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杀了县令我就跑(89)

作者: 木子非晚 阅读记录

眼前的山峰在轰鸣声中颤抖,轰然倒塌。

巨石滚滚而下,激起阵阵尘土,宛如一场末日灾难。

山脚下,宁静安睡的山谷被巨石填满,那株杨树被拦腰斩断,压在石碓上,一切生灵在这一刻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助。

秦烟茫然地看着眼前这一切,耳边是孩童啼哭声、失控的嘶喊声、低沉的咒骂声...

小镇上暗着的房屋,一盏盏烛火亮起,百姓们裹着外衣走上街头,寻那声音来源。

秦烟一路飞到山脚下,眼前是一片废墟,裸露的岩石和破碎的泥土昭示着这场灾难的残酷,她不可置信地看着,试探问:“秦之行,顾一?”

无人回应。

她仿佛被乱石砸中一般,胸膛闷闷的,同上次溺水时一样,快要喘不过气,她长吸一口气,声音大了许多:“秦之行,秦之行,顾一。”

她往前挪动几步,脚下如坠千斤,脚边石砾硌到她,她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山塌了。

她大声一遍一遍喊着他们的名字,等待着他们回应。

远处一颗石头从碎石堆上滚了下来,一只手在砂石间微微动着。

秦烟抹一把眼,用手扒着石子爬上去,她奋力在乱石碓中扒拉着,石块在她的指尖下纷纷滑落,每一块石头的搬离都意味着她离他又近了一步。

石块大小不一,有的细小却尖锐如刀,有的顿挫却沉重难移,但她没有丝毫退缩,只低着头扒开眼前石子。

指尖渗出的鲜血与泥土混杂在一起,她亦感觉不到疼痛。

终于,看见了一只手,但并不是秦之行。

她挪开身子,生怕压着下面的人,向四周继续扒开石子,很快露出此人衣物一角,是衙役的衣服。

县里的人听到巨响后,都纷纷赶来。

他们不敢相信地盯着眼前已经倒塌的平顶山,看见秦烟独自一人跪在地上挖。

错愕过后,大家纷纷跑上前帮忙,有农具的便回家去拿家伙,没有农具的就学着秦烟的样子,用手去搬石头。

有人哭喊着自己儿子、丈夫的名字,久久回荡在山间。

很快,秦烟救下她见到的第一个人,但人已经凉透了。

他的腰间挂着个黄底鸳鸯荷包,针脚不匀,正是刘成荣整日戴在身上炫耀的那只。

秦烟和其他人把他的尸体抬出去,还未放下,一个女子哭喊着跑上前,身子一软竟晕过去,邻居们把女子扶起来,先送回家。

秦烟心疼地看着她们的背影,强忍着泪水,转身又跑回去继续找人。

整个清平县的人一夜无眠。

上都县令韩遇收到信后,带着人马赶来,已经晚了,他们跟着秦烟、清平县百姓,在平顶山挖了一整晚。

天明时,现场共挖出二十五具尸体。

花灯会

这尸体中有官府衙役、有之前失踪人、有李玉。

但唯独不见秦之行他们。

秦烟回身看了看身后废墟,他们才挖了山的一角,以他们现在的人手,恐一时半刻挖不完。

天亮后,镇上的人三三两两地散了,他们要劳作、要回去照看家人、没有人会一直在这。

上都县衙里有很多人都认识秦烟,她从昨晚到现在不眠不休,连口水都没喝,一个衙役把买来的包子送去给她:“秦姑娘,您先吃点东西,这一时半会挖不完,先歇会吧。”

他说得对,只有吃饱了才能继续找人。

秦烟接过他手里的包子,低声说了句:“多谢。”一手抓着包子一手继续扒石块。

大家靠在树旁休息,只有秦烟跪在石碓上,手中不停。

韩遇轻声叹气,走到秦烟身旁,她的手已经被石头磨得血肉模糊,韩遇从怀中掏出一块方巾递给她:“秦姑娘,今日之事秦兄早已料到,他不想你回来涉险,生死祸福皆由天定,还望你想开些。”

秦烟只低头挖着,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韩遇缓步离开,衙役们吃完东西后又纷纷加入,继续挖掘。

他们整整挖了三天三夜,所有的尸体都被放到一旁,加上残肢碎体,共拼凑出五十七具尸体。

大部分都被砸得血肉模糊,要靠着衣物和佩饰辨认,完整的尸身几乎没有。

秦烟突然淡淡笑了,她愣怔地看着满地的尸体,她认不出他。

她不知秦之行那日穿了什么衣服,也不识他身上的佩饰,只记得他身上淡淡的沉香,早就混在血腥气中,随风散了。

随即秦烟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秦烟操劳过度,情志失调,需要休养几日。

此时皇上的密诏到达清平县,由韩遇接旨,龙虎军已经驻扎在城郊,秦之行持御赐令牌可随时调令,若秦之行亡故,由上都县令韩遇接管此案,捉拿与左五交易的外邦人,押送回京。

韩遇接旨后,从周围各县调来仵作,张贴告示,加紧确认亡故之人的身份。

秦烟一直在床上躺着,韩遇派一名衙役负责每日给她送饭、煎药,但她滴水不进。

秦之行,大概死了。

秦烟失败了,她是最无能的刺客。

从她来到此地的那天,便以刺杀秦之行为目的,但她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她杀不了他么?

什么武功尽失,都是借口罢了。

有机会时秦烟从未把握,如今秦之行竟如此轻易地死了,她不仅没有一丝快慰,心仿佛被人硬生生剜走一块,血流不止。

这几日她一直无法入睡,姐姐的疑问反复浮现在她心上:你是喜欢秦之行的吧?

喜欢又能如何,秦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告诉他又能怎样,他不能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