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1097)
老臣的护君之心无可厚非,也是忠骨铮铮令人叹服。
但皇上是一定要独当一面的。
在老臣垂垂老矣之际,帝王必须拿出自己绝对独立强硬的姿态,这是江遇白的必经之路。
相爷若有所思地抿紧了唇,等桌上的热茶逐渐失去温度,入口已带涩味。
相爷端起茶一饮而尽,咂摸着舌尖残余的涩,站起来郑重其事地朝着老爷子俯身一拜:“多谢指点,晚辈知晓了。”
老爷子笑笑示意他坐下,谁知相爷坐下又立马把话题往回兜:“那徐明辉拜我门下的事儿,您是同意了?”
老爷子好笑道:“我是真的年纪大了,也不多管小辈们的事儿。”
“相爷既是有意,不妨等恩科放榜之后,跟那孩子谈谈?”
有没有师徒的情分,要准备当师徒的人自己谈了才知道。
徐明辉自己愿意,这事儿就能成。
相爷尽管没当场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想想尤合自己心意的徐明辉还是满意地笑了。
“既如此,我另找那小子谈。”
“另外我还想请您指点件事儿,您看方便与否?”
相爷压低了声音和老爷子说话,不远处的江遇白见了撇撇嘴,突然对着徐璈说:“我立后你要送礼吗?”
相爷今天眼巴巴跟着来,为的就是拜见老爷子,想从老爷子的口中得到关于立后纳妃的建议。
立后纳妃不是家事儿,也不是江遇白一人的私事儿。
无关儿女情长,无关情深义重。
这是需要多方衡量权衡利弊后,为稳定朝局做出的谨慎决定,每一步都要谨慎仔细。
徐璈看着刚烤好的肉再一次被江遇白眼疾手快地夺走,绷紧了下颌冷冷地说:“皇上大婚,微臣自然是要贺礼以表的。”
江遇白又要伸筷子,徐璈忍无可忍:“但皇上,刚烤好的肉不算贺礼!”
第870章 这人怎么还抢太监的活儿?!
人多的地方不管吃什么,哪怕只是一块儿烤得焦黑的鹿肉,被争抢起来的时候也显得弥足珍贵。
反正就是有多少好像都不如抢着吃的香,不用人伺候直接开餐,不断伸出去的筷子也在烤肉架子上有来有回的打仗。
文相上了年纪后一般只吃七分饱,今日难得受氛围影响吃得撑了个肚圆,端着一杯消食的茶小口小口地喝着。
眼里有对自己的怅然,也有看着新竹破土的欣慰。
特赦的恩科大考后,第一批被筛选出来的人会成为注入朝廷的新鲜血液,有才之士也会逐步被选拔出来,逐步走上肱股之路。
每一个青涩不稳重的年轻人,都会是不可或缺的栋梁。
他是真的很期待能看到残破已久的万里河山重新迸发出生机的模样。
文相还对徐三叔他们正在做的事儿也很感兴趣。
“这想法好啊。”
文相看着桑枝夏赞不绝口地说:“能想到万民之便,与民方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胸怀,很是难得。”
桑枝夏被夸得有些尴尬,解释道:“我其实就是搭把手出个主意,具体要怎么做,还得看祖父和三叔下力气呢。”
毕竟她只是论和实践可以并行。
但若说起编书做传,文绉绉的就算是换成了大白话,她自己看着都费劲儿,写是绝对写不了一点儿。
文相还是忍不住夸,等听完了大概,更是积极出主意:“倒也不是我想挪几个人进来抢夺如此大功,只是俗话说得好人多势大,多一份儿力办起事儿来也更利索。”
“这到底是于万民有利的好事儿,早一日推广出去,获利的百姓也就越早一日能吃得更饱些,耽搁不得。”
“要不我选几个合适的人出来,给你们打下手?”
仿佛是怕徐三叔不乐意,小老头儿赶紧强调:“只是打下手,并不在传上留名。”
“而且一切必须按照你们的意思来办,主要就是配合你们早日把编纂的活儿做好,也好早些分发出去。”
徐三叔听完就乐了。
“名儿不名儿的都不打紧,我做这些本来为的也不是图名。”
“不过相爷这话倒是提醒我了,您看若是方便的话,不如在工部拨几个绘图好的帮帮忙?”
其实徐明辉就算是不再三强调,他也知道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
他们在农场中陆续改良尝试过很多种农耕器具,使用下来效率的确是比大多数的高出许多。
倘若人手足够的话,徐三叔也想两处并行。
文相抚掌笑道:“这有何难?”
“我之前就听皇上说过,徐家三爷从前在工部任职,做得也很好,如今再说起工部的事儿,那还不是信手拈来的?”
“皇上觉得呢?”
江遇白放着自己面前的一堆不吃,一抬手稳准狠地夺走徐明阳捧来解腻用的果子,咬了一口笑道:“好办。”
“三爷只管把该怎么做的流程想好,等大考过了就可拨人。”
徐三叔闻言大喜,连忙站起来跪下谢恩。
江遇白习以为常地抬手叫起,注意到文相脸上流露出的满意之色,站起来轻轻地说:“看样子我的皇后人选,应当是定得差不多了。”
他很羡慕父母对彼此的情深不悔,也发自内心地觉得徐璈和桑枝夏的共患难同进退也是人间美事儿。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些东西他有不起。
徐璈转了转手中的果子没接话,江遇白自顾自地笑了:“不过也不要紧。”
“毕竟万花丛中过的福气你小子这辈子都有不起,也合该是要让我得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