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492)

但宋从心已经明白了,胥千星舌上的符文是一个缄言咒,而且是十分古老传统的令印。这让宋从心心里越发觉得古怪。

胥千星舌上的符文,不知为何竟散发着与缄物相似的气息。

胥千星垂了垂首,他敛去了面上轻佻邪肆的笑意,以一种堪称恭敬的态度温温然道:“代我等主祭女丑向您致以敬意,拂雪道君。”

……

宋从心将胥千星的证词好,托执法弟子转交给执法长老,自己则借苦剎之印联系上天书,调出了一目国与喜乐大道相关的情报资料。

胥千星交代的东西不少,但显然他知道的东西也十分有限,并无法触及最核心的机密。但在与胥千星短暂的接触过后,宋从心再翻看天书,便对天书标注出来的「喜乐大道」相关情报有了更真切的见解。

喜乐大道最初的心法与宋从心早年修行的《心修青莲诀》一样都是养心的秘法。但与修习清净的道门心法不同,喜乐大道顾名思义,修的是「喜乐」。

宋从心有些在意的「脑干融化」,本质上是因为这套秘法根本就不是奔着大道去的。喜乐大道功法的立道者一生悲苦,但在她因为绝望而意图终了此生之时,她顿悟并创立了《不生常乐千喜真经》。修行这套心法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忧愁,并且时常感到快乐。哪怕百苦加身、千刀万剐,但只要运行功法,便能感到快乐……

一套能够助人长生、常保喜乐的功法,可以想见,喜乐大道诞生之时曾在人世风靡一时。因为它不需要修行者清心守寂,也不需要艰难险阻的砥砺,只要修行这种功法,就可以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忧愁,沉浸在自我的欢乐与满足之中。这如何不让人为之疯狂呢?

因此喜乐大道初初问世之时确实是盛行一时。但后来喜乐大道的修士们修着修着才发现这套心法有极其严重的后遗症。固然,他们在修炼功法的过程中能得到足够的欣悦与快乐。但在功法止步不前、不得寸进之时,他们又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空虚以及痛苦。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脑阈值被拔高了,喜乐大道的修士会比常人更加难以得到快乐。而为了保持喜乐,他们必须不断地寻找能让自己提起兴致的事物这便是喜乐大道一旦开始就难以回头的缘由。

但越是精进功法,获取喜乐的方式也越发严苛。即便一帆风顺修到巅峰,人的清明神智也可能会因为容纳不住那种过于激烈的欣悦之情而蒸发融化,化为虚无。

而用宋从心能理解的话来翻译解释,就是喜乐大道的立道者八成是个拥有心理疾病的重度厌世者。她创造的功法是为了向死而生,让自己不要主动寻死而是尽可能快乐地活着再简单一点,就是这位立道者最后可能是疯了。但功法流传出去后,一群心态正常的人偏要修行人家用来自救的功法,结果……

于是没过多久,盛行一时的喜乐大道便被打为了「旁门左道」,《不生常乐千喜真经》也被判定为是「术」而非「道」。

而如今,唯一还留存着喜乐大道的,只有那疑似起源于变神天、对散修与魔道来者不拒的神秘组织「留一目以注苍生」的一目国!

不言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第99章】拂雪道君

胥千星并非主谋,但要说他多无辜那也没有。坦白罪行给他争取到了一个从宽发落。但无极道门无论如何都要给闻人父子这对苦主一个交代。

由清仪道人经手布阵,案件发生后的第七,也就是返魂的头七之时,闻人炎的灵魂被重新引回肉身。但因为命门被破,闻人炎魂魄归位后依旧昏迷不醒,整个人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宋从心虽然还未正式继承掌教之位,但她还是批准了闻人炎留驻无极道门以及使用灵泉的权限。而胥千星的供词在完毕后,宋从心也特地邀闻人山掌门前来一谈,在得知其中水深之后,闻人掌门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了无极道门,不再继续追究。

宋从心并没有说得太深,只是简单交代了玄中与胥千星的来历。但变神天与中州的名号一出,闻人山便神色大变,冷汗津津地拒绝继续听下去了。

“拂雪道君,天心派不过是小门小派,我等实在承担不起这份知晓秘密的代价。”闻人山面露苦笑,连连摆手道,“无极道门的诚意,在下已经切实地领受到了。明尘掌教与道君的品行在下是钦服感佩的,此事交由无极道门全权处置,我宗并无任何意见。我相信道君一定会秉公无私,妥善处置的。”

闻人山的反应倒是不出宋从心的预料。但说到底闻人炎会遭此难也是因为玄中要对付她。因此宋从心以个人的名义询问闻人山想要何种补偿。

“上宗为吾儿尽心尽力,哪里还敢奢求补偿呢?”闻人山客套了两句,踌躇好一阵后,他才有些难以启齿地开口道,“不瞒道君,我老来得子,难免娇惯太过。小儿每每惹事,我总狠不下心来让他吃个教训。此次他遭遇死劫,与我的怠惰教导是脱不开干系的。不知待小儿醒来,道君您能否、能否……”

宋从心沉吟半晌,却是道:“我事务繁忙,暂时没有收徒的打算。”

“不不不,小儿脾性顽劣,资质一般,哪敢奢望成为道君的弟子?”闻人山反倒是被宋从心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在下只是希望小儿能有幸跟在道君身边,耳熏目染,矫正品行,多少学学道君的为人处世之道。如此在下便已知足,万万不敢再奢求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