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22)
“不过事先可得说好了,来了也只有稀粥能喝,别的一概没有。”
分出去了一部分,再加上打着陈年河的名义在三城六县开设粥棚救济百姓,徐家手头上还能扒拉出来的本来就不多了。
大家都是在勒着裤腰带等粮,当真没谁家里的米缸比哪个的更多。
老爷子笑着点头:“稀粥也很不错了。”
“这种节骨眼上,稀粥可是救命的好东西,不会有人不惜福的。”
桑枝夏嗐了一声无计可施,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急的喊声:“老爷子!”
“老爷子打谷场那边出事儿了!”
老爷子和桑枝夏同时站起来往外,门外来报信的人顶了一头一身的湿雪,空荡荡的袖口还在往下滴答雪水,就连眼都是红的。
莫安没想到桑枝夏已经回来了,愣了下刚要行礼,桑枝夏赶紧打断说:“怎么回事儿?出什么事儿了?”
莫安胡乱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哑声说:“打谷场那边来了冲撞想哄抢的人,合计不下百数,都是面生的,多是附近村里的百姓。”
若来的是山匪,那见一个可杀一个,不必留情。
可来的大多数都是饿狠了失去智的百姓,这样的人若非要命的时候,不能下杀手。
桑枝夏敏锐地捕捉到了重点,狐疑道:“大多数是村民?那剩下的呢?”
莫安踌躇了一下才说:“有十来个是混在人群里的冲进去的,瞧着是练家子,还伤了咱们的两个人。”
“伤了人?”
老爷子蹙眉说:“现在什么样儿了?”
“控制住了。”
“就是让那些人趁乱跑了,没抓住。”
莫安带着庆幸松了口气,沙哑道:“多亏了村长之前提点的,说真要是闹起来,咱们这十几个人只怕是守不住,夜里安排了村里的青壮在那边一起盯着。”
事情刚闹起来,村里人就拎着棍子赶到了地方。
来的人数不少,可大多都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妇孺老幼,洛北村出的都是青壮,混乱了一阵儿就把场面压住了。
暂时无碍。
可隐患也因此变得更大。
混迹入闹事村民中的人跑了,还闯入了打谷场看到了粮仓。
粮仓的地形本就简单,被这些人摸清楚了地形,接下来的麻烦只怕不小。
桑枝夏本来就不放心,这下就更是不可能坐得住了。
听到动静的许文秀等人跟着出来,见桑枝夏是要出门,许文秀的眼中多了一丝不忍的心疼:“夏夏。”
桑枝夏见她眼红,误以为她是害怕,赶紧放缓了声音安抚道:“婆婆你别怕,那边都已经处好了,闹不过来。”
桑枝夏接过徐二婶递来的披风飞快穿好,还笑了笑:“我去看看就回来,不会有事儿的。”
事情发生仓促,再加上又是夜深情况不明,桑枝夏不敢多耽搁,跟老爷子匆匆说了几句就带着莫安踏雪而出。
许文秀眼中的泪忍无可忍地落了下来。
徐三婶强忍着心焦说:“大嫂,夏夏都说了无碍的,你不用担心。”
这种时候帮不上忙就算了,可千万不能再拖后腿。
许文秀狼狈地擦了擦眼泪,苦笑道:“我不是害怕,就是心里揪得慌。”
若是徐璈在,这种喊打喊杀的事儿本不该是桑枝夏出面的。
本该娇养着的姑娘家,何必去见这样的混乱?
徐二婶听了无声叹气,看了眼面上带着担心,却仍是让桑枝夏自己一个人去的老爷子,露出一抹笑说:“大嫂,这丫头有出息,有比咱们都大的能耐。”
“你看着她在这西北的风雪里长起来了,应为她高兴的。”
桑枝夏手中多出来的那块家主令,就足以证明她跟家中的这些妇人长辈都不同。
她会是不一样的。
第244章 可她桑枝夏不欠谁的!
打谷场内火把跃起的影子落在凌乱的雪地上,被带起的污泥和不知从何处来的血点混出斑驳,触目惊心。
桑枝夏一路踩雪而入,先一步到了这里的薛柳快步走过去,低声说:“剩下的人已经都扣下了。”
“可惜咱们的人手不足,再加上闹起来时这边不敢伤了村民受到钳制,让那些搅和事儿的脏东西跑了。”
跑了的人此时再去追显然不智。
可让这些人跑了是多大的祸患,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
桑枝夏面上发沉没说话,正带着人看守的村长见了她大步走过来,话未出口就先红了眼。
“丫头,这……”
“村长,我都知道。”
桑枝夏面对头发衣摆都无比凌乱的老村长极温和,温声道:“今夜多亏了您的主意才没出更大的麻烦,只是雪夜风寒,您这一身连泥带水的,捂着不换对身子不好,您先回去把衣裳换了吧。”
村长不放心地摇头:“这么点儿冻不着什么,我就是想说……”
桑枝夏神色温和地等着没贸然开口,可村长看着她比起自家孙女儿大不了几岁的脸,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下去。
能说什么?
又何来的脸面多说什么?
当初买粮的商队张罗到了洛北村,有粮食最多的徐家毫无动静。
村里的其余人家倒是搜米缸装米袋的卖了个八成,恨不得为了贪图那多出来的几个铜板,把不慎落在地里的碎米都一次捡起来塞上木杆子称。
卖粮多得的铜板没有一个是落了徐家人的手,等到入了冬村里人吃不上饭了,再扭头去徐家买粮时,桑枝夏没半点含糊。
她不曾仗着自己手中有粮就抬了高价,也不曾动过要从乡亲们的兜里掏钱的念头,给出的价甚至比往年的还要低些,村里能给的好处都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