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73)
“都别急,先找个清净地方坐下来慢慢说!”
原本沉浸在惶然中的人先后回神,七嘴八舌的喊着要请了桑枝夏往自己家去。
人人家中都不丰,可贵客来了,总想着翻箱倒柜的倒腾出点儿什么稀罕东西来待客。
桑枝夏实在不忍忽视老者眼中的希冀,笑笑说:“只是略坐下说说话,倒也不拘是在何处,有劳老人家费心了。”
老者大喜过望地用力点头,赶紧叫了自家的晚辈回去收拾。
桑枝夏目光一扫落在和村长的身上,对着早已闻出了蹊跷之味的赵大人说:“大人,过往其实不好追究,只是村里人爬山攀壁赚点儿辛苦银不容易,多一点儿半点也就罢了,差出去了这么老些,总不能真的都让一人吞了。”
只是这样的话她不好出口,说出去了也不见得能服众,由赵大人亲自来,有官府这一顶大高帽压下来,再合适不过。
赵大人闻弦歌而知雅意,颔首道:“桑东家此言极是,只是这多出来的东西要是找到了,依桑东家的意思,是怎么处?”
桑枝夏听出他话中的试探无声一嗤,淡淡道:“我不曾出半点力气,多少也自然不是我的该置喙的东西,该怎么处置,当然是由大人和村中受了蒙骗的苦主说了算,只是……”
桑枝夏话声一顿,沉沉道:“我有心想请大人把墨鼎山的地契划出来,也想借此处的地势做些安排。”
“可此人心狠伎俩深,险些怂恿了村民伤了两人性命,再留他在此处也迟早要再生波折,我不是很想再在这里看到他。”
“大人可知我的意思?”
第286章 你们愿意来茶山里做工吗?
赵大人当然知道桑枝夏的意思。
桑枝夏有意让墨鼎山变成有主之物,自然就容不下会为此生出事端的人。
只是这样得罪人的事儿,即将入主墨鼎山的桑枝夏不乐意去做,自然而然就是他手中的锅。
不过赵大人对此还是很乐意的。
刚经历了一场饥荒浩劫,不光是底下的百姓喊着活命艰难,城守大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北城耕地不丰,耕税和粮税少得可怜,城守府中可调动的银子也屈指可数。
桑枝夏若是愿意大手一挥把墨鼎山买下,可调动出的银子多了,就能更好地把粮价控制在贫民可承受的范畴之内。
来日可能会生出的风波就此消失无形。
赵大人来年入京述职时,呈递到圣人御案上的政绩也能好看几分。
只是……
赵大人早先嗷嗷喊着,要给桑枝夏划地契的时候中气十足,此时思前想后,眼中却多出了几分犹豫。
赵大人迟疑道:“桑东家此意有利于民,本官自然是全力支持的,只是……”
“只是黑崖村的情况桑东家也清楚,山中的茶树是这些人的命根子,贸然将村民全都驱赶出山,恐是会再生波折。”
别看嗷着喊着要给桑枝夏挖茶树带走的人这么多,可桑枝夏能带走的终归不是全部。
此时沉默的人心中衡量得失,骤然得知不可再入墨鼎山,村里溅起的水花绝不会小。
桑枝夏闻言哑然一笑,淡声道:“大人放心,我不会禁止村民入山的。”
一刀切不是良策。
她要做的也不是杀鸡取卵。
等地契划下来,熟悉茶树的这些人自然有合适的用处。
桑枝夏为了把墨茶这样难得的活宝贝弄成自己手底下的摇钱树,这段时间也没少下工夫。
桑枝夏认真研究过,翻了地志问了懂行的人,从茶树的扎根生长到茶叶的冒尖采芽,甚至详细到采摘下的鲜活茶叶该怎么炒制去除水汽,怎么团成茶饼后又封存保存。
前后花了这么多时间,桑枝夏当然也不会错过最至关紧要的问题:地优势。
茶树天然生长的地方,当然是最适合的地方。
对于生长环境要求极高的茶树,挪种后不见得全都会死。
但易地扎根后面对不同的环境,原有的风味到底还可保留几分,这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
桑枝夏仔细翻阅过地志记载,也跟到过黑崖村和墨鼎山的人了解过,得出的结论是此地再无第二处。
西北荒地多平原广,一眼望去少有山陵沟壑,入目皆是视线可触及天边的平坦。
可黑崖村不同。
黑崖村地势奇特,万里平原中突兀地拔出了数座高高耸立的山峰。
顶峰之上的积雪可持续大半年不化,数座山头间天然形成了一处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小天地,山中的温度常年低于外界。
而恰巧就是这种得天独厚,终年不散的严寒,才得以在此地长出了独一无二的墨茶。
茶树移栽后或许可活,但效果十有八九难如人意。
如果可以的话,桑枝夏压根就不想把茶树从墨鼎山中移栽出去。
今日之前是闹得不和睦不好谈,只能退而求其次。
可现在主要矛盾不是解决了么?
桑枝夏唇边噙出一抹浅笑,在赵大人人注视下不徐不疾地说:“大人大可放心,我拿此处有大用,也盼着此地的人能给我搭把手,不会就此绝了他们生路的。”
黑崖村的这些人养护茶树几十年靠此为生,若说起有关茶树的心得,比起她都大概是只多不少。
这可都是现成得力的人手。
只要这些人不再受蛊惑生事端,桑枝夏很乐意给他们划出一条比现在更合适的生路。
一户一年可得五两银么?
桑枝夏讥诮一哂,微妙道:“只要做得好,我能给的可比五两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