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86)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徐明阳心虚地眨眨眼不说话了。

桑枝夏啧了一声,挨个摸了一把几小只翘起的狗头,坐下说:“二婶今日回来了,可是县城里的铺子出了岔子?”

桑枝夏是个说做就做的利索性子。

既是想好了要把皂花单独列出来开个铺子,那杀猪取油制皂的同时,铺子的筹备也不能落下。

她前日刚从县城回来,新铺子那边只得托了徐二婶帮忙盯着,下意识地以为是铺子那边的事儿。

徐二婶摆手说:“那边都妥当着呢,我今日就是得空想着回家来瞧瞧,顺带问你铺子的匾额想好怎么题了吗?”

一个店张罗起来,开张迎客做买卖,除了店里货架上摆出来的东西要吸引人外,一个好的门头也必不可少。

好的匾额都是要提前许久去定制的,耽搁了可来不及。

徐二婶想到这个就忍不住说:“皂花不同于别的东西,可不能再像粮庄似的随意糊弄了。”

当初开粮庄的时候,桑枝夏只说自己不知叫什么好,徐明煦随口道:“大嫂不是姓桑吗?既是大嫂开的粮庄,把桑姓拆开叫三又好了,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大嫂开的!”

谁都只当徐明煦是小娃娃的胡闹当不得事儿,不成想桑枝夏捧着这两字就去制了匾。

开张挂红那日红绸扯开,明晃晃的就是三又粮庄。

许文秀也想起了这茬,忙不迭瞪了跃跃欲试的徐明煦一眼:“这回不许瞎说了。”

徐明煦捧着小碗很是不服:“我没瞎说呀。”

“我上次取的名儿大嫂分明很喜欢的!”

许文秀冷脸:“喜欢也不能再让你取了。”

“就是就是,这次也该轮到我们了!”

徐明阳不甘寂寞地举起手,热情出声:“大嫂看我看我!我……”

“你也不行。”

徐二婶面无表情地把蹦起来的儿子抓回去,一本正经地对着桑枝夏说:“皂花是卖的是高门大户的贵眷,名儿雅致了才能来人呢。”

他们卖东西图的是这些人的钱袋子,那自然是要投其所好。

要真让这俩混小子掰扯出个不入流的俗名儿,那可就不好往上拔价了。

做别的桑枝夏责无旁贷,可若说取名儿……

桑枝夏沉默半晌,坦诚摇头:“我不知道。”

这事儿真就是不擅长。

许文秀急道:“哎呀,一时想不到的慢慢想嘛,总之不可大意了。”

徐三婶也遗憾叹气:“可惜你三叔不在家,否则请了你三叔过来,他一日能给你拉扯出来十好几个。”

舞文弄墨的事儿,徐三叔最是喜欢。

就连酿酒坊里的所有酒类,徐三叔都分门别类地划出了许多道道。

一分真九分假,编出了不少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的传说,为此酿酒坊出的酒价都比别处的高,就因为这编出来的胡话传出去,听到的人都信以为真了。

桑枝夏想到可随口出典故的徐三叔仍在关外,也在暗暗抱憾。

桑枝夏试探道:“要不等徐璈来定?”

“这是你的产业,让他来定像什么样子?”

老爷子不咸不淡地插了一嘴,轻笑道:“你婆婆说得对,一时想不到就慢慢想,总会有好的。”

第297章 持杀心者,战局方可胜

饱读诗书的摆明了要桑枝夏自食其力,肚子里还没二两墨的也被强行摁头。

桑枝夏看着手里的碗头大了一圈,吃过饭就被摁在了小桌边细想,只是抓起的笔怎么都落不到纸面上去。

几小只来陪着思考,但被勒令了不许乱出主意。

徐嫣然乖巧研磨,看着桑枝夏头疼的样子有些好笑:“大嫂,起个名儿比被祖父查问课业还难呢?”

桑枝夏苦笑道:“珠玉在前,我哪儿想得出好的?”

徐三叔的酿酒坊前些日子也在县城里开了一家酒馆,门头上的匾额就三个字:巷子深。

一字不提酒,可说出去了,哪怕是大字不识的,听了也能猜到,这家叫巷子深的铺子卖的是酒。

通俗易懂但是又没那么俗。

向上可接不缺钱的狗大户,向下也可无缝衔接劳苦大众。

这就是好的。

但是桑枝夏想不到能跟这个差不多的。

见桑枝夏实在为难,徐嫣然试探道:“那大嫂想叫什么?”

“你先说个想到的,然后再顺着选出个最好的?”

桑枝夏搓了搓脸,声音闷闷:“皂花之家。”

徐嫣然:“……”

也不怪桑枝夏在人多的时候死活不开口,毕竟就她脱口而出的这几个字,实在是……

徐嫣然一言难尽的托腮,微妙道:“还有呢?”

“还有?为什么还有?”

桑枝夏头大地吸了口凉气,龇牙说:“我现在满脑子就只剩下了皂花之家了,哪儿还能想到别的?”

“要不就直接叫皂花?”

徐嫣然抿着嘴摇头:“不行,二伯母说要文雅的,这个一点都不文雅。”

“那……那叫什么?”

在几小只眼中无所不能的桑枝夏头一次露出如此无措的表情,一时间受了禁嘴令的几个都忍不住了。

徐明阳踊跃道:“叫油皂!”

桑枝夏顾名思义:“因为是猪油做的皂花?”

“对!”

“不好。”

徐锦惜嘟着嘴喊:“不好听,一点都不好听!”

桑枝夏也摇头:“用猪油做的是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不行,下一个。”

徐明阳搓着下巴去苦思冥想,徐明煦拿着手里的纸,蹬蹬蹬地跑到桑枝夏身边,带着隐秘的自得举起了纸:“大嫂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