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71)

“本座虽不长于武艺,但可教你修一颗上善清净之心。”因为宋从心是跪着的,为了让她与自己对视不会太累,仪典长老微微俯下身,素雅清丽的长摆都迤逦于地,“本座不敢说从此往后便让你平步青云、仙途永昌。但本座定会保护你,引导你,直到你不为尘世而苦,修得明净之心。”

宋从心没有料到仪典长老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她愣怔了一下,眼里映入仪典长老那张寡淡却清雅如菊的面庞。

仪典长老给人的感觉总是淡淡的,她就像水云一般,行止从容,气韵娴雅,时常给人一种温柔悠远的宁静之感。

曾经,那个平平无奇的外门弟子每天坚持不懈去上枯燥礼法课的原因,就是想见见这位长老。

她曾经……就是她所憧憬、仰慕的道。

“我无法承诺你什么。”宋从心微微有些失神的剎那,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些什么的明尘上仙便已开口,这个与宋从心臆想中的正道魁首略有不同的男人,他在他人面前从不用那些高贵的自称。反而总是自称「我」,「相反,你以后所走的道,会很累,很苦。」

清仪道人听见这话,忍不住颦蹙,偏头看向自己的掌教师兄。

“这是一条看似光芒万丈、实际遍布坎坷荆棘的长路。甚至有时,就连光芒都会消隐而去,而你行于其上,看不见终点,也看不见归途。”明尘上仙用他那顿挫独特的语速,缓慢却语句清晰地描述,“这是一条很痛苦也很漫长的路,但”

明尘上仙垂下了眼眸:“会有许多人与你一同栉风沐雨,和你一起并肩而战。因为这条路最终通往的不是青云,而是众生。”

那是一条,艰难、坎坷,却绝不会孤独的路途。

那也并非仅仅只是,一个人的道途。

“一个愿为众生拂雪的孩子,最后必然会走向这条长路。”明尘上仙垂眸看她,宋从心发现他宽大广袖下露出的手上戴着银白色的腕甲,那腕甲的样式有些奇怪,比寻常护腕要长一些,严严实实地盖住了手背与掌心,只露出五指。

“但是这条路上,若是没有人引导,不是半路崩阻,便是心魔丛生。”

因为这条路会与大部分修道者追寻的「超脱」之道相违逆。它寻求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脱」。

“我愿意成为你的引路人,带你走上这条长路。在你无力为继时,成为不让你下坠的绳索。”

明尘上仙的语速缓慢,他口中吐出的话语与其说是承诺,倒不如说是陈述。

不知道为何,伴随着他说出的一字一句,宋从心竟觉得自己略微有些浮躁的心绪忽而间平和了下来。

她缓缓地从地上站起身,看着明尘上仙线条冷、却永远平静且令人安心的脸庞。半晌,她突然转身看向仪典长老,对她深深一躬。

“感谢,您的厚爱。”宋从心艰难地吐字,她刻意压制着自己的地脉之声,因此吐出的话语沙哑而又粗沉,“您曾经……是我的道。”

说出这一句话,宋从心莫名觉得胸腔内的血肉一烫,一滴泪从眼角滑落,坠在沙尘与泥土之上。

非常隐晦,且没有被任何人看见。她深深地低垂着头颅,亲眼看着那一滴泪泅染在地上。

“但因为一些原因,我现在已经无法继续这条道了……”

如果她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未来,如果她不曾被牵连进那场笼罩尘世的阴谋。如果她不知道真相还隐藏在云雾之后……或许她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但凡事没有如果。她很感激仪典长老,真的。因为她递出的白枝桃花让宋从心再一次的意识到,她不是天书故事中的那个「大师姐」,从来不是。

宋从心说完,清仪道人便愣怔了一瞬,她有些遗憾的怅惘,轻声道:“这条路很累,它不会背离你的本心吗?”

宋从心摇了摇头。她其实并不确定这条路是自己的本心。但至少,她知道自己不能什么都不做。

“那你……”清仪道人抬手,以食指指节轻拭她的眼角,“以后还望多加珍重。”

宋从心微微一笑,点头道:“好。”

知道宋从心心意已决,清仪道人虽然遗憾,却也没有勉强。她稍微退后了一步,一旁的内门内弟子便走上前来,奉上盛有金李的托盘。

宋从心从瓷盘中取过一枚金李,双手奉着递给了明尘掌教,明尘上仙接过了金李,将白枝桃花赠予了她。

直到两人交换了信物,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的长老与弟子们这才回过神来。他们终于意识到,掌教竟然真的收徒了。

“恭贺掌门喜得佳徒!”管事长老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喊道。

“恭贺掌门,喜得佳徒!”众弟子齐声附和道。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贺喜声,身为事件主人公的两人神情却只是寻常。明尘上仙双手一合,那枚金李便消失在他的掌中央。

之后,内门长老们也陆续下场,亲自挑选自己觉得不错的弟子。

清仪道人惯来是个讲礼法的雅致人,跟持剑长老这种不拘小节的不一样。第一枝桃花没有送出去,她便让身旁随侍的弟子换了一枝。而后便将白枝桃花递给了同样居于第一阶的纳兰清辞与鹤吟。

清仪道人身为仪典长老,修行的多是沟通天地阴阳的秘术。这恰好契合了纳兰清辞的家学与鹤吟「巫医」的传承,因此两人都满含欣喜地接下。

武系的执法长老是个铁面无私、不茍言笑的中年女修,她鬓发高绾,只簪了一枚简素典雅的乌木剑簪。她看过此次九婴灾变事件刻录的影像,对云依与苏白卿这对神思敏捷、机变灵巧的师兄妹印象深刻,同时也对熟记律法、擅计权谋的施妤颇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