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靠养崽封神(763)
陆勤凭借一首诗,自然而然的改了自己的形象。
做错事不可怕,人不轻狂枉少年。
改了,人家还有真才实学,往事没人揪着不放。
面对相邀,陆勤拱手回礼应下:“自当前往。”
“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那人觉得陆勤值得相交,于是便低头道:“孟,单字礁(jiao)”
但是这个名字却吓的陆勤往后退了一步。
不会吧,抄诗抄到本人头上了?
“郊外,郊?”
孟礁看着陆勤有些疑惑的摇摇头:“非也,礁石,礁。”
陆勤松了一口气。
“陆兄,可是在下的名字有什么问题?”
陆勤擦了一把虚汗:“没有。”
“觉得有些耳熟,想是不是在哪见过罢了。”
孟礁笑笑对着陆勤指了指榜单:“我的名字在陆兄下面一个。”
第二?
那也是有真才实学之辈啊。
“孟兄文采斐然。”
“不敢当,不敢当,往后还要多和陆兄探讨。”
“陆兄现在可有空,我想请陆兄吃饭,顺便和陆兄探讨策论。”陆勤看了一下身旁的家人,他今天放榜,家里人准备了一大桌的饭菜,不回去吃有些可惜了。
“抱歉,孟兄,今日有些事,明日状元楼再探讨不迟。”家人第一位。
“好。”
第1267章 陆勤(29)
人群中一名年龄看上去有些大的人,看着人群的陆勤,嘴里念念有词的读着陆勤刚才的诗:“昔日龌龊不足夸。”
“……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看尽长安花。”
“少年好志向。”
他抚胡须笑道:“这次的考题,也算是发挥了作用。”
不然怎么能遇到如此有趣的人才。
宋康官员太多了,能读得起书的老百姓多了,人才自然是辈出。
但是不可能每个都当官的。
这次的考试也给大家敲一个警钟,皇朝趋于稳定,以后的官员招收自然是都是拔尖的招。
考题一会一届难过一届。
有实力的才能脱颖而出。
随后他看向身侧的侍从:“看来明天的状元楼肯定会很有意思,明天去看看吧。”
侍从应了一声,准备赶紧回去定位置。
第二天,陆勤自然是春风得意之时,不惧寒冷,穿了单袍,诗会上人来迎往,大家都拱起手祝贺陆勤。
“陆兄,昨日一首诗,可是让我们记忆犹新啊。”
“今日可要看陆兄的大作了。”
“不敢当,不敢当。”
“其实我希望大家传我这首诗的时候,说我的代称。”
“中华。”
陆勤是个理科男,确实不擅长作诗,这方面有不少的短板。
而当代的皇帝是个很喜欢诗词的人,所以陆勤少不得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但是盗用总归不好,署名就不用属自己的了。
大家对陆勤这个要求很是不解,但是也点头同意了。
大家都落座,大家便开始以诗会友。
有人提议说:“现下正值丰收季节,百姓都在田地中忙碌,我们不若以农为题,作诗一首。”
“好!”
大家都同意了。
然后陆续有人开始吟诗:“我先来。”
他起身跨一步,慢悠悠的晃着折扇道:“绿遍山原白满川,”
陆勤眼睛一亮,好诗!
敢第一个出来,果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那人又晃了两下,慢悠悠的说出下一句:“子规声里雨如烟.”
随后他大步跨前两步,高声吟出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几句瞬间就描绘了农人的忙碌,好啊。”
“真好。”
大家点头探讨。
那人笑着拱手:“大家过奖了。”
古人是真的有真才实学,而且很厉害的。
“我也来!”
又有一人踏出列。
气氛越来越热了起来,大家都一首接着一首的吟唱,质量有好有差,有些用词不妥的,大家也会一起探讨,在学术这方面,陆勤还是很喜欢宋康的气氛的。
然后轮到了陆勤,大家都期盼的看着他。
陆勤在案前喝了一杯酒,随后舞起笔墨,他写出一句话,旁边的学子就念了出来:“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的这一首诗被传唱上千年不是没理由的。
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却充分体现了农民的辛苦。
陆勤在上写上悯农二字。
在场鸦雀无声。
第1268章 陆勤(30)
良久才有人反应过来,随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陆兄这个五言绝句,对仗工整,简单易懂,却立意深刻。”
“好!”
“陆兄,好!”
陆勤又灌下一杯酒,脸颊有些红,有点上头了。
脑子晕乎乎的,豪情涌上心头。
他提笔再写,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旁边的学子再次帮忙念。
大家顿时侧耳倾听:“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形象!”
“四海无闲田,”
楼上的老者也禁不住点了点头,这陆勤有点东西啊。
众人皆知宋康是盛世,治下的百姓勤劳肯干,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一句四海无闲田正儿八经的道出了农民的勤劳。
但是随着陆勤最后一句写下,刚才他旁边还满面红光的学子,突然脸色刷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