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1)
眼看着桑枝夏和老爷子一前一后出了门,徐二婶茫然道:“他们这是要去哪儿?”
“奇了,你不知道的跑来问我?”
老太太阴沉着脸说:“都这种时候了还生不出半点眼力见儿,也不知道到底要你们有什么用!”
徐二婶有心想辩驳几句,可最后也只是忍着不满咬牙。
道她都知道,可老爷子的心思一直是朝着长房偏的,她能怎么办?
她怕惹得老太太再训斥,抓着徐明阳就要进屋。
可老太太却说:“水缸空了,你去担水回来添满。”
徐二婶错愕道:“娘,说好了的我只是……”
“明辉跟着出去了,他撇下的活儿你不做谁做?你难不成是想让我去吗?”
老太太黑着脸训:“有这废话的工夫不如赶紧去干活儿!明阳,去给你娘拿水桶担子!”
徐二婶嘟嘟囔囔地担着水桶出了门,桑枝夏和老爷子也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可以挖泥的地方。
桑枝夏试着用锄头刨了几下,抓起来碾碎后说:“这个可行,只是山脚下潮气有些重,拿回去估计还得摊开了晒一晒。”
老头子看着她用锄头熟练的样子,失神道:“按说你在家也是养尊处优的,从何处学来的这些?”
桑枝夏应付徐璈糊弄出了经验,嗐了一声就说:“祖父您也知道,我是姨娘生的,也不得父亲重视,闲来无事时就只能琢磨这些无用的。”
她说着自嘲一晒,笑道:“不过现在倒都派上用场了,可见也没白琢磨。”
老爷子神色复杂地垂下了眼,微不可闻地说:“阴差阳错,璈儿倒是选对了。”
如果嫁过来的真是她那个娇滴滴的嫡长姐,那今日也就挖不出这捧泥了。
桑枝夏没听清,奇怪道:“祖父?”
嘀嘀咕咕地说什么呢?
第24章 忙着接他媳妇儿去了呗
老爷子闭了闭眼,淡声道:“没什么,照你所说,是要先把这些泥挖了带回去?”
桑枝夏点点头:“火种不可入山中,否则引发山火就很难收场了,所以我打算在后院的空地上烧,一来是方便看着火候省得露宿山中折腾人,二来是能及时熄了火种,也好确保炭块的品相,收捡起来也方便。”
只是这样一来,就必不可少的多了个背泥回去的活儿。
像是怕老爷子嫌辛苦,她果断说:“不过祖父放心,这些背回去的泥都是能重复使的,只要第一次把数凑足了就行。”
老爷子听不出情绪地嗯了一声,见桑枝夏已经在往背篓里装土了,皱眉道:“你少装些。”
桑枝夏误以为他是觉得给他装的,顿了顿说:“我能背得动的。”
这还不赶一袋大米沉呢。
来都来了,何必多跑一趟?
见她一副我能行我可以的直气壮,老爷子无奈道:“你还吃着药呢,别逞强。”
再能干也是个姑娘家。
人人都在喊苦叫累,偏偏眼前这小丫头嘴里蹦不出半句抱怨的话,真要争起来了,也都是为自己不争气的婆婆在争。
老爷子一开始对长子的过失心灰意冷,不满牵累到了长房一家,可生生被徐璈和桑枝夏这副有苦我就闭嘴吃的架势弄得没了脾气。
徐家树倒猢狲散,这俩小的是最像样的了。
他还能挑什么?
他面无表情地把拎来的篮子往桑枝夏的脚边放:“这里头也装些。”
能拎一点儿是一点儿。
桑枝夏好性子地哎了一声,转过头眼里晕开了无声的笑。
徐璈说的果然没错。
这人能处!
她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半点看不出来,装了个差不多就跟老爷子一起返程。
第二次再出来的时候,老爷子把手中的篮子换成了背篓。
见他跟着桑枝夏出去背泥,老太太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连忙站起来说:“老爷子,你这是……”
老爷子学着桑枝夏的样子往拎了一把锄头,面无表情地说:“眼瞅着天儿就凉了,几个孩子都没一件可御寒的衣裳,你这个当祖母的就冷眼看着?”
老太太没想到他会这般发难,顿了下干巴巴地说:“这事儿我记着呢,我准备过几日就去买。”
“买?”
老爷子看着明显无心动手的老太太冷笑道:“你既是管着中馈,就不曾合计过进出有度?”
“就靠着每日的那十几文钱,能买得起什么?”
老太太本就是在强撑露笑,被这么一句堵得当即就绿了老脸。
家里这么多人呢,她吃饱睡好不就行了吗?
为何还要去给自己找事儿做?
老爷子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冷冷地说:“都到这地步了,就别把自己当侯府的老祖宗了。”
“手上空了就把孩子们破了的衣裳补一补,絮了棉花也能穿,实在无事就去跟着老三家的把菜园子的地翻了,别等着了。”
被抄家的事儿过去了这么久,也该是时候清醒了。
这个家里不能养闲人。
老爷子冷言不留情面呵得老太太面上青紫姹红,她气得手都在抖。
桑枝夏有眼色且不想惹多余的是非,在老爷子说第一句的时候就出了大门,没等到老爷子出来,反而是腿上多了个挂件。
徐明煦抱着她的腿说:“嫂嫂,我跟你一起去!”
桑枝夏好笑地点了点他的小脑袋:“你还这么小呢,你要去帮我的忙吗?”
“对哇!”
徐明煦认真道:“娘亲说我可懂事儿了,我能帮忙的!”
“想去就跟上吧。”
老爷子阴沉着脸走出来,沉沉地说:“让他先看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