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497)

对于灵希来说,这倒是一件好事。

另一边厢,分神大典升规成继位大典,对无极道门来说最为难的不是仪典以及排场,而是新任掌教的法衣。

每一任掌教继位时穿着的法衣都有极大的纪念意义,没一件都独一无二,法衣的规格、材质、暗纹甚至是镌刻其上的符文仙禁都隐喻着当代掌教的为人与功绩。这些细节往往是需要门中长老反复斟酌商讨的。但是此次升格仪典的时间安排实在太过仓促,负责此项任务的仪典弟子们几乎要把桌子拍出火花,磨秃了嘴皮。可无论他们怎么吵,最终得出的结果都是来不及。宋从心提议将已经制好的法衣稍加改制。但累得差点没崩溃大哭的同门们死活都不肯同意。

“师姐的继位大典怎么能穿旧制的法衣,这还不如把我塞器炉子里去!”

宋从心试图说服激愤的仪典弟子接受现实。不过很快,这件事情便迎来了转机。

“这是尊上为道君准备的,作为此次大典的贺礼。”

在仪典弟子们焦头烂额之时,明尘上仙的奉剑者物生与守中送来了明尘上仙为弟子准备的礼物。仪典弟子一看,那竟是一套形制完美、庄严又不失飘逸的道门法衣。

以蓝白为底色,优昙冰莲为意向,缀以屑金月图与五音十二律为暗纹。法袍下摆与衣袖上都绣有掌教规格的十二品水纹剑徽。无论材质物料还是符文仙禁都是当世最顶级的。更难得的是这套法袍的设计与制衣堪称精妙,将端肃与清逸两种特质权衡得极好。既不会老成持重到掩压了师姐的意气风华,又不会花哨轻佻到折损了师姐的威仪气度,同时满足了两派仪典弟子不同的构想。

除此之外,鞋袜、道冠、配饰、法器等缀物都一应俱全,只要稍加改制便能立刻上身。这种规格的法衣制工繁复,工时最少也要一到两年,且掌握制衣手艺的匠人屈指可数。显然明尘上仙是很早以前便开始准备了,当时那句「补偿一个继位大典」并非空口之言。

仪典弟子们看得心花怒放,宋从心却十分心情复杂,她心想师尊究竟是何时开始谋算着退休养老了,怎么连掌教服饰都准备好了?

掌教法衣的问题解决了,其他仪典的器物都是道门常备,就算有缺漏的,离火宫那边也能立时打造出来。宋从心的分神大典本就是以道门最高规格来办的,无极道门的继位大典与分神大典最大的不同是来宾不再是友宗,而是来者不拒,广纳四海。无论阵营立场,无论是否与无极道门建交。无论心底对魁首是何种想法,但只要自诩正道,只要还在上清界立足,就必须在这等大事之上做出表态无极道门倒不会给人穿小鞋,但此等大事不参与,后社交立场定会变得狭隘无比。

无极道门大开山门,广迎宾客,一时间,上清界风起云涌,有万仙来朝之势。

站在九宸山上俯瞰神舟大地,四面八方驶来的云舟甚至连绵成了壮观的队列,居于此等高位之上,岂会不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热血豪情?

“这便是正道魁首。”

新任正道魁首伫立于众生之巅,她衣袂翩然,发白如雪,面无表情地对万仙来朝之景发出了如下感慨。

“要死了。”

拂雪道君历练多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站在山门前吹冷风结果转头跟人撞个正着后差点腿软给人当场磕两个的小怂货了。但她活了两辈子,这么大的阵仗也是第一次见。神舟大陆地广人稀,平里清静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今大家齐聚一堂,宋从心才惊觉上清界人口其实也没那么少。

这还只是各方派来的代表而已。

面对此情此景,新任魁首并没有感受到「天下尽在我手」的快意,她只觉得头皮发麻五内俱焚,在心里一一拜过自己记得住的诸天神佛与师尊天书,祈祷这次继位大典上不要出岔子。在努力与上进过后选择了迷信的拂雪道君拜到不知道第几任的祖师爷时,她的通讯令牌突然亮起。

宋从心的友人们到了。

宋从

心起身相迎,天景雅集上她走得太急,只临时给姬既望、梵缘浅以及天枢星君发了简讯。她有正当理由,但姬既望和梵缘浅却必须等到天景雅集散场后才走。不过两人原本就打算天景雅集落幕后顺道和她一起前往无极道门的,行程安排并不会耽搁。宋从心也给楚夭发了简讯,楚夭只说自己会来,但没说什么时候来。宋从心只能在平山海的据点中留下楚夭的基本面貌以及名姓,方便道门弟子接应她。

让宋从心有些意外的是,天枢星君和明月楼主居然也来了。

只不过这两位都不是跟着自家大部队来的。

“不用招呼,你忙你的。”天枢星君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以她大乘修士的境界,州域之距眨眼可至,“天权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什么仪驾礼数贺礼,我都推给天玑了,她晚点才到。我去看看明尘那个老东西是不是走不动路了,居然这么急着退位。”

长辈埋汰另一位长辈,晚辈除了无奈以外也不知应当做何表情。既不能反驳也不能附和,宋从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天枢星君长袍滚滚地往太初山去了。

天枢星君独行特立,另一位也不遑多让。

明月楼的鹤车鸾驾来得很早,金碧辉煌,珠围翠绕,那财大气粗的派头震得一旁其他势力的云舟都退避二尺。唯恐与其并列会被其衬托得朴素寒酸。明月楼来了十几人,作为代表出行的是与宋从心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东方既白。他领着十数名容姿过人的门徒在山门处登记名姓,恭恭敬敬地献上贺礼,端得是礼数周到,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