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101)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每日为了活命遭的罪已经够多了,真的没必要为了省劲儿,跟自己的鼻子过不去。

老爷子一想也是:“那就按你说的办。”

“明日我随你一起去地里选址,只要不是风雪太大的时候,挖个你说的那种深坑也不会是太难的事儿。”

桑枝夏笑着说好,起身出去端着一碗颜色有些黑乎乎的汤走了进来。

“这是什么?”

“是晒干的蒲公英熬的汤。”

桑枝夏把冒着热气的汤碗放在老爷子手边,解释说:“祖父最近眼角赤红嘴皮干涩,瞧着大约是内火过重的缘故,蒲公英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您每日喝些这个说不定能好受些。”

“只是这汤水涩口得很,祖父要是喝不惯的话,我再去拿些糖浆来配配。”

该说不说,除了一开始老爷子还在死胡同里出不来,对家中万事坐视不管的那段时间,其余时候有了老爷子撑着,她和徐璈的日子好过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杂念,她都发自内心地希望老爷子能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靠山一定得护好了。

“不用。”

老爷子看着碗边冒出的热气说:“是你有心了。”

“折腾一日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桑枝夏从善如流的关门而出,老爷子端起碗将苦涩的汤水一饮而尽,阖眼的瞬间遮住了眼底翻涌的万千复杂。

这样就很好。

能持续得住的话,徐家就不会真的倒下……

也许是桑枝夏睡前的祈祷起了效,接下来的几日再无风雪落下,是难得的晴好天儿。

西北因地位置的特殊,气候也很独特。

头顶之上烈日高挂,落下来的日光却只刺眼无暖意,地上堆得厚厚的积雪也半点不见化开的迹象。

不过晴着总比阴天强,起码出门的时候,不会被冷冷的风雪狠狠地往脸上抽嘴巴子。

桑枝夏抓着锄头和铲子圈定出来的位置挖坑刨土,正分神琢磨徐璈在山里的情形如何:“大嫂!”

裹得活像个棉球的徐明阳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大嫂家里有人找你来了!”

“找我?”

桑枝夏错愕抬头:“谁找我?”

第73章 徐璈从来没跟她提起过

徐明阳捂着被冷风吹得发红的小耳朵摇头:“不知道。”

“我娘和大伯母说让我来叫你回去,那人好像说自己是从京都来的。”

京都?

桑枝夏舌尖咂摸过这个代表着很多不愉快的地名,还未作答就听到老爷子说:“既是有人来寻,你就回去看看。”

“去吧。”

桑枝夏牵着徐明阳赶到家门口,进门看到的就是等在屋檐下的人。

她一眼就认出了这人身上的打扮。

驿使。

她心头一跳,生怕这人脱口说出自己上次去驿站往京都送银子的事儿,谁知此人看着她就说:“你是桑枝夏?”

桑枝夏蜷着指尖点头:“对。”

“哎呦,可算是找到你了。”

那人喘着气说:“本该是前几日就到的,可路上积雪太厚愣是耽搁了几天,这是你家人从京都给你送来的东西,你拿单子对一下。”

他说话的时候把地上的箱子往前挪了一截,从他额角暴起的青筋和吃力的喘气声来看,箱子里装着的东西是真的很沉。

桑枝夏有些茫然地接过递来的信封,拆开一看发现上头整整齐齐列下来的是一张清单。

穿的衣裳鞋袜,常用的伤药,甚至还有一些肉干和不易腐坏的吃食。

清单下还叠着一张透出了墨色字迹的信纸。

信纸的第一句写的就是:吾女望安……

桑枝夏一目十行的扫下去眼角无声变红,眼泪要失控砸出时,被一只小手勾住了手指。

“不哭。”

徐明阳长了些肉的小脸上写满了担心,用力地抓着桑枝夏的手说:“大嫂不哭,我会保护你的!”

桑枝夏尴尬地用手背擦去泪痕,哑声说:“是我失态了。”

她摸了摸徐明阳的脑袋,匆匆将信纸折好收好,竭力保持着平静说:“我娘可还说别的了?”

“倒也没说什么,只说让你在此不必担心,家中一切都好。”

驿侍擦了擦头上的汗说:“你要是核对无误,那我就先走了。”

“好,多谢。”

桑枝夏亲自把人送到门口,等人走远了才折回去蹲了下去。

箱子很大,她两只手都合抱不过来,当然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抬起来。

徐明阳试着想帮忙无果,发愁地趴在箱子上哼哼:“搬不动呀。”

“大哥要是在家就好了。”

在他的心里,大哥和自家哥哥就是无所不能的。

大哥在的话,这样的箱子一次起码能搬起来俩!

桑枝夏被他的话逗笑,想了想索性去叫人帮忙。

跟上次不一样,这回见了她娘家有人送东西来,许文秀等人都避在了屋子里没出来,显然是不想多看以免惹得她多心。

可她除了怀里发热的信封外,这次倒也没什么想背着人的秘密。

许文秀和徐三婶被她叫出来,几人合力把沉甸甸的箱子搬进西棚,见她作势要打开,她们转身就要走。

“婆婆,三婶你们等等。”

桑枝夏吃力地把上了封条的箱子打开,坐在徐明阳抱来的小凳子上说:“我娘这回送来的东西不少,也有弟弟妹妹的份儿,你们正好一起拿回去吧。”

许文秀诧异一顿,紧接着就看到桑枝夏不断从箱子里往外翻东西。

做得不算精致但足够厚实的小棉鞋,甚至还有几件灰鼠皮缝的小皮帽子,护手小袄一应俱全,大大小小的都有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