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骗掌柜成婚去(125)

作者: 六光 阅读记录

才揣度着,外头有个小太监进来跪了礼,瓮声瓮气地说:

“陆清和求见圣上,称有要事要禀。”

霍必恩一咋舌:“皇上。”

皇帝点点头:“他这是准备活了。传。”

太监们从内到外一声声传了下去:

“传,陆清和觐见——”

“传,陆清和觐见——”

“传,陆清和觐……”

陆清和静静等在几道鎏金腾龙缠纹立柱之外,手中是谢辛辛亲手核算的玉春楼与宣王府之往来账本,市舶司徐知监亲自奉上的赵都云采买铁矿、硝油、药材的文书,以及那日邓船工打捞上来的生铁兵器。

这些东西虽未构成严谨的证据链,以证明赵都云在暗中策划谋反,却足以说明赵都云用心不轨。

更何况还有孟安,若孟安能为人证,便能证明赵都云在邺州铁厂为己谋私,滥用公职,若能证明这些铁器与邺州铁厂有关,才是最关键的证据!

小太监对他一扬手:“您请吧。”

才要进去,却冒出个气宇不凡的大太监,衣料贵气,不似旁人,张口调就起得高高的,喊了一声:“等一会儿——”

小太监打了个颤,手忙脚乱地拉着陆清和站在一旁,堆着笑道:“公公若有要事,您先请。”

陆清和直着腰,凛然地望进这个宦臣的眼睛。这公公被他瞧得发怵,只当他不大通宫里的规矩,迅速抢在他前面进了御书房。

眼看这位陆公子周身萦起冷气,等那公公走远了,小太监才解释:“这是大皇子身边的近侍白公公,咱们还是不得罪的好。”

“咱们若走在他前面去,后头不定招什么事端呢。让这一时,叫这位公公先进去,圣上若怪罪下来,也是骂他不知礼数,罪名在他头上。”

陆清和知道这是他们在宫中的处世之道,只是品着这层意思,越品越不对劲起来,忽叫一声:“不好!”

大皇子的近侍公公,想必和宣王府也有交情吧?为什么非得在他前头进御书房?

于是拔腿上前。

小太监见他非要和这位公公争个先后的架势,慌忙伸手拦住:“哎,您看着气度不凡,何苦和我们这样的人争长短?”

陆清和顾不得许多,只说:“若让他先觐见圣上,我下次可再面圣,就不知到什么时候了。”

小太监听不懂他说什么,只能抱着他的腿,嗳哟连天:“您说什么呢?哪就差这一时的?”

拉扯之下,那厢大皇子的近侍白公公早在前头走进了御书房。

陆清和腿上挂着个小太监,终于不再往前去。

小太监从地上爬起来,擦着汗:“您想明白就好,见天家的事,不在于一时。”

陆清和漠然地摇摇头,不答。

小太监哪里知道,这白公公一进去就是一个时辰,待到宫人来添了一次香,二人站的腿都木了,白公公才施施然走了出来,目不斜视的样子,活像斗技场上刚拔得头筹的大公鸡,连看也没看他们一眼,神气活现地走了。

“这……”小太监也有些尴尬,或许是同为阉人,见了阉人头子的做派,有种荣辱与共的羞耻,忙上前替陆清和引路,“咱们这就走吧,进御书房去。”

走了几步,没想到门外的宫人却冷冷说了声:“放肆。”

“这儿是什么地方,也容你随便带人进来?”

小太监本来就等得腰酸腿麻,此时见个小宫人也给他甩脸子,一时有些气急,以为自己占理,也高声道:“你还知道规矩?皇上一早就传了这位大人觐见,不引大人进去,倒在这里拿腔拿调?”

“放肆!”

这一次却不是那小宫人说的,而是霍必恩亲自走了出来,拖着长长的声音:“御书房外,岂容尔等喧哗?”

小太监忙呵着腰上去,谄笑道:“霍公公,您看,这是皇上要见的人呢。”

霍必恩远远的看了一眼陆清和。

模样真是个好模样,可是,唉……

霍必恩道:“不必见了。皇上听了白公公的话,知道了北瑛王府在莲州借酒楼收了不少银子的事儿,现下不想见人了。”

说的这样详细,意在提点这位少年,能悟到多少,能否明白他遭人设计了,就全看这位陆公子的造化了。

命中冤

莲州的事自然不用多说。谢辛辛认识邓船工,又帮着邓船工救活过金福柱,一到码头,人人都当她是个熟面孔。

一问起茗琅提到的那艘货船,红漆金木,穹桅巨舶,竟是航道上最引瞩目的一艘大船,码头上是无人不知。问到最后,人人都叹一口气:

“这样好的船,沉在风浪里了,实在可惜。”

有上年纪的纲首哼了一声:“天灾人祸。枪打出头鸟,没听说过?”[1]

谢辛辛不放过这个机会,忙接茬问:“敢问老人家,天灾我懂得,这人祸从何谈起啊?”

“年轻人,看事情不能太浅薄。你打听的这个,是这莲州最大的货船,那这生意,自然也是越做越大,大了没边儿去,难免要摊上些……”

这人借机倚老卖老,才准备拿自己的阅历教训一番这小姑娘,话没说完,看清了这姑娘是谁。

他闭了嘴,“你是玉春楼的掌柜?”

谢辛辛道正是,从袖中拿出一小锭银子:“您请继续讲讲。”

那老人却不讲了,连银子也塞回谢辛辛的怀里:“我可不敢在谢掌柜面前搬弄是非。老头子走了半辈子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懂的。”

这下无论再什么问询,老人都闭口不谈,让谢辛辛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