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420)
是走火入魔引起的记忆混乱,还是他的认知出现了问题?
兰因不知道,他感觉自己笼罩在庞大的迷雾里。既然琉璃没有尸体,楼主又死在他的手中,那是否意味着琉璃还活着?只是她没能找到她而已?想到这,兰因又好似找回了一丝喘息的余地,他开始回溯寻找琉璃的轨迹。但越是深入,那个女孩便越像一道虚浮的剪影。
红楼中只有名震一方的花魁「琉璃」,道上的杀手都知道那位美艳的花魁乃是红楼第一的杀手。他杀死了楼主,那他便是新的楼主。借助红楼的势力,兰因查明了自己的身世与过去,他回到已经被灾疫倾覆的故土,好不容易才找出一户人家,问他们是否记得「琉璃」。
“琉璃那孩子啊,命苦咧。她家娘子说孩儿命格显贵,怕压不住。所以取了女儿家的名字,平也做女儿来养。”
“听说啊,琉璃那孩子是贵人之后……那方势力知道贵人后嗣是个男娃,为了躲避搜捕,这才让那孩子扮作女儿家。”
“兄长?没有。当年那个老妪跪在府门前,许多人都见了。她只抱着一个襁褓,哪来的双生子啊……”
「琉璃」、「琉璃」、「琉璃」……所有人都记得「琉璃」,唯独不记得「兰因」。
书中人察觉到了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
他猛然回首之时,「琉璃」这个名字已经变成了他挣不脱的罗网、逃不出的中天。
那时在密室中死去的究竟是琉璃,还是兰因呢?
琉璃消失了,兰因活下来了;但「兰因」消失了,「琉璃」活下来了。
兰因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只要换上锦衣华服,将笑容勾起,「琉璃」便会鲜明无比地浮现在镜子里。与不争不抢、木讷寡言的兰因不同,疯狂掠夺周遭一切养分、不顾一切都要往上攀登的「琉璃」才是最适合这个世界的人。兰因总是执着一些无谓的东西,为那些无形之物的消逝而感到痛苦,但「琉璃」不会。双生的并蒂莲若有一方夺尽了所有的养分,另一方便会枯萎、死去。
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呢?青年看着镜中身穿华服、眉眼清艳的人影,忽而间低低地笑出了声。
兰因脚底下维系着他与人世那点牵绊的浮冰,就此破碎成了虚幻的光影。
那块名为「琉璃」的烙铁终究还是砌进了他的骨肉里,在他的身上长出了另一张脸。
他背负着她,就像背负着一个无解的诅咒。在以后无比漫长的人生中,他踏上了仙途,将红楼改成了明月楼,他建立了痴绝城,他登上了戏台子。他唱着《琉璃传》,一句句,一声声。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了一双宛如雪洗般清明、令人不禁升起生念的眼眸。】
「琉璃」掌控人心、情报、局势,他相信只要将这些东西都捏在手中,这世上便再没有能超出他的掌控、肆意篡改他记忆与人生的东西。
但当他与那双眼睛对上之时,他突然间便觉得有些无措,他烂熟于心的情报,笃定不会失控的棋局里出现了新的变数。这个变数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轨,扭转了许多无解的死局,她让人相信这世间能有堪称荒唐的奇迹。
她耐心地解开命运之绳上的每一个绳结,走过一段又一段的往事。与他这个决意持笔成为写书人的人不同,她选择步入局中,成为了戏中人。
那些被她见证的人与故事都落入了她的眼中,融入那片盛大的光明。
他曾经对他人自嘲,自己有这辈子都不过那双眼睛的预感。结果,一语成谶。
《兰因传》的最后,几行墨迹尤新的文字稳稳地落于纸上,与先前混乱破碎的语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看着她抓着我的手,将我的曲剧涂抹得乱七八糟,强行改写了局中人的结局。】
【可我却奇怪的并不觉得生气。】
【或许这世间能有一面镜子,照出的不是琉璃,而是兰因。】
所以,他撕下那张从他骨肉中生出的面孔,以自己原有的那张脸,去往她的身边!
不言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第63章】拂雪道君
拂雪道君身为上清界炙手可热的新秀,万众敬仰却单身至今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面对明月楼主情真意切的剖心之言,宋从心的注意力却没有放在这上面。她认真思考着故事中的兰因究竟是因为童年时的遭遇导致人格分裂,还是真的有一个名为「琉璃」的双胞胎妹妹?尽管根据明月楼主的自述,兰因才是他原本真正的模样,明月楼主槛花则是因「琉璃」而生的假面。但根据宋从心跟明月楼主的几次接触来看,明月楼主其实不像故事中的琉璃。
槛花此人神秘风流,如雾中花般捉摸不透,但他是上界正道承认的、足以庇佑一方的大能修士。从大夏国慈秘事件中便能看出来,明月楼主的形式作风虽是商人本色,但他并没有视人命如芥,更没有肆意妄为只图自己痛快。相反,修真界中那些无人管辖的灰色地带是因为明月楼主的出现才有了最基本的秩序与规章。若是这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任其发展而不加以管制。如今恐怕也不会比混乱的北地好上多少。
即便没有明尘上仙那般光芒万丈,但明月楼主确实是深夜中拂照一方的月亮。
从这方面看来,明月楼主和故事中那个不顾一切也要向上攀登、疯狂汲取所有养分的女孩是不一样的。「明月楼主」的存在更像是兰因在濒临人格解离的情况下吸取了一部分属于琉璃的碎片,最终重塑并且凝聚起来的新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