?”徽音笑着上前。

晁妈妈道:“荀姑娘是我们老太妃的侄孙女,上林苑管领的女儿。”

荀柔福了一身:“表嫂。”

“荀表妹快不必客气,我初来乍到,小王爷早就去淮泗练兵,并不知亲戚要来,倒是怠慢了你,还请表妹你莫要见怪。”徽音拉着她的手,又是好一通夸张:“这般标致的模样,莫说是徐州,就是在我们冀州和京中都很少能够见到,走我们去内里叙话。”

二人进到内室,荀柔见这里墙上贴着字画,正厅四处摆了满满当当的书,其实厅壁的墙壁不宜过素,但也不必太过繁复华丽,挂着字画容易被风吹的晃荡,贴在墙上颇有意境。花厅的四角画上各种颜色的鲜花和茂树,将鸟笼挂在其上,画眉、鹦鹉都有,逸趣横生。

荀柔暗自点头:“前年我随老太妃过来徐州,此处只是光秃秃的墙,这些都是表嫂过来收拾的吗?”

“是啊,我既然要住在此处,肯定要收拾好才行。不仅是这里,就是我内里这间小书房,我就让人用木槅做墙壁,才糊上纸的。”徽音道。

二人进来内室,徽音让南妈妈搬了一张椅子让荀柔坐下,她又让人沏茶出来。

荀柔抿了一口茶,又放下了道:“表嫂想必是好奇我的来意吧?”

“也不是好奇你的来意,就是不知道你这么老远过来,不知道是要寻小王爷做什么?他去淮泗练兵,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又不便打搅。”徽音不动声色的道。

荀柔笑道:“这表嫂就不必操心了,我已经去信给表兄了。实不相瞒,我这次来也是推辞无数遍了,可老太妃她惦记孙儿,又说我之前在淮阴王府帮忙管过家,所以让我过来帮表嫂的忙。”

帮忙?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