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214)
徐三叔听了很是骄傲:“那是!”
“这是夏丫头特意琢磨出来的好玩意儿,还能有不好的?”
说完抓着一把泥站了起来,难掩兴奋地说:“有了这个撒种就省事儿多了,我回去再多做几个,免得跟不上你们这边的进度!”
沉浸其中的徐三叔拔腿跑得飞快,徐璈见了摇头笑笑没再多说。
春风渐大,村里人都埋头地里忙了起来。
徐家也不例外。
春时贵,错过不可追。
徐家开荒加上买下的地前后将近二百亩,侍弄这么多耕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所以家中还特意花钱请了不少地里的好手来帮忙,忙起来半月都没见歇。
桑枝夏也忙。
她忙的事儿别人还都帮不上忙。
桑枝夏多方打听找到了去年有野稻子的地方寻觅数日,终于在枯草烂叶的河滩地里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她不放心假手于人,自己小心翼翼地刨泥找野稻子在土里遗留下的种子,又把一个个干瘪发黑却冒出了白芽的种子收集起来,请神似的一路无比慎重地捧回了她的试验田,埋头又扎了进去。
那片被她特意划分出来的试验田是宝贝疙瘩,除了徐璈偶尔会被允许进去帮忙,其余谁来了都不能往里去,谁不小心碰着一丁点儿,桑枝夏都能心疼得直喘气。
条件无法充足的情况下,她的实验进度实在是太慢了。
没有任何人催,但她自己心急。
众人马不停蹄脚后跟砸好后脑勺的忙活很久,总算是顺利熬过了春耕。
总算是能舒一口气了。
桑枝夏坐在桌边盯着手里的纸写写画画,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阵儿,猝然抬头:“咱家的账上还有银子吗?”
稀里哗啦的造作了这么几个月,还吃得起饭吗?
许文秀低头摆弄手中针线,头也不抬地说:“够使。”
“我跟你三婶之前做的那个屏风得了十两的工钱,你二婶厉害一人就赚了二十两,还有明辉和你二叔托人送回来了三十两,这些日子的银子是足的。”
而且这些日子花的银子,也根本不是从账上走的,那些都是老爷子自己出的银子。
许文秀想到老爷子之前的叮嘱没细说,顿了顿解释道:“总之地里的开销怎么都是够的,你只管按你想的做就行。”
桑枝夏闻言放心不少,低头继续琢磨手里的东西。
老爷子看了一眼,发现她现在的字比之前好了很多,满意地点了点头。
地里家里的大小事儿多,杂务缠身。
可他之前布置下的任务桑枝夏半点没耽搁,每日再忙都会抽空做了,不敷衍不糊弄不找借口,之前一手不入眼的狗爬字现在也初有风骨,长进不小。
老爷子偏爱桑枝夏的踏实,正想夸两句让她歇一歇,谁知还没开口就先猛地咳了几声。
桑枝夏闻声赶紧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跑着去倒了杯水。
她双手把水杯递给老爷子,注意到他有些灰白的脸色,忍不住皱眉:“祖父,要不咱还是请个大夫瞧瞧吧?”
第161章 祖父,求求您了
自半月前老爷子就开始咳嗽,除此外也没别的症候,只是细细碎碎的干咳。
桑枝夏莫名觉得心里不踏实,老爷子听了只是摆手。
“一点儿小毛病,大约是换季的缘故,哪儿就这么大惊小怪的了?”
桑枝夏还想劝什么。
老爷子喝了一口水淡淡地说:“大夫来了也差不多是这套说辞,最后就是熬些苦药汁子一日三顿地灌,原本没事儿都要灌出点儿毛病。”
桑枝夏欲言又止地张了张嘴。
这些日子也不是没人劝过,可老爷子主意正得很,说不折腾就不许折腾。
拖了这么些时日,咳嗽不见好,谁多劝了老爷子还跟谁瞪眼。
她沉默着见老爷子把水喝完了,又去倒了一杯,这回还特意加了点儿蜂蜜。
“这是吴嫂子前几日给咱家送来的蜂蜜,润嗓止咳的,祖父您往后就喝这个吧,喝完了就再去找。”
老爷子闻着水杯中传出的点点甜气撑不住笑了。
“还去割蜜?”
“咱家明阳明煦脸上的肿消下去了么?这就盼着去割下一回了?”
说起割蜜徐家真的闹了不少的笑话。
年入六月,荒凉了一个冬日的西北大地重新焕发了生机,不说草长莺飞万物复苏,起码放眼望去能看得到的也都是嫩嫩的青绿。
这种时节,山里是能找着蜜的。
今年好巧不巧,村头的大树上就挂了一个目测十几斤重的大蜂窝。
去年采集的糖浆还有很多,今年入了冬也能接着采,徐家是当真不缺那一口甜的,对此兴趣也不大。
可别人家不一样。
吴长贵从去年就盯着那个大蜂窝,只等着天暖和了去割些蜜糖回家给媳妇儿孩子甜甜嘴,今年眼瞅着时候差不多了,他也收拾收拾叫上人去了。
这本该是跟徐家人没关系的。
可抵不过几小只喜欢凑热闹。
人家把蜜割了,徐明阳带着一起去看热闹的徐明煦被蛰了……
他家虽是没去帮忙,可吴嫂子心疼两个小家伙看热闹遭了无妄之灾,特特送了一小罐蜂蜜过来给他们解馋。
想到前几日眼都睁不开的两个小猪头,桑枝夏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祖父您可别提了,没见这几日那俩小的都躲在屋子里,门都不出么?”
人小也是很要面子的。
被笑话了就进屋打地洞去了,只怕还要躲好些日子呢。
老爷子想想也是好笑得很,可没笑几声又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