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80)
待茶山长成规模,种茶采茶,炒茶卖茶打通成一条可行的通路。
自产外销,不光是能把手头现有的山地都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顺势带动附近村落每家每户的进项。
桑枝夏想了一下那时的场面,忍俊道:“一带富户户富,不说大富大贵,可起码是都能吃得饱饭了,知道咱们现在做的这些还有另一个说法叫什么吗?”
徐璈玩味道:“什么?”
桑枝夏两掌一拍,眯眼笑了:“集体脱贫,一起致富。”
“不过……”
“当心!”
徐璈一把抓住桑枝夏歪下去的胳膊,把人一下拎起来站稳仍带着后怕:“都说了我背你,非要跟我轴。”
桑枝夏呼出一口气低头,看着脚下凌乱的碎山石无奈叹气:“要致富,还是得先修路。”
“这破路不能耽搁了,还是尽快修吧。”
否则这走一步就必须低三次头的,怎么把大把的金银往下背?
桑枝夏满脸严肃,徐璈嘴唇微动,确定桑枝夏没有要自己背的意思,只能是默默把桑枝夏往里边稍微拉了拉,自己挡在了外侧。
徐璈说:“路没修好之前,不许你再单独进山了。”
说完又补充:“如果非要进山,记得叫上我。”
桑枝夏啊了一声,看到徐璈站在山道外侧等自己先走的样子,撑不住乐了:“想知道我刚才提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吗?”
徐璈面无表情:“现在不想知道了。”
“枝枝,不想被我扛下山的话,现在就低头看好你脚下的路。”
尽管徐璈没什么好奇的积极性,但到了山脚下的时候,桑枝夏抓起他的大手摊开手掌,在他的掌心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两个大字。
扶贫。
尽管这两个字用在此处有些牵强,但桑枝夏想想还是没忍住笑弯了眼:“先富带动后富嘛,再多银子咱家也不可能一次全都赚完,倒不如让大家伙儿的日子都稍微好过些。”
不是圣人心慈,是因为力所能及。
说到底没有门路法子的人出力气,她用学过的东西辟出一条可行的路子,互利互惠的好事儿,何乐而不为?
徐璈低头看着毫无痕迹的掌心,舌尖咂摸过桑枝夏一笔一划落出的两个字,眸子深处涌出无声的悸动,声调莫名沙哑:“枝枝原来还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志向?”
“天下太大,方寸之土庇护不下。”
桑枝夏竖起食指点了点徐璈的鼻尖,笑道:“但是可以先吃饱自家,再吃饱大家。”
“寻常百姓想不崇高,志向不远大,能冬衣暖春不寒,一日入门有三餐,这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但是这么难的目标,稍微踮一踮脚或许是能伸手够到的。
桑枝夏说完难得有些赫然,眨眨眼看着徐璈:“你会觉得我在托大么?”
“或者是异想天开?”
毕竟让百姓吃饱穿暖,好像不是她这样的小人物该操心的事儿,这么说会不会显得太自以为是了?
徐璈目光定定地看着桑枝夏发红的耳根,默了片刻抬手轻轻一捏,哑声道:“不,如此很好。”
“我……”
“哎呦,我可算是找着你们了!”
马车匆匆停下,车上早早掀开了车帘的徐二婶满脸心急,不等车停稳就喊:“夏夏啊!”
“你跟着徐璈在这儿又是买山又是看茶的,你是不是把二婶忘在家了?”
“出门就把二婶的事儿忘了,你们两口子自己合计这事儿合适吗?”
“啊!你们说这合适吗?!”
第292章 白得来的吆喝,做什么不要?
桑枝夏和徐璈临时住的小茅屋里,徐二婶捧着手里装满热水的碗顾不得往嘴边送,落在徐璈脸上的目光充满怨气。
“徐璈你还记得出门前是怎么答应我的吗?”
徐璈低头倒水一声不吭。
徐二婶气得咬牙:“你出来找夏夏的时候我就说了,千叮咛万嘱咐,让你千万别把二婶的正事儿忘了,结果呢?”
“我今日要是不来,你还能想得起来有这回事儿吗?”
徐璈默默把水碗放在桑枝夏手里。
桑枝夏左右看看有些心虚,赔笑道:“二婶先别恼,徐璈可能就是一下忙起来忘了,但是他……”
“夏夏,你先别忙着帮这小子说话。”
徐二婶猛地灌了一大口水,没好气地说:“二婶问你,你还记得出门前是怎么跟我说的吗?”
桑枝夏没想到回旋镖一下就落回了自己的身上,眨眨眼无声张嘴。
徐二婶痛心疾首地拍桌:“你说最多隔日就回!让我在家等你回去再说!”
“结果呢?结果你们两口子哪儿还有一个是记得的?”
“想想你们两口子让我等的这些时日,你二婶是怎么过的吧!我等你们回去等得头发都快白了!”
徐二婶越想越气,桑枝夏自己底气不足,鹌鹑似的缩了缩脖子没接话。
徐璈硬着头皮说:“二婶,非得枝枝去办的到底是什么事儿?要不你现在说了,我即刻去办?”
“你去了能办成么?”
徐二婶翻了白眼恼道:“你是会杀猪还是会逮猪?”
徐璈:“……”
徐二婶杀人诛心,恨恨道:“说起来你也别想跑,等农场那边的章程安排好了,去守着灶台熬油!”
徐璈罕有被呛得如此接不上话的时候,面皮一抽安安静静地坐在桑枝夏身边彻底不开口了。
徐二婶见了还是觉得气不顺,斜眼道:“怎么不说话了?是终于想起来很对不住你二婶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