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262)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找我进货的时候,说什么可都不顶用!”

桑枝夏得了想要的东西美滋滋的,忙不迭地点头说好,还一连声地保证进货绝不乱压价。

只说不乱压,坚决不说不压。

徐明辉和陈菁安也跟着进了绣庄,到了地方才发现,桑枝夏和徐二婶一人忙一处,他们根本找不到插手帮忙的地方,索性就都靠在边上帮着账。

等台面上的账都了个差不离,徐二婶郑重其事地拿出从家中带来的银票,与刘家夫妇一通去官府过契。

落契的时候,徐二婶做主上头写的是老爷子的名字。

她把契约仔细叠齐收好,低声说:“虽是说好了绣庄交给我来经营,可银子是从公中出的,那应是徐家所有人都有份儿的东西,不能写我的名字。”

以后不管绣庄的生意好与不好,能赚多少进账或是赔了本钱,店中所得都要归于公中一处,如何分配当听老爷子的吩咐。

在村里开的酿酒坊虽是在徐三叔的手中打点,落的契也是这么安排的。

徐明辉和桑枝夏都没觉得哪儿不对,反倒是一路陪同的陈菁安眼里滑过了一抹意外。

遭逢一场大难,徐家变了的好像不仅仅是徐璈和徐明辉这些人。

如今的徐家,跟从前是真的不太一样了。

事情办妥了,几人心中大石得以落地。

绣庄前头是铺子,后头紧挨着一个小院,还有两处不大的厢房。

刘家夫妇就带着孩子住在后头,说好了五日后从店里搬走,到时候徐二婶就可以来全部接手。

大事办妥徐二婶不见半点放松,甚至还更心急了。

要不是顾忌桑枝夏吃着药必得按时吃饭,她甚至想当场拔腿就往家走。

陈菁安吩咐下的饭桌上,徐二婶食不知味还在跟桑枝夏说:“夏夏,你刚才要的那些老客名单可都齐全?”

桑枝夏举着筷子不是很确定:“刘老板倒是给了我一本厚厚的册子,齐不齐我也不知道。”

“不打紧,有了个底子就比没有强。”

徐二婶露出个舒心的笑,顺手捏了下桑枝夏的脸说:“还是你想得周全。”

“要不是你提了,我满心紧绷着都没琢磨起这事儿。”

说起自己擅长的,徐二婶的语速沉稳了许多:“绣庄易主的事儿瞒不住人,咱们也不能瞒,可这些积攒下的老客人脉,能稳住的咱们也要想法子不能丢。”

“早年我尚在闺中时,家中有个管脂粉生意的管事,每当铺子出了新鲜的好玩意儿,就会命底下人按老客的名册,精心准备了一份儿小礼送到每户主人家的手里。”

“一来是让人知道店里有了新鲜玩意儿,二来也是可以借着小恩小惠稳住老客的心,免得客人去了别处,我觉着这个法子咱们也可以用。”

绣庄里不卖胭脂水粉,也不可能一次手笔大到给每个老客一人送一套衣裳,可帕子荷包之类的小物件不难。

只要略花些心思,不起眼的小物件做好了也分外讨喜,这些送出去的小东西说不定就能成大事儿。

桑枝夏听懂了认真点头:“那为了送礼的时候好看些,咱们回去是不是得设计个好看的花笺之类的,最好是顺带在花笺上绘两套衣裳的图?”

徐二婶诧异道:“花笺上绘图?”

第197章 你说我大嫂会是什么反应?

桑枝夏想到前世商场里发出去的各种宣传手册,解释说:“送礼总该有个名目单子吧,咱们可以在单子上做花样嘛。”

“二婶你把准备用来吸引人的衣裳样式大致绘出来,请几个手巧的画师,把那些精巧的衣裳绘成图制成花笺,跟着准备好的小礼一起送出去,收到礼的人看了花笺心动,说不定隔天就来店里了呢?”

时下的大家妇人小姐难得出一次门,也不可能闲着无事就出来溜达逛街,定买衣裳首饰,多是请了相熟的绣娘去府上量身,做好了再送过去。

这样就注定上门的客人不是舍得洒银子的大户,舍得出钱的不见得愿意请不熟的绣娘。

把花笺送上门去就不一样了。

花式新奇精巧,见了总会有为之心动的人。

到时候这生意不就上门了吗?

徐二婶眼底渐渐生亮,若不是手中并无纸笔,这会儿大约就要忍不住铺纸绘图了。

桑枝夏低头扒拉碗里的饭,接着说:“我还跟刘老板要了一些手巧绣娘的住址,绣庄里的活儿指望着二婶肯定不行,等这边打点好了,就去把这些可用的绣娘再招拢过来,单子多了也不怕,能做完。”

陈菁安听着嘴角上翘:“这些都是嫂子自己想到的?”

桑枝夏先是点头,而后失笑道:“也不全是。”

“空口画大饼不是你教我的么?”

至于别的……

她是自己没做过生意,可上辈子手机电视各种广告看了那么多,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桑枝夏努力回想着前世见过的营销策略,各种出人意料的点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蹦。

说到最后,就连陈菁安都蠢蠢欲动想拿纸笔来记一下。

桑枝夏到底是吃不下了,在徐二婶不赞同的目光中剩了一些放下筷子,转着手里的茶杯说:“刚开张的时候可以搞一搞活动嘛,买两件衣裳送一个荷包,买满三件可以多送一张帕子,以此类推。”

“要是一次买不了那么多,或者是暂时没看上喜欢的花样,可以预存啊。”

徐明辉面露古怪:“预存?”

“存衣裳?”

桑枝夏竖起食指摇了摇:“不,是预存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