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科学官在开荒(471)
迈克、白殊麟和晚红站在中控台前,专注极了。
“船长好啊!”瑾辰笑着打了个招呼。
迈克扭头望来,摸了摸自己的船长标志的帽子,大笑着说:“别,您可别这么叫。”
“瑾辰姐姐又没说错,您现在就是‘破浪号’的船长啊。”晚红腼腆笑着说,看起来很是阳光可爱。
一片其乐融融之中,瑾辰看向系着安全带坐在舱尾的穆子逸。
“走吧,穆子,我们去轮机舱看看。”
其实瑾辰在断渊星的这近三个月很少出海,穆子逸也很少出海。
所以他们到处走走看看还有些新奇。
不过,这样的新奇很快就耗尽了。
穆子逸开始和瑾辰唠叨起无聊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机甲直接飞过去呢?”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不确定距离,那就得一路探过去。而且,海船获取海面下信息比较方便。还有,你不想破除无人能从马里亚纳海沟回去的‘魔咒’吗?”
穆子逸这下好似就有动力了,他还挺喜欢挑战不可能的。
断渊星的海景其实很不错,并不比南海星差。
有瑾辰在,白天带着他们看云识天气,晚上带着他们吹风看海兽,原本单调枯燥的航行也有趣了一些。
这次出海人多,可以两班倒值班工作。大家便不至于被漫长的颠簸耗尽体力。
加上漆雕玹、迈克和向前凭着精湛厨艺每天变着法子烹调的各种异国风味,也能抚慰每个人挑剔的胃。
船长迈克说海员们一出海就是以月计算,所以海员们大多啥都会,漆雕玹厨艺也不错他真的挺惊讶的。
其实不要说迈克,瑾辰自己也一直挺疑惑,漆雕玹这样的大少爷,为什么会做饭呢?
一路顺风,很是平静。
直到航行的第十天,他们总算感受到马里亚纳海沟诅咒的威力了。
照船长迈克说起来,他们现在跨越了马里亚纳海沟区域的边界线了。天色骤变,前一刻还是和煦阳光,这一秒就变成了阴沉乌云。
好像真的就有这么一条边界线一样分明。
船只也变得颠簸了起来,瑾辰向外望去,海浪确实也一下子汹涌了许多。
“我们,继续前进吗?”
迈克话语刚毕,外头一道闪电劈过,暴雨应声而下。
瑾辰明白他的意思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不过,瑾辰环视一圈,大家的眼神都十分坚定。
“继续前进。”
再怎么样恶劣的环境,都不能阻止他们拨开迷雾的决心。
要从这浩瀚汪洋寻找那一个小小的源头,是多么困难。但是,如果连这一步都不敢迈出,那他们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或许这真的就是边界呢?像太空边境线一样的边界。原始射线必然是某人控制发射的,那既然有这么个人,一定也会试图掩盖他的存在,阻拦他们发现他。
他们突破了边界,那他,是不是也会有所行动呢?
瑾辰盯着手中的工作光屏,密切关注宇宙射线信号探测仪反馈的数据,试图从那高高低低的频谱中看出某些端倪。
她有预感,他会露出马脚的。
作者有话说:
地球上的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Marianas Trench),位于西太平洋底部,菲律宾东北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名为查林杰海渊可达11034米,要知道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只有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数据)。
海沟深处一片漆黑,阳光无法照射到,环境恶劣,是极为神秘的海域。不过近年来,多国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深潜器深潜,也是检验深潜器能力的一种“终极测试”了。至2020年底,我国“奋斗号”载人深潜器21次载27人深入马里亚纳海沟,创了世界纪录。
223、黑影
在宽阔无垠、缺少辅助判别的对照物的海洋中, 光凭眼睛进行目测是很容易出错的。
譬如此刻船头前方的海浪看起来不过是突起了一小块,但奔到这边,那就是足以将整个船头高高举起、令视野中只剩下满布灰沉沉的乌云的天空的程度了。
船长迈克说遇到这种大风大浪情况的最核心要义就是, 顺从。在顺应风浪、借其势的基础上,找准时机,进行见缝插针的突破。
需要耐心, 很耐心。
又一个浪头从右舷扑来, 白花花的浪整个碎在了甲板上, 稀里哗啦流淌漫延了一地,豆大的雨珠砸在其中,再也分不清彼此。
就是此刻!迈克大声发出指令——
“左满舵!船速升到十五节!”
“破浪号”一个急转弯, 舰桥众人的身体都不由向左/倾斜。船身亦非常倾斜, 瑾辰透过左侧的舷窗甚至能看见下方盘旋的巨浪之中赫然有个黝黑可怖的巨大漩涡,如同黑洞, 可吞噬万物, 而他们,也在慢慢坠入其中。
“右满舵!船速升到三十节!”
白殊麟操着手下的舵盘飞快旋转, 暴雨和浪涛的咆哮声中,瑾辰听见这艘船也发出了“吱呀吱呀”的令人牙酸的声响。
“破浪号”提速非常快,整艘船便摆脱了漩涡的支配范围,瑾辰觉得这就像控制着星舰挣脱黑洞的引力一般。
真险。
“破浪号”继续前行,风浪终于稍微平静一些,给了海员们喘息的时间。
穆子逸怕方才大浪之中骤然加速对引擎轮机造成影响,他要求下轮机舱一趟。
瑾辰还记得转向时船身发出的“吱呀”声响, 她也不太放心, 便和穆子逸一起去了轮机舱。
穆子逸的毕生梦想原本只是成为一个闻名联邦的机甲工程师, 机甲以外的其他机械他根本不屑一顾, 连他家厂子的智能机械人、机械臂,他都不那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