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科学官在开荒(64)
蚍蜉怎能撼树。
可能她什么都不知道,才能开心地过完这一生吧。只有她所在的那个才是美好的有希望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早已腐烂了。
“喂,你今天不够积极啊。”邵康爬下一个平台,来到总操纵台前。
“没有,因为你太积极了。”瑾辰回神,掩饰地笑笑。
“好,让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刻!”邵康兴致非常高昂。
“这种话真不像是你说得出的。”瑾辰小声吐槽。
“怎么?有问题吗?你看,我就说你今天不够积极。一点都不激动!”邵康斜了瑾辰一眼。
“邵老师,这都凌晨一点了,我可不敢激动,免得又低血糖。”
“慌什么,今天各色小食都给你配齐了。”
还真是,瑾辰回头看了眼电梯门边上的小餐车,咖啡到蛋糕,应有尽有。
瑾辰甩了甩,清空杂念,专注于最后的各色粒子与暗物质合成这步。
“你注意着点能源压缩,别再停电了。”邵康嘱咐道。
瑾辰看着邵康那恨不得眼睛都不眨整个粘在总操控台上的样子,知道他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参数的变化,停电这种小事,自然就丢给瑾辰了。
瑾辰应了,任劳任怨蹲在他们新研制安装的核能中继能源压缩泵装置附近,盯着光屏上的各种参数走势。
能源压缩这么好用的东西,是不是也能用在星舰上呢?机甲是不是也可以呢?
瑾辰正在各种发散思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然后终于听到邵康毫无形象地欢呼。
“啊啊啊啊啊!成功啦啦啦啦啦!”
眉飞色舞的样子,这才有点人味儿。瑾辰笑笑。
“怎么样,邵研究员,是不是又能写几篇论文了?”
“你还真别说,虽然我是搞理论物理的,那,有了这实体,才能搞得更好啊。”
“对对对,您说的对。”
“哎,不然永远是猜想,怎么来验证嘛。”
“对对对。好了,都两点了,吃点东西吧。”
两人站在餐车边。
邵康抿了一口黑咖啡,说:“你记不记得爷爷曾经猜想过宇宙射线的原始结构?”
“记得。”就是那个“中间传播者”假说嘛,就是宇宙射线是经黄矮星转播放大后的信号。
“我觉得有了这个合成的宇宙射线,我可以再来验证一下。”
“好啊,你加油!”
“然后我们应该可以研制一个更精准的宇宙射线的探测器了。”
“嗯,是这样的。”
“你还能待多久?”
“嗯……到五月底,那就是五十天。”
“有点短,那我们,努努力吧。”邵康认真地看着瑾辰。
瑾辰认真地点点头。
又是埋头通了个宵,邵康让瑾辰睡一会儿,瑾辰不想睡,她想让自己保持繁忙的状态。这几天她入睡没有那么容易了,闭上眼就是那双浅金色的眸子。
睡不着,那就学习呗。
告别开着几个光屏分析着数据的邵康,瑾辰坐电梯来到五楼的那个三层楼高的研发实验室。
“瑾辰你来了!哎?有点黑眼圈嘛,又通宵了?”穆子逸欢快地奔来。
“嗯,在做实验。”瑾辰还是一样的回话。
“你这样子,像是几天都没睡了,之前也没见你还有黑眼圈嘛。”穆子逸不依不饶念叨。
这小子忽然又观察能力这么强了?
“熬了几天夜。行了,别说我了,今天终于要上手了吗?”瑾辰转移话题。
天知道,她们上了大半年的理论课啊,这都最后一个半月了,终于能上手了吗?
“其实,也就你才刚能上手,我们天天都能上手……”穆子逸弱弱说。
可不是,你们本来就是机甲研发部的,天天下午就在这实验室里捣鼓。
“机会难得,快来吧!大师!”穆子逸吧哒吧哒跑进实验室,对瑾辰招招手。
瑾辰走进实验室,抬头望向这挂着立着的各个正在研制的最新代机甲,不由心生震撼。
“瑾辰小同学!”
“啊,邵总工!您好!”
“来,今天你和穆子逸一组,这是你们的流程单,快开始工作吧!”
“好!”
瑾辰接过全息实体化的流程单,和穆子逸一起看着。
“机甲型号:无灭……我知道!这是个原型机甲,在这儿,快来!”穆子逸带着瑾辰来到某个角落。
瑾辰看到这是一个形容瘦削的机甲,流线光滑,形体优美,通体漆黑,但是有一层斑斓的微光,看起来像是轻骑机甲,不过,瑾辰查看着机甲前的光屏,这是个综合类型的中间态机甲?哦,新型的合金材料骨架强度高又特别轻,装载大量的轻型武器,但是因为有高强度的装载稳定系统,也可以安装大功率的重型武器。
“这是一款最新代的中间态机甲,兼顾轻骑的轻盈机动和重装的武器火力。”穆子逸给瑾辰介绍。
“我看性能很强啊,”瑾辰打开各种机动和实弹测试的视频,“应该是中间态机甲的最强实力了,为什么不能大量投产?”
“哦……这个,这不就是我们流程单的内容嘛,装模块,测试,换模块,测试……”
瑾辰知道,流程单确实是这样,让她们改装使用各种能源模块和中控模块。但是说实话,这两个最重要的模块,其实是最初设计的时候就确认的,现在再换来换去也挺奇怪。
“可能就是因为性能太好了,所以就算用了最高效的那个核动力能源核心,也只够驱动半个小时动力。”
哦,原来是能源跟不上……“那中控模块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