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且徐行(186)

作者: 今日听海 阅读记录

她是自己亲信,谢云昭自然而然就告诉了她。

贺老七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猛地点头:“竟然是方屿与他对上的!我小时候就见过他几次,那时候我还说他小小年纪却那般老成,没想到老成还有老成的好?不过方屿算是皇室血脉,郑恪也是太后的侄子,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会怎么办才好。”

谢云昭也不清楚,但是依照太后的性格来看,自然是不可能帮郑恪求情的。

太后出身郑家,可不只与郑家有关联,她母家容氏也有不少勇武儿郎在朝为官,说不准会将容家的孩子推上去,或者另择亲信。

说起这件事情,太后也是难得动了怒。

在镇守京城与皇宫的几位大将军中,她最不放心的其实是谢云昭,燕云军本就是女娘,在天生的力气和体型差异方面没有优势,毕竟人在面对比自己高大魁梧许多的人时难免会丢了胆量和气势。

况且,谢云昭也只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在管辖京城和皇宫这样的地方也同样擅长,京中突发状况她们不一定能处理得了。

而令太后没有想到的是,历来让她放心的有经验的侄子在她背后刺了一刀,反而是谢云昭补上了纰漏。

如意驿馆的事情是染了血的,万寿节之前自然是不能大肆宣扬,也还好有谢云昭制住了场面。

“回殿下,陛下已经嘉赏过谢将军了。”太后殿下的心思芸蕙姑姑也能理解。

太后下巴微扬,支使宫人去拿库房册子:“陛下给的是陛下的,我给的是我的。”

……

距离万寿节越近也越忙,谢云昭已经好久没有回威武将军府,家人托人传话过来,自然是一切平安的。

她倒是收到了一些州县的好友借着前来京城或是献礼时同带入京的礼物,分明万寿节也是陛下的主场,但还是有不少人惦记她,带了地方的特产来。

大多是各地特产的锦缎首饰、宝玩文物等等。

谢云昭趁着午间休息的时候将东西亲自拆开,看过之后又装回去。

拆到在江南的苏续带来的东西时,她手一顿,这才想起苏续离京也有月余,想来不日就会回到京城。

想到这里,她唇角展露了笑意,将那个几层的礼物盒子打开,入目的赫然是些精巧的玩意儿,还有几本难得一见的藏书,等到将最后一层掀开时,却发现是一串银色铃铛。

这铃铛由红绸紧紧编织而成的系带扣着,大概是用来挂住的。铃铛是由好几个组合在一起的,模样精巧,最下面的一个稍微大些,晃荡铃铛的时候,有低沉悦耳铃声传来。

压在铃铛下面的是一封信,将信展开,谢云昭知道了铃铛的由来和寓意。

万寿无疆

万寿节来临之时,京中鱼龙混杂,难免起些磕磕绊绊,但都成功解决。

宫宴之上,谢云昭也受邀在列,贺老七等人在皇宫外巡查,她作为燕云军的主将,在皇宫内与众臣同贺此佳时。

天子及冠,自然是要费些章程的,天还未亮起时萧翊和就与皇室众人告祭天地,回来后又换了及冠的冠服,等到冠礼结束,又遵循惯例大赦天下。

谢云昭这还是第一次参加皇帝的冠礼,但是细看下来,也不过是比起寻常亲王世子、世家公子的冠礼多了几项章程,也要更严肃些,其他的倒没有看出来什么不同。

萧翊和若还是皇子,这时候便是需要他父皇赐下字的,但是先帝已逝,为他取字这责任自然落到了太后身上。太后早先翻看典籍,选了几个好的,又悄悄和他通过气,才落实下来。

取了凌熙二字,谓陛下有凌霄之志,盼此生熙熙融融。

谢云昭坐在下方细品佳酿,时不时夹两筷子佳肴,对于萧翊和取字倒是没有太大的看法。男子取字,大多是亲人师长、好友爱妻来唤。他身份特殊,有资格唤他的字的人实在太少。

今日一些地方上有名望的官员代表都来到这长乐宫,共贺天子及冠,言语之间倒让她听了许多热闹。

帝座上萧翊和在宴会伊始时开口祝词,太后亲王们说了些吉祥话,谢云昭自然也是应和着。

她暗地里悄悄打量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皇室贵族们,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新奇,转念一想,自己还有个安和郡主的称号,算起来也是亲王之女的尊荣,心下的好奇也散去。

不过……

她目光移到对面不远的位置,看见向来足不出户的一位故人了。

贤王举起酒盏遥遥相敬,谢云昭自然也敬回去。

贤亲王,先帝之弟,如今陛下的王叔,虽然是幽居在贤王府,但是当年也是璀璨整个京城的人物。

虽然他曾经是争夺皇位的热门人物,但是现下倒是安分守己,反而是一些看似平平无奇、不争不夺的人,暗地里搅风弄云。

她眼神朝着另一侧看去,垂下眼睫时遮掩下深邃的神色。

京城皇宫中的大人物都在这儿,众人拘谨,因而宴会算不上多热闹,但是歌舞竹乐依旧。

等到欣赏完,萧翊和又借故问起各州县的事情来,这里是宴会不是朝堂,所以问得也不深,大多只是些“这几年年成可好”“百姓生活是否顺遂”之类的话题。

万寿节这样大好的日子,难得众人齐聚一堂,也因为特殊故而没有什么没眼色的人往上凑,只是提话里话外围绕着陈朝、陛下、百姓,又有人绕来绕去提到立后这件事上来。

陈朝历史上,诸位皇帝后宫的妃嫔算不上多,先帝当年的后宫也不过十人的样子,萧翊和现在这个年纪虽然没有皇后,但是也算不上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