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76)

因此,先来后到、源源不断,巨蟒的繁殖季几乎覆盖了整个雨季, 给大量土着和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我们无法逃离苏库带来的死亡。”

亚麻告诉她:“为了避开苏库,很多部落在雨水降临的季节搬走了。可苏库喜欢吃人,他们搬到哪里,苏库就找到哪里……”

久而久之, 巨蟒的领地越来越大,土着的凝聚力越来越小。

要么分散的土着被巨蟒慢慢吃空, 要么分散的巨蟒被土着合力杀死。在亚马逊,土着与巨蟒的生存战争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可直到现在,巨蟒的存在才传到雨林之外,为外人所知。

所知即探索,外来者为掘金来到了雨林。

土着本以为他们是“朋友”,会帮助他们战胜巨蟒。但他们错了,那些白鬼只想靠巨蟒赚钱,六七年前还有一批人把围着热河的栅栏和石头给炸毁了。

要不是他们杀了两条巨蟒将功补过,土着不一定会在最后划着船去找他们,给予草药和食物上的帮助。

亚麻:“我听说,他们承诺过会回来修建栅栏,可在他们离开后却再也没回来。后来,不少外来者‘飞’进热河,那是‘雅库妈妈’的领地,他们进去以后就出不来了。”

“雅库妈妈”又是什么?

以热河为领地,也是巨蟒吗?怎么土着对它的称呼不一样呢?@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头脑一热,阿萨思就想去热河走走,可强大的理智掐灭了她好奇心,安全起见,她暂时决定只在热河附近活动。

不过,进入热河地带就意味着要远离土着部落,她的归期不定,有可能回来时这个部落就被巨蟒祸害完了。

然而,土着生活在自然中也该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生生死死都是食物链的一环,他们会死在巨蟒口中,一如巨蟒会死在她的嘴里。

翌日,阿萨思在晨曦中离开了部落,单方面结束了这段“互利关系”。

为寻到热河的边界,她一步步迈入长河、沉入水底,收敛起后肢和爪子,摆动起厚实的长尾,如同入水的巨蜥般畅快游动,速度极快地逆水而行。

不知是吃了沧龙起的作用,还是体内的部分基因被彻底激活,随着下水次数的增加、活动量的变大,阿萨思的水性已经和沧龙有得一拼。

水下的灵活性、咬合力、敏捷度……她似乎变成了第二头沧龙,把水下掠食者的恐怖统治带进了亚马逊。

河水浸透了她的皮肤,瞬间,她的双眼覆上一层透明的角膜,让她能像鱼一样在水下视物。

无论光线折射,不论明暗变化,她都能看清每一根水草每一条鱼,以及伏在水底休息的巨物,比如鳄鱼或蟒。

只是,十几米的巨蟒吃多了,她对六七米的“小蛇”提不起兴趣。她从它们头顶一晃而过,独留这些小蛇惊慌仰头,再飞速地离开这块地方。

走水道确实快,她只用了半天就“走”完了一天的路程。但水道中的巨蟒也实在多,她捕食了一条又来一条,她宰完两条又来两条。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冲她来?难道她闻上去像蛇吗?

不对,它们不是冲她来,而是……

阿萨思注意到,接近热河一带的水域中,大部分动物都被巨蟒吃空了。

它们没有食物来源,又不愿在繁殖期离开蛇球、散去四处觅食,自然而然地,它们将觅食对象换成了同类,这样不仅减少了竞争对手,还填饱了肚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巨蟒吃巨蟒,也是大的挑小的下手,小的挑残骸下手。就像现在,她将吃剩的蛇尸扔进河道,它立马被另一条拖了下去。

之后,她将另两条惨死的巨蟒挂上了树,再做好伪装,调节体温隐没于林间,避开巨蟒热成像的搜索,等着“大鱼”一条条上钩。

没多久,水里的巨蟒爬上岸,朝一个方向游去。而林间挂下一条黑蟒吞食了树上的食物,歇了半天后也向同一个方向游去。

阿萨思明白,那里应该就是蛇球的位置了。

只是,她为何闻不到浓重的蛇腥味?是被什么遮掩了吗?

她谨慎地跟了上去,淌过沼泽、迈过水池、跨过窟窿,沿途踩过数个蛇窝,咬断几条不识相的巨蟒,而后进入了一片“谷底”,这在之前应该是个湖泊。

对,她确定这里是一个湖泊!它有水流经,聚水成湖,处于热河与冷流之间,汇出温度较高的“温水”,孕育着独有的生态。

湖泊不深,但养活了大量物种。可现在,它不复之前的面貌,变得泥泞不堪、浑浊无比,里头翻滚着二十几条粗壮的巨蟒,它们盘缠一处凝成一个巨大的蛇球,紧紧纠缠着最中心的一条蟒,把它遮得分毫不见。

而在它们翻腾扭动之间,阿萨思闻到了一阵奇异的花香。它像是多种草药混合的产物,醇厚独特,一下子遮掩了巨蟒的腥臭。

她定睛看去,就见泥潭里有不少沾满泥土的花。

它们碎得到处都是,又被脏污裹缚,看不出原来的模样,然而透过褐色的泥淖,隐约可见一点血红。

血红色……

她像是受到蛊惑般伸出爪子,从湖边勾住一条花藤,猛地往上一提就见泥点滚落,花朵露出艳丽的一瓣,空气中的药香愈发浓郁。

这显然是血兰花无疑!

阿萨思明了,这花跟蛇一样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想必越接近热河的地带,它会长得越多吧?闻着挺香,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嗯,肯定能吃,没道理巨蟒能吃的东西她吃不了,她的消化能力比巨蟒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