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42)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谁知道桑枝夏打开箱子,就把他精挑细选的贝壳往炭盆里扔。

扔得一点儿都没犹豫。

桑枝夏甚至都没仔细看手里的贝壳到底长什么样儿!

徐璈面无表情的把噘着一张大油嘴的徐明阳推到边上,按桑枝夏说的拿来火钳翻烤炭盆里的贝壳。

“对对对,就是这么烧。”

桑枝夏一边指点还一边嘀咕:“这贝壳大小差太多,厚的这都是螺壳,不好烧啊!”

徐璈蹲在烧得通红的炭盆边,看着在火炭烘烤下炸出噼里啪啦声响的贝壳,满脸木然:“枝枝,你就不觉得好看么?”

“我要好看做什么?”

桑枝夏稀里哗啦又扔进去一些贝壳,口吻冷静且冷漠:“大小不一的不好烧,烧了也不好捶细。”

徐璈:“……”

桑枝夏叹气:“好看起什么用,再好看的还不是没法烧来用。”

徐璈彻底不说话了。

桑枝夏自顾自道:“下次都要这种薄的小的,最好是大小都差不多的,这样好控制火候,知道了吗?”

徐璈木着脸说:“知道了。”

桑枝夏抱憾点头:“记住了就好。”

“下次这种的可不能要了,这得烧到什么时候?还是小的这种好。”

徐璈抓着火钳余光一扫,发现被桑枝夏再三夸赞的那些小贝壳,是自己嫌丑险些半道上丢了的。

徐璈这下更不想说话了。

炭火中烧制过的贝壳趁热掏出,捶打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徐璈的身上。

徐璈非常下力气。

烧制过的贝壳捶打成粉,在长棍子的搅拌下倒进沉淀了一顿饭时间的草木灰水,搅拌均匀纱布过滤几次,在一旁继续静置出上下两层,将上层分离出的碱水舀出。

桑枝夏来回试了几次,确定熬好的猪油已经变凉,将舀出的碱水缓缓倒入冷却的猪油中,再加了一些细盐,用长柄木勺顺着一个方向不断搅拌。

搅拌看似没难度,但操作起来属实废手。

倍感新奇的几小只轮番上阵,桑枝夏自己也试了试,最后那柄一直没停下过的长柄木勺还是转回了徐璈的手里。

徐璈简直是搅到心如止水。

随着木勺的不停转动,木盆里原本颜色浑浊的猪油和碱水逐渐融合为一体,搅动下变得粘稠,色泽略略泛白。

桑枝夏坐在小凳子上盯着,嘴里说:“不能停,这得一直搅。”

徐璈无声一叹,默默把右手换成了左手。

漫长且无趣的搅拌持续了一个时辰,木盆里的东西看起来已经跟最初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桑枝夏早就准备好了大大小小的模子,重新拿来个小一些的圆木勺开始分装。

一勺正好就是一个模具的大小。

徐二婶之前找的那个匠人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家闲着,主要靠着给徐家做的各种模子换粮续命。

为了那口吃的,手艺人下了狠力气。

圆的方的,长的扁的,时兴的花朵儿样式,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各式各样的模子装了几个大箩筐,拿出来摆好了随便选。

桑枝夏一边往模子里装一边说:“是时候不对,等春暖花开的时节,还可以磨了各色的花汁子掺进去,再加些不同的香粉,等做好了倒出来,就有颜色和香味上的不同了。”

尽管说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肥皂,可那不是长得不一样么?

换个颜色换个花样,再弄个不同的名头喊出去,要价多少,还不都是嘴皮子上下一吧嗒就能成的事儿?

桑枝夏很嚣张地说:“我想卖多少,那就是多少。”

“不讲价,坚决不讲价。”

“是不能讲价。”

老爷子忍着笑说:“现熬出来的猪油是多好的东西,一大锅就做出来这么些小玩意儿,这要是还讲价往低了要,论起来说不定就要亏了。”

大锅的猪油,特地从南边儿千里迢迢弄来的贝壳,再加上细盐粉,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过程中费的人力物力且不说,光是投下去的本钱就不少了。

桑枝夏对此深以为然,不住点头的同时,小心翼翼的把装好的模子拿去边上放好。

看得满眼新奇的徐二婶说:“夏夏,这样就行了吗?”

就这么一通捯饬,出来的就是那什么手工皂?

“成一多半了。”

桑枝夏想了想说:“在避光干燥的阴凉处放上一个月,时候到了取一个倒模出来试试效果,到时候就知道能不能成了。”

“我瞧着是八九不离十了,只可惜今年能做的不多。”

徐二婶叹道:“换作太平年间,过年的时候就能买着不少猪板油,到了街市上也随随便便就能买到合适的,可今年不成。”

一年饥荒闹太过,但凡是能吃的都剩不下了,哪怕是暂时缓过来了,外头能买得到的也少得可怜。

至于农场里养着的那些……

那就更不能成了。

原本白白胖胖的小肥猪少了好几个月的酒糟吃,忍饥挨饿的熬到了现在,拉出来宰了也没多少油水,杀鸡取卵的事儿做不得。

桑枝夏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把做手工皂的事儿拖到了现在,不过其实也不打紧。

桑枝夏拍拍手说:“咱们先试试也好。”

“左右方子是咱们自己捏在手里的,会做了什么时候做都一样。”

正好马上就是开春化冻的好时候,她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地里,手工皂这边一时半会儿还真是顾不上。

热热闹闹的忙活一日,所有的成品都被收起来整齐摆放。

托了那几碗猪油拌饭的福,到了晚间没有一个是饿着的,索性就省了晚饭,各自收拾了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