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1077)
哪怕时隔多年已过,犯下过大错的人,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薛先生怕吵醒了徐璈,说话的声音一直都放得很低很低,等全都安排好暮色已降,走出去时正好撞见了来送晚饭的桑枝夏和几个孩子。
这活儿本不该是桑枝夏来办的。
可不管是江遇白还是徐璈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送来的总会被原封不动送出去,文相左思右想怕殿内的人熬不住,索性亲自去寻了桑枝夏来帮忙。
毕竟不管是徐璈还是江遇白,在桑枝夏的面前总会下意识收敛几分锋芒。
劝食这事儿,除了她还真是谁都做不好。
民间有说法,有孕的人该自觉离灵堂等地远些,免得冲撞了不吉利。
文相为此老大不好意思,觉得是自己牵累了桑枝夏,还特意抽空登门去给她赔不是。
然而桑枝夏完全不在意这个。
生死自有定数,不信命数没关系,但人只有一条命总归是事实。
老王爷在身前待他们一家极好,死后更是费心给他们一家抬举出了无人可比的尊荣,能带着孩子到灵前给老王爷磕几个头,桑枝夏发自内心地觉得不错。
孩子们对此也很积极。
在王城的几年不单是糯糯和元宝得了宠爱,连带着家中的半大孩子也都得了不少庇护。
故而每次来的时候,太小的娃娃可能还不懂什么是生死,但入了灵堂总是会很乖。
薛先生站着等给自己行礼的孩子站直,等桑枝夏要进去的时候突然说:“桑东家。”
“嗯?”
薛先生迟疑地看了一眼殿内,压低了声音说:“桑家那边昨日来了人,说是想寻将军被我拦住了,现在……”
“那边的人都被困在府邸中,过了明日大约就要有个处置的章程了,东家对此心中可有想法?”
第853章 断其七寸,而不伤己身
薛先生说这话绝对不是为了给桑枝夏施压,也不是想以长者的身份跟桑枝夏灌输什么父母无罪的论。
他单纯就是想问问桑枝夏的意见,看有关桑家人的处置上怎么样才能让她更为解气。
俗话说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桑枝夏心里的结还需她自己来解。
他们非常乐意在此事上助一把力。
桑枝夏神色并无多的波动,倒是桑延佑先变幻了脸色。
注意到他的表情,桑枝夏没忍住勾唇:“怎么,你有话想说?”
“姐姐……”
桑延佑一脸憋火的郁闷,反复咬住下唇小声说:“那边府里我去过几次,咱爹在床上瘫着话都说不利索,我倒也听不清他到底是在骂什么。可旁人的语气好赖我听得分明,说出来的没一句是中听的。”
什么孝道为大?
什么生养之恩大过天?
全都是废话连篇的狗屁。
那高高在上的嫡母和一群除了坏心眼的所谓手足姐妹是什么东西?
他们凭什么一直都这么高傲?
徐明阳是陪着桑延佑去过的,忍了忍实在是没忍住,摸着鼻子嘀咕:“大嫂,那边的人说话确实是难听。”
“就那个桑夫人,她也不看看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抖落着嫡母的名头质问我们为何不跪,我们凭什么要跪她?”
桑枝夏眸色微闪。
徐明阳说得有些愤愤:“而且那人还说小王爷纯孝,必定不会容忍弃离母家不仁不义的人在朝为官,朝中言官也绝不会视而不见。”
换言之,按照大众的逻辑,桑家此番出了个徐家少夫人,那就不可能会倒。
就算是势不如从前,但徐璈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官声和名誉,也不可能会让谁由着性子来。
占据母家的名头,人家有恃无恐。
桑枝夏之前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儿,看到两小个脸上的郁结不由得低声笑了。
“就这至于恼成这样?”
桑延佑咬牙说:“姐姐,我就是想不通,凭什么啊?”
“当然什么都凭借不了。”
“不过他们要是以为你姐夫在乎官声,我在乎对外的名声好赖的话,那就是当真想错了。”
桑枝夏掸了掸指尖好笑道:“我在乎那玩意儿作甚?”
薛先生安静听着也不插言,直到此刻才轻声说:“如此说来,是有想法了?”
桑枝夏:“也不是什么好念头,不过凑合着把这些人打发了也行。”
“我和延佑是早已出了族谱的人,早已算不得那一家的了,只是小王爷恩德浩荡,大约也不忍多添杀戮,既如此……”
“不如除了现在住着的家宅,就查抄全部家产小惩大戒吧。”
薛先生本来想说只查抄家产是不是过于仁慈了,可转念一想面上当即多了几分戏谑。
桑氏一族人多势众,子孙繁盛,而且一直都没分家。
单是桑家府邸中就住了数百人,这些人可全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哪儿过得了拮据的日子?
现在这些人都宛如惊弓之鸟,全部的视线都眼巴巴地黏糊在桑枝夏的身上,企求从此获得一条生路,为此多仰仗着嫡系一脉,多有吹捧讨好之意。
可一旦这个希望破灭了呢?
只守着一个被搜刮空了的宅子,这么多人不需任何人动手,这个一度起落的大家族就会从内里彻底分崩离析。
内斗就能耗死很多贪心不足的人。
而把宅子留下,还允许这些人继续住着,这在外人看来无异于是托了徐璈的脸面和桑枝夏的光。
对外的面子有了,对内的家底抄了。
断其七寸,而不伤己身。
如此很好。
薛先生了然道:“我前几日还和小王爷说呢,对于之前有过错但不至于损伤性命的人,其实可以通过交纳罚银来保命,想来对这些人也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