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155)

了解了事情前因后果的无极道门弟子心里都压着一股火,纳兰清辞心里也觉得堵得慌。谁能想到拂雪师姐好端端地去参加一个天景雅集,转头却九死一生地与人协力斩了个神呢?那可是拥有天地自然之伟力的海祇啊,这搁谁心里不觉得后怕?

其他宗门的弟子在了解了经过后都对拂雪师姐与佛子推崇备至,钦服至极。但纳兰清辞的脑海中却一直都是那件被换下来的血衣。

从前九婴魔患之事也是如此,师姐总是冲在危险的最前头,实在令人忧心。

纳兰清辞侍奉完汤药后便强装无事地离去,这个太过温柔老实的姑娘并没有意识到宋从心从头到尾都没答应过她要好好地待在房间里。

纳兰清辞前脚刚走,宋从心后脚便从窗户翻了出来,穿过走廊之时,还恰好和另一处矮门里走来的某佛子撞了个正着。

一人站在院中,一人站在长廊之下,互相对视了许久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心狼狈为,偷偷摸摸便朝着海边摸去。

而当她们离开了院子,站在外头之时,她们才发现自己先前是歇在了照城的城主府中。

她们抬头看着黑压压的天空,乌云仍未散去,城中的静谧便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

“你看。”终于能开口说话的梵缘浅忽然扯了扯宋从心的袖摆,道。

站在高处的宋从心顺着她的视线转头望去,却见照城的郊外不知何时出现了蚂蚁搬家般的黑线,在山坡与驰道两旁曲折地蜿蜒。

但很快,她又迅速反应了过来。那不是黑线。

那是眷恋故乡的海民步步蹒跚,自发自觉地迎着欲来的风雨,回到了这座饱经风霜与苦难的城池。

82 【第49章】内门弟子 神绥之舞海民歌……

织罟婆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 在平均年纪仅有三十一的凡间界中,她是重溟城中年纪最大的老人,没点后福都是活不到这个年岁的。

织罟婆擅编渔网, 她一双手骨节又粗又大, 织不了桑麻,摸不得云锦, 但渔网却编得又快又好,每个绳结都拧得结实有力。虽然少时与家人因战乱离散, 丈夫又死于海难, 但中年时因为渔网编得好而被公家聘了,老眼昏花编不动时也没被辞退。重溟城中的巡卫队在路过她家门时总会看看她,问问她需要什么帮助,那些孩子被她从小看着长大, 一个个都跟她的亲生孩子一样。

听说海上出现了三十年前那般巨大的漩涡,风暴将要来临时, 织罟婆正坐在自己的家中慢吞吞地编着渔网。却不想,一群长得可俊可俊的仙长们突然火急火燎地冲进了家中, 把她连人带椅子一起端上了一艘大大的、能在天上飞的船, 说要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当时情况太紧急,小仙长们也没有停下来听她说,其实织罟婆想说啊,仙长们的好意她心领了, 但是她老了,走不动了, 只想待在自己的家。

只想待在那个或许要忍受凄风与苦雨。但窗台上的爬山虎总是蓬勃向上、所有人都能微笑着去面对明天的家。

织罟婆想要回家,所以她徒步走回来了。

一开始, 是她独自一人走,后来,周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搀扶着她,有人紧跟着她,有人在她走不动时背起了她。他们逆着狂风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像一群固执又不听劝的蚂蚁。

“海潮已经没过岸堤了,要开闸泄洪,升高防浪堤啊。”背着织罟婆的水手嘀嘀咕咕地说着,“海啸要是来了,我们还有护城大阵。渔船都停在港口,也不知道缰绳有没有系紧。家里的海货只收了一半,天气要是一直下雨岂不是晒不干,那就只能做成酱臭鱼了,哎哟……”

海民们嘴里碎碎念着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计较着自家一亩三寸地里的三瓜两枣。虽然他们都知道,在面对无可抵挡的天灾之时,再多的人力也仍旧显得乏力而又渺小,但是人总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

“也不知道小吕和阿东都怎么样了啊。”织罟婆想到几个留在城中的孩子,看着暗沉的天幕,忧虑道,“下雨了,可得记得回家啊。”

织罟婆说完,似是老天爷都在回应她的话,伴随着一声雷鸣,倾盆大雨哗啦啦地泼洒而下。

海民们栉风沐雨地赶回了家,死寂一片的照城随着人流的涌动,如同被注入了活水一般,开始有生机萌芽。

……

宋从心找到姬既望时,额头生出了一对龙角的银发少年正坐在他时常待着的那方礁岩之上,看着远处几欲触海的大月与澎湃汹涌的海浪。

他似乎没有发现宋从心与梵缘浅的到来,只是默默地凝望着大海。梵缘浅拍了拍宋从心的肩膀,示意自己去另一方探查一番。梵缘浅觉得自己修闭口禅太久,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劝解他人放下,她善解人意地给两人留下了一个谈话的间隙,转身便朝着海民们最挂心的港口处走去了。

宋从心低头看着礁石上摆放的一刀一扇,那是姬重澜的本命法器。姬重澜死去后,姬既望并没有忘记将它们带回岸上。

显然,姬既望是想通过神绥之舞来平息东海归墟之难的。但不知道为何,他将缄物带在身边,却久久不曾拿起它。

“你在犹豫什么?”宋从心走到姬既望身旁,也随他一起在悬崖边上坐下。

姬既望离散的神智被她唤醒,回头看向她时,少年死水般平静的金瞳中似有涟漪轻泛。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问她「还好吗」。但过了好一会儿,说出口的却是与挂念无关的迷茫:“神绥之舞是悦神的舞乐,我不知道应该向何神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