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624)

亦或者说……宋从心斟酌了一下语句,她准备,反抗什么?在此次恒久永乐大典之上。

本作者不言归提醒您《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线人也是这么想的,他没有往谋反的方向上去想正是因为姜家道君身居高位,本就没有「谋反」的必要。但道君做出如此决断,必然是有其深意在的。探子心中记下此事,临要告退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尊上,另外还有一事。我等在调查皇室的途中,发现还有另一股势力在调查姜家。这股势力十分强大,且在谍报方面浸淫颇深。为了避免冲突引起天殷警觉,我们只能暂时退避。很抱歉,没能查出对方的来历。”

“不怪你们,当以自保为重。”宋从心摇了摇头。她手头的这支情报组织建立不久,从头到尾都没有借助过无极道门的势力。即便是奉剑者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如此稚嫩的组织,如早春萌芽的绿,自保尚且不易,没有与任何势力相抗相争的必要。

“此行回去后,你们便正式更名为「飞芦门」吧。”

郁郁荻花,袅袅芦苇。临水河岸之上,随晚风天光起舞的凄清苇荡。

躬身告退的线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眶微:“是。谢尊上。”

谍报人是行走长夜的不归人,即便因身份而死,尸骨也不能被认领归乡。他们是路边无人拾捡的遗骨,又被称为「夜不收」。

但现在,他们拥有名字了。

……

线人离开后,宋从心手中所有的情报,有些头痛地揉了揉眉心。

飞芦门没有查明另一股谍报组织的来历。但宋从心从线人只言片语的描述中推断出另一股同样调查姜家的势力,恐怕是明月楼。

按理来说,明月楼暗桩众多,眼线遍布四海,宋从心本不该对此感到奇怪。但明月楼动作那么大,大到宋从心手中这支暂时还不成气候的情报门都察觉出一二动向,便足以证明这次的行动不仅仅只是寻常「暗访」。

“天殷可真是热闹。”宋从心扶额,想到目前不知道身在变神天何方的梵缘浅与楚夭,不由长叹。

在一片暗潮汹涌之中,天殷百年一度的恒久永乐大典,到来了!

【第55章】正道魁首

永乐大典之,天殷京都张灯结彩,城市上空缀满了天灯。据说天灯将昼夜长明,烧足七天七夜,单单燃油的耗费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受邀前来观礼的来宾无不感慨中州雄主的财大气粗。据说为了此次庆典,天殷早在二年前便开始修筑祭坛、星宫与玉瑶台,年前才将将竣工。

天殷钟爱青铜造物,沿街各处都能看见青铜制成的雕塑,屋檐上的镇兽多是鸟禽。最常见的青铜像是人面鸟,这些夜间出没的生物在他国多为不祥之兆,但在天殷却很受欢迎。这个与死亡共舞的国度相信人面鸟是天神派遣至人间的使者,它们穿行夜间是为了镇伏妖邪,不让孽物作恶。

除了青铜塑像,街道上还出现了游神的队伍。城中青壮带着禽鸟制式的青铜假面,手持铜铃,沿着长街踏步起舞,唱着古老悠远的祝歌。天殷百姓平都说官话,但当人们唱起祝歌时,来宾们才惊讶地发现,天殷国民并没有遗忘过往的语言。若水两岸的方言承继古制,保留了许多上古时期的发音,其中许多模仿飞禽走兽的发音据说是为了与自然沟通。上古时期精通言语的唯有族群中的「巫」,天殷所承继的正是古时传承最悠久的「巫言」。

一位身穿青衫、戴着「水雁」铜面的少女站在鼓车之上,她起唇开嗓。剎那间,空灵的歌声直冲云霄,积聚的阴云洞开一线,洒落金辉。

旧时的巫谣越过千山万水,重重叩击今时人的心扉。

“那位歌者扮演的,应该是若水神妃。”

游神的队伍逐渐远去,来宾们这才回过神来,禁不住窃窃私语。

金凫帝殷扶桑在中州极有名望,但比起那与黄金铜面相系的冰冷称号,民间百姓更习惯称呼她为「若水神妃」。传闻殷扶桑天赋异禀,通鬼神,擅巫言,有踏浪御水、吁气化雨之能。身为大巫的若水神妃以一段预言开启了天殷一统中州的大治时代,人们怀念她,称颂她,时至今依旧以歌舞传唱她的美名。

来宾们乘坐着天殷皇室派来的车架前往城中心的星宫祭坛,这一路虽是走马观花,却也阅尽了天殷繁华。临到官道,众人远远便看见一株高达百丈的青铜神树,此「树」有干无枝,通体青绿。其树干分岔向各方延展,共分二层,每层的树干上都栖息着二只展翅欲飞、栩栩如生的神鸟,总共便是九只。

扶桑无枝木,又称「太阳神树」或「栖之树」。汤谷上有扶桑,十所浴,居水中。九居下枝,一居上枝*。

传说上古十,扶桑树上本有十只太阳神鸟。但其中一高悬天际,巡天执,故而扶桑树上只有九只神鸟。

这般宏伟壮观的造物,即便上清界都不多见,而这株青铜神树竟是凡间工匠打造的。来宾们望着这巧夺天工的青铜造物,感慨的同时也对天殷工匠的技艺赞不绝口。言语交谈间,马车已经行驶到城市中心,同样奇美壮观的星宫与玉瑶台在青铜神树带来的震撼下黯然失色。

足以容纳万人的广场之上,汉白玉修建而成的

祭坛立于青铜树下,八方立柱上各有一樽青铜鼎,祭坛的正中央也摆放着一樽这便是此次大典的供物,青铜九鼎。

来宾们从马车上走下,不约而同地朝上首望去,祭坛两侧的观礼台是天殷国主与贵宾的席位。但比起东道主,众人更想知道那位是否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