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176)

人族解离了「火」的神秘,解离了「雷霆」的恐惧,而后便是「洪水」、「地动」、「潮汐」……直到仓颉创造出文字,文明从此有了传承与记载,蒙昧始开,一切神秘都无所遁形。那天穹之上的神明终于被这场惊天裂地的变故所惊动,朝这片本不被祂们纳入眼底的土地投来了注目的一瞥。智慧生灵意图以「创造」窥探神明伟力的行为被视为僭越与背叛,因此神明诅咒了这片土地。

这便是血脉之咒的由来。

与此同时,神州大陆上另一种因人而生的神祇逐渐孕育,类似山主这样天生地养的灵物也被称为「神祇」。但与洪荒最初被称为「神明」的东西是全然不同的两类。地祇与其说是一种生命,倒不如说祂们是智慧生灵的意识汇聚而成的某种伟力,只是因人心而被赋予了智慧与形体。

宋从心继续往后面翻,这些刻录越往后便越是繁杂,其中甚至出现了一些明显是后世人加上的批注与解析。在氐人记载的无数灾难之中,她果然找到了「大壑」逝世的记录,这一段在书简中被命名为《》。

让宋从心觉得极度不可思议的一点,那便是大壑真正的死因并不是因为信徒改变了信仰而逐渐消亡,大壑实际是死于神明之战。

“某一天,东海归墟之所生出了一棵大无量的珊瑚……”关于这一段记载,氐人写得十分模糊。氐人的恐惧与浑噩明显到在字里行间都渗透而出,他们写到自己的神消陨于重水之下。而弑神的甚至不是某个具体的生灵、具体的力量。就连氐人的大巫都不知道他们所信仰的神明对抗的究竟是何物。大巫只写到大壑的陨落,这位神明的死亡十分快速,甚至来不及将神念移入神胎,神躯便被彻底吸干榨尽,化作一棵肉质的珊瑚树。

“神主三千之念,尽诛皆若一瞬。”

通过这些记载与描写,宋从心知道了一件事,东海的神明甚至不是「大壑」的完全体,真正的大壑本体位于虚空,留存于东海的神胎是祂的一个分灵或者说是肉身。但就连一个理应与本体分开的肉身都在相隔了无尽时空的情况下被瞬间摧毁,那与大壑敌对的那位神明,恐怕在宇宙虚空中也是霸主一样的存在。至少祂拥有将大壑抹灭的瞬间连同祂分化在外的一缕残魂都同时抹杀掉的力量。

仅看这段描述,宋从心都觉得心中发寒,汗毛倒竖,大壑的分灵之力都险些毁灭这个世界,那那个抹杀掉大壑的伟力,又是怎样可怖的存在?

神州大陆至今还能安然无恙,是不是因为「祂」的目光还未下来?

宋从心浑身发寒地放下这本史册,拿起了姬重澜的手写的记事。姬重澜用的也是氐人的文字,大概对于姬家而言,再没有比这更安全的暗语了。

翻阅姬重澜的记事,其中大多都是关于氐人知识的运用以及各种阵法、符箓与机关的研发。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举措。而在这些记事中,宋从心大致模糊地推断出姬重澜扭曲的缘由,姬重澜很可能是无意间得到了大壑的记忆传承,从中看见了什么……

【祂想毁灭蝼蚁窝,只需探进一根树枝。】

【想要阻止祂,必须要找到「那个东西」。】

这个被姬重澜称为「祂」的东西,绝对不是大壑,应当是抹杀「大壑」的那个存在。

宋从心粗略地翻过这些,而后再次拿起一个藏蓝色封皮的册子。但是这个册子刚一打开,第一行字便让宋从心心里一毛。

【翻开这本书的人,我大抵是失败了,所以有一些事,请你听我说。】

隔着时间与空间,隔着阴阳与生死,姬重澜温和的笑脸仿佛再次出现在眼前,跃然纸上。

第94章 【第11章】掌教首席

姬重澜写下手札时的年纪应当不大,比起后来喜怒不行于色的模样,手札中的语句字里行间还能看出几分意气。

几乎是瞬间的,宋从心猛然想起在幽州北荒山地界中遇见的那个白斗篷面具人, 那个宛如幽灵的人吹奏陶埙催发了九婴体内的魔种。随即在宋从心锁定祂气息的情况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宋从心原本以为是对方修为境界远超自己的缘故。但现在想想, 可能是因为对方是「白面灵」。

姬重澜在提及「白面灵」时难得地用了讽刺刻薄的语句。但她讲述的东西却令宋从心不寒而栗。

宋从心先前是不知道这个敌人叫什么,但是她知道这个敌人做了什么这个名叫「白面灵」的组织,可是杀了一位山主啊。

如果幽州九婴灾变事件真的是出自白面灵之手,那白面灵绝对不是什么有勇无谋的外道组织。这个组织的底蕴足以弑杀山主、镇压九婴。但祂们以一座城池的万千生灵为祭,付出这般大的代价却只是为了算计正道第一仙门换取一个长老之位的更替。祂们的谋划算计之深却又伴随着那种不计代价的执着与疯狂。就像将信徒的白骨与血肉碾碎成黏腻的浆水,朝着正道修建的城墙缝隙一点点地渗进去。

宋从心看得一头雾水,她与姬重澜都拥有同样的焦灼与急切。但姬重澜都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她自然更加不清楚了。姬重澜在手札中给出的情报是“这个东西可以阻止「祂」的降临”,「这个东西与神州紧密相连」,以及「白面灵在找这个东西」。

这不是说了跟没说一样吗?!宋从心差点没跪了,虽然情报模糊不是姬重澜的错,但真的没想到年轻时的姬城主也会如此不靠谱。如果以「白面灵正在寻找的东西」为线索,那岂不是要落后外道一步?只能选择铤而走险从中截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