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笙箫(116)CP
“人”字音还未落,她感到身旁骤然起了一阵疾风,苏铁侧目看去,身旁人足尖轻点,在虚空中几个借力,化作翩翩惊鸿,飘然而起。
苏铁端着空碗,站在原地,看着那墨绿色身影一点一点闯进秋晖深处。
一声乌啼划过天际。
苏铁闻声望去,氤氲的水汽不知何时散尽,只见斜阳低挂西山,澄澈一片。
苏铁叹道:“什么夕阳,美成这样!”
第69章 定情
秋晖与绿荫向后极速退去,墨玉笙像是穿行在光阴的回廊,往事一幕幕,浮光掠影般,乍现眼前。
十三岁的元晦对他说:“好,我跟你走。”
十五岁的元晦对他说:“不要丢下我一人。”
二十岁的元晦对他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活着。”
少年的他,青年的他,不谙世事的他,老成持重的他……无数个他在眼前交叠。
重影每厚一分,墨玉笙足下的步子便快上一分。
他原是个穷讲究颇多的慢性子,吃饭好细嚼慢咽,读书好咬文嚼字,说话好轻吞慢吐,便是泰山崩于前,也是一副闲庭信步的做派。
然而此刻,他心口像是着了一团烈火,催动着全身的血脉沸腾,推着他近乎失态地奔向前方。
他忽然意识到,两人兜兜转转的这些年,元晦或许就是抱着这种心情,一次又一次,不顾一切地奔向他。
墨玉笙没有直接回厢房,而是去了一趟幽泉涧。
回来时,已经入了夜。
萤虫散落在树梢,点燃了谷中的边边角角。
墨玉笙足不沾地地疾行于火树银花间。他的鬓角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衣襟湿了一片,贴在心口。
再过一个拐角,便是厢房,他却蓦地刹住了脚步。
他在原地站了好一阵,将身子浸在寒凉的夜色中,任夜风吹落两鬓的汗珠,吹灭心头的烈火,吹散四肢百骸的余热,直到秋霜润了衣角。
墨玉笙身子和心扉都从方才极致的沸腾中冷却了下来。
但不顾一切想要见到元晦的念头却愈发强烈。
直至此刻,他才无比笃定,他对元晦的感情,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遵从本心,深思熟虑。
他细细整理了一番仪容,背着双手,慢悠悠地晃向厢房,看上去很像位饭后遛弯的闲人。
元晦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低头看着脚尖。听到脚步声,也不费事去看来人是谁,即刻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如何?七姑……她怎么说的?”
他不知在台阶上坐了多久,周身散发着阵阵寒气。
墨玉笙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进屋,“外面冷,里边说。”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墨玉笙看了眼元晦的后肩,问道:“你的伤如何了?”
元晦径直走向木桌,捉起茶壶斟茶,不甚在意道:“已经上了药,无碍。”
他将热气腾腾的茶水递到墨玉笙跟前,“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墨玉笙接过茶杯,在手中停留了一会儿,反手将茶水原封不动地落回到桌案上。
“怎么?茶不够热吗?”
元晦佝下身子,作势去探茶水,被墨玉笙从身后捉住了手腕。
他微微一愣,被身后人没怎么费力地拉到了板凳上。
“你先坐下。”
墨玉笙的声音温柔得不似寻常,记忆中上回听到这样的声音还是五年前在春山镇他病倒的那次。
墨玉笙的掌心残留着从茶杯上带下的热力,微微发烫。
元晦有些受宠若惊。
墨玉笙对他从来都克己复礼,算下来两人间的肢体接触,还不如他与来风之间来得频繁。
他不由地看向墨玉笙。
他表情略显凝重,去了往日里的轻佻。元晦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莫非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
正胡思乱想间,墨玉笙缓缓蹲了下去。他单膝跪地,直起的身子刚好够与坐着的元晦平齐。
两人四目相对。
墨玉笙从身后抽出另一只手。方才进屋他一直将手背在身后,这会儿才发现,他手里竟藏着朵娇花。
元晦从来没见过这种花。
半掌大的花,几乎都是花盘,花盘里簇拥着月牙白的花蕊,乍看去好似一轮明月。
他蓦地想起早上苏铁说过的话,问道:“这是……蜉蝣花?”
墨玉笙摇摇头,“原本的确是想去幽泉涧摘蜉蝣,却在半路看到了它,我瞧着喜欢,便摘了下来。”
元晦:“它叫什么名?”
墨玉笙:“婵娟。”
元晦:“可是天上的婵娟?”
墨玉笙:“正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婵娟,穿越时空,意为永恒。”
他抿了抿嘴,将花凑近到元晦跟前:“给你的。”
元晦伸手接过婵娟,低头嗅了嗅,未见特别的香气,却充斥着一股草木的清新。
元晦对这婵娟花爱不释手,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程度。他见花盘边缘的花瓣微微翘边,打算寻个装水的容器将它长久地养在里头。
他刚起身,被墨玉笙勾住了手腕,圈入了掌心,耳旁响起他的声音:“元晦,我有话要对你说。”
元晦看向墨玉笙,一颗心毫无预警地狂跳起来。
他缓缓坐下,两人视线再度平齐,这是第一次,元晦在那双噙着三月春光的桃花眼中,看到了如沐春风的自己。
“什么?”元晦问道。
“我……”
墨玉笙眼神微微闪躲了一下,这使他看起来似乎是有些胆怯。
他独泛轻舟过万重山寻到了本心,当他怀揣本心一路奔到心爱之人面前时,千言万语却只化作一个“我”字在舌尖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