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213)

作者:不言归 阅读记录

灵希点点头,罗慧拥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这让灵希多了几分谈话的耐心:“战争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不过是诸侯在拥兵自重。利用夏国百姓对咸临的仇恨,以两国交战为借口,强征平民将其变为自己的士兵亦或是奴隶。在夏国,离人村不止一座,而只要方圆百里之内比会有大规模的伤亡,附近便会有离人村的存在。这一点,已经足以作为「乱葬岗消失」的证据。”

“这些食人皮寝人骨的蛇鼠,比外道还要该死!”一名弟子忍不住破口大骂。

几名做行商打扮的弟子也面色难看,仙家弟子拼尽全力从外道手中保护苍生,这些凡尘权贵却自己残害自己的同族。

“但我们还需调查清楚乱葬岗消失的原因。”罗慧听着灵希的诉说,心中也跟坠了某种重物似的,沉甸甸的,有些喘不上气,“你说有死伤便会有离人村,但我见村中有平民耕种。若是离人村大规模的迁移,那开荒深耕后的土地要如何带走呢?”

“我觉得你搞错了一点。”灵希漠然道,“不管离人村的理念与行为看起来再怎么温情,外道终究都是外道。信奉外道的平民会有什么下场,你们身为仙门弟子,难道不比我清楚吗?”

原本稍微缓和了些许的氛围再次冷了下来。

然而,就在此时,众人忽而听见了一声清越空灵的铃响。

天色渐渐暗了,因着附近的天气山雨绵绵,阴风拂面,在这看不清星辰月的厚重天幕之下,众弟子也分不清白天与黑夜的区别。

随着第一声铃响,渐渐的,铃声越来越嘹亮,越来越嘈杂。到最后,那几乎要直穿识海的铃声连绵成洪流一片。罗慧等人忍不住抬手捂住了耳朵,但那刺耳的魔音却仍旧不停地朝耳朵中灌去。有一些弟子忍耐半晌,却终究还是承受不住,或是露出痛苦的神色,或是弯腰蹲在地上发出尖叫与哀鸣。然而,那极具穿透性的铃声掩盖了一切的声音,尖叫的弟子甚至听不见自己喉咙深处震动的嗡鸣。

罗慧反应算是最快的一个,她试图运气封锁五感。然而,那铃声仿佛自识海中响起,即便堵住了耳窍,也依旧如临耳畔般的清晰。

忍着颅骨传来的阵阵刺意,罗慧艰难地抬头,却看见修为最弱的灵希仿若没事人般的站在原地,神情冰冷地注视着远处村镇。

罗慧也捂着耳朵朝着那个方向望去,却见田间劳作的黑衣平民不知何时已经收起了农具,整齐划一地朝村子中走去。他们似乎并没有被那刺耳的铃声影响,表情依旧死水般的平静。罗慧身上滴水的衣物还未干透,明明仙骨不知寒暑,但罗慧却觉得有些冷。

她总是忍不住想起那个泼了她一身水的农夫,那张平静肃穆的脸庞上镶砌着一双潮冰冷的眼睛。

“安静。”

突然,罗慧听见了灵希的声音。也不知道是否如此凑巧,就在对方吐字的瞬间,那无孔不入的铃声突然便停了。

罗慧眼神涣散了一瞬,回过神来后,她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汗了衣襟。而她身后的弟子也狼狈不已,有人满头冷汗,气喘吁吁;有人面色苍白,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还有人干脆便扶着树干软倒在地,耳窍与鼻间竟然淌出了血水。

“我要进村了,你们现在回头还来得及。”灵希说完,扛着自己破破烂烂的旗子便朝着村里跑去,让罗慧阻止不及。

“欸,你!”罗慧看着这不合群的少女,心里急得不行。来不及多想,眼见着灵希的背影即将跑出视线之外,她立刻转身吩咐身后的弟子在村外修整留守,而后也头也不回地朝着夜色中扎去。

漆黑的夜幕下,系在白绸上的银铃无风自动。罗慧从两棵相间的树中央跑过时,忽而感到一阵异样。

她回头,看着两棵树的中间。方才她穿过之时,好像有牵连在中央的丝线被她扯断了。

罗慧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她回头看向同伴们所在的方向。然而放眼望去,不远处的树林还是树林,但同伴们的身影,却消失不见了。

“……”罗慧打了个冷颤,她神情僵地站在原地,紧攥的掌心阵阵发凉。

她喉咙发紧,脊背如弦般紧绷欲断,直觉告诉她,这时候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着头皮往前走。她想到了灵希,猛然转头时,映入眼帘的却不是村镇的小径与林立的屋舍,而是一棵棵挂满白绸与银铃的树。

“待到午夜十二时,白衣摇铃家书到。”罗慧摇摇欲坠,她扶住汗的额头,努力回想,“这么说起来,铃铛响了,但……”

“已经到子时了吗?”

周围夜色浓重,分明已至深夜时分。但罗慧分明记得自己一行人入村时天色尚早,天际还朦朦有光。

这地方有古怪。罗慧心中瑟瑟,她小心翼翼地迈步朝前方走去,四周听不见任何的声音,耳边只能捕捉到自己踩过丛时、布料与茎摩挲而发出的窸窣声。罗慧眼观四方耳听八方,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铃」,耳畔再次捕捉到了清晰诡谲的铃响。

随即,远方传来了似有若无、由远及近的哭声,哭得肝肠寸断,竭嘶底里。

在那凄惶的悲泣中,有一苍老的声音幽幽唱道:“洒泪勿染死者衣,莫让阎王问雪泥。”

“薤上露待又晞,离人白骨入蒿里”

「铃」,又是一声铃响。这回响起的,却是仿佛上百名男女老少同时开口的合唱,唱着一首《蒿里》。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