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286)
猜出他心中疑虑,徐璈淡淡道:“不是此地的人,但路子没错。”
西北城中是找不出这样的豪绅,可有个地方永远缺粮,有多少能吃得下多少,不愁去路。
徐三叔还是谨慎,叮嘱道:“这么大的买卖,你们可不能大意了,万一让人坑了,那可不是三五百两的事儿。”
“三叔放心,我有分寸。”
刚收出来的粮转手便可换成白花花的银子,积贫许久的徐家人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财大气粗的快乐。
许文秀弯着眼乐呵呵地听了半天,说:“那之前说盖房子的事儿,是不是也能尽快办了?”
“是该办了。”
老爷子撩起眼皮看向徐三叔:“你不是说还绘图了么?可想好都请谁来了么?”
“这几日等璈儿和明辉将粮仓中的粮运走,看个合适的日子差不多也能动土了。”
再不动,天儿可就要凉了。
说起盖房子徐三叔没了之前的困顿,拿出自己筹备许久的图哗啦啦的一通讲解。
桑枝夏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地附和几句,可听着听着就忍不住眼皮子打架,不知不觉地朝着徐璈的肩上歪了脑袋。
徐三婶兴奋间想找桑枝夏说几句,侧头一看撑不住笑了起来。
“哎呦,这是困得狠了。”
早先吃饭的时候,徐明阳那几小只就没撑住,捧着饭碗都睡得鼻子冒泡泡。
桑枝夏从秋收的第一日开始一直忙个时不闲,这会儿的确是顶不住了。
徐璈扶住桑枝夏歪下来的脑袋,低低地叫了一声:“枝枝,起来跟我回屋去睡。”
桑枝夏迷迷糊糊地揉眼睛,被徐璈牵起来还不忘说:“三叔,我想要个葡萄架,能栽些果树吗?想在院子里吃果子。”
徐三叔看她眼都睁不开了还跟自己强调,失笑抚掌:“知道了知道了,一定落不下你的果子。”
“徐璈赶紧把人带走!”
徐璈把人带走了,可真放倒在床上了,困得不行的桑枝夏却莫名其妙的又来了几分精神。
她眨巴着眼看徐璈,说:“你和徐明辉找好的买家,是陈年河么?”
第215章 看看你三叔小不小气!
徐璈把她脱下来的鞋拿到边上摆好,好笑道:“怎么猜到的?”
桑枝夏打了个哈欠。
“这还用猜么?”
“除了咱家自己留下的那些,能一次吃得下八万多斤粮,这样的大手笔,除了军中上哪儿去找?”
“不过话说回来,你跟陈年河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么?怎么他现在还愿意买咱家的粮了?你们和解了?”
徐璈坐在床边把手覆在她的眼前,迫使她闭上眼,慢条斯地说:“有仇是不假,和解也不至于,只是他真正的仇人也不能说是我。”
“我只不过是帮着他查清了一些陈年往事,顺带来日还有了共同的利益纠葛,暂时方向一致罢了。”
陈年河手掌西北大营,缺军饷缺米粮,甚至还缺武器利刃。
然而徐家有粮。
多多的粮还代表着可谋的银子,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陈年河会选择跟他合作并不为奇。
尽管合作注定只是暂时的,可目前而言也足够了。
掌心下的睫毛飞快地颤了颤,桑枝夏含糊着说了句那就行,翻过身背对着徐璈睡了。
徐璈确定她睡踏实了,起身去了外头。
关于明日的运粮路线,他还有话跟徐明辉说。
地里的收成结束了,桑枝夏最忙的时候也就过去了。
运粮卖粮的事儿徐璈和徐明辉揽了,盖房子的事儿她帮不上忙,索性就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城里的粮食铺子和接下来的开荒上。
三日去一次县城,粮铺在陈菁安的打下也逐渐像模像样,桑枝夏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边上看着学,尝试着上手经营。
出了粮食铺子,顺带再去绣庄里看看徐二婶,走的时候再拿一点儿东西。
拿的多是徐二婶给她准备的一些小玩意儿。
有时是一双特意多缝了很多层的软千层底鞋,有时是一块帕子一件衣裳,甚至是香袋荷包,大大小小。
徐二婶满脸是笑,把包好的衣裳放在桑枝夏手里:“拿着回去换着穿,年纪轻轻的,总是穿一些颜色深的做什么?一点儿都不鲜亮。”
桑枝夏低头看着鼓鼓的布包,哭笑不得地说:“我穿深色的是因为在地里连泥带水地耐得住脏。”
“二婶,你这绣庄开张还不到一个月呢,这前后都给我做了多少东西了?本钱保得住么?”
徐二婶被逗笑了。
“再保不住本钱,还能亏了你穿的这两身衣裳?”
“要是家里开着这么一个绣庄,结果你们还缺衣少鞋的,那才真是惹人笑话呢。”
桑枝夏之前提出的充值预存给了徐二婶很大的启发,开张前三日,绣庄店里来往的人就不曾断过,头一日便把砸下去的本钱捞了回来,后边的每天账上的银子都是在赚。
徐二婶说:“虽说预存的银子还要做了衣裳送去,可手中有了银子,这铺子就算是盘活了,不愁来日。”
她花了些时间把刘老板之前积攒下的客源联络住了,又精心选了几个手艺好有灵气的绣娘入了店,现在每日都忙着,是当真不缺银子。
桑枝夏听得笑眯眯的,看着精气神远胜从前的徐二婶,往门口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说:“二婶,我听在店里做工的白家娘子说,我二叔这段时间总来?”
徐二叔这人行事实在离奇。
若不是今日听白娘子提了一嘴,桑枝夏险些把这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