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89)
“东家说了,出力出锅的人家户户有份儿,一日四个时辰熬出来的油渣带回去,多攒几日也够你全家吃得满嘴流油了!”
被许童生揪住的妇人也是个嘴皮子不让人的,听了就狭促地笑了:“这要说嘴上冒油,谁赶得上童生老爷的油光重啊?”
“童生老爷可快先把嘴擦一擦吧,不然一会儿东家瞧见了,可不就知道你先吃上灶边的了?”
“哈哈哈!童生老爷带擦嘴的玩意儿了吗?没带的话我们给你抓把土凑合凑合?”
临时搭建起的数排灶台边爆出一阵哄笑,许童生在一众妇人的打趣声中臊红了一张老脸。
许童生抓起袖子胡乱一抹嘴,本来想绷脸结果一开口倒先把自己气笑了。
“得了得了,我懒得跟你们逗贫!”
“熬你们的油去!熬过了火候的,油渣不许带走,还不给工钱!”
妇人堆中嘘声一片,许童生头也不回地踮脚跑了。
不远处的转角,桑枝夏捧着手里刚出锅的油渣说:“走走走,回家。”
薛柳意外道:“东家不过去看看了?”
桑枝夏脑袋摇得飞快。
“不去不去,你没看到薛婶和吴大娘她们都在么?”
不熟的人只觉得桑枝夏年纪不大,但哪儿哪儿都厉害,见了她也不会说笑太过。
这几位可不一样。
桑枝夏心有余悸地说:“这几位的嘴一个比一个厉害,去了被逮住没半个时辰就休想跑了。”
惹不起惹不起,不如回家吃油渣。
桑枝夏想的是回家躲个懒,可刚捧着碗走出去没多远,就被匆匆赶来的苏娘子拦住了。
听完苏娘子说的话,桑枝夏气得哼笑出声:“合着这是都闻见我锅里有荤腥了,谁都想赶着来分一杯羹?”
别人也就罢了。
那个合作过的木匠,饥荒时是靠着从她手中出去的粮活了一家老小的命,这人到底是怎么好意思来跟她坐地起价的?
第299章 居心不良者,不能遂了他的意
赶往县城的马车上,得了徐二婶的授意来寻桑枝夏的苏娘子面色发苦,揪着衣摆不住叹气。
“因着这次的要做的模子数量多花样杂,掌柜的一早就跟李工匠说清了,还特意问过他能不能找到这么多合适的人,是不是能在定下的时间里交出如数的货。”
“李工匠原本都应下了,掌柜的为此还额外给他多提了一成的工钱,可谁知会在交货的时候出了岔子。”
要的模子倒是做得不错,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没问题。
问题出在李工匠开口要出的尾银。
苏娘子是跟在徐二婶的身边做事儿的,知道前因后果,此时再说起就无比来气。
“老早就说好了的,掌柜的还跟他签了契书,可谁承想这人说反悔就反悔,扣了货不交出来,一口一个给的工钱太少了,非要提价!”
如果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一些,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答应。
可李工匠一开口要的实在是太多了。
苏娘子气得脸铁青地说:“说定的料子自己出,做好了全部算作一百两的工钱。”
“可李工匠现在开口就要再多一百两,否则就要拿了做好的模子卖去别处,好说歹说都不管用!”
农场这边的猪宰了油也熬上了,只等着定好时间的模子送到就要用。
可就在现等着用的这个节骨眼上,说好的模子送不到了。
无法及时灌注入模,费了老鼻子劲儿弄出来的皂液,就会凝成桑枝夏不是很想要的形状。
尽管事后可以再想法子在皂体上切整修改,可前后花费的心思更多,需要在人工上出的本钱也更大。
桑枝夏不想出这部分多出来的银子,但是她也没想让坐地起价的人如愿以偿。
苏娘子把该说的说完就不吭声了,车厢里一片静谧。
行至中途,桑枝夏突然说:“苏娘子,你刚才说那个李工匠本身是哪儿的人来着?”
“是环溪村的人。”
苏娘子打起精神说:“早在找到这个人的时候,掌柜的就让人打听过,确定是环溪村的人。”
“环溪村?”
桑枝夏无意识地摩挲指腹,挑眉道:“这个环溪村距北城多远?”
苏娘子:“路程不足半日。”
“从北城一早出发,若是骡车的话大概三个多时辰,马车两个时辰便能到了。”
桑枝夏在脑中迅速过了一遍细节,眯起眼玩味道:“我记得二婶与我提过,此人之前是做金银首饰的?是因为什么没再做了老本行了来着?”
苏娘子对这个细节不太清楚,愣了下才带着迟疑说:“好像是中途出了什么岔子,具体是什么我倒说不清楚。”
“细节说不清,但毕竟是时常往绣庄那边来的,总不会半点风声都不闻。”
“苏娘子与我不必见外,知道什么说什么便是,我总不会揪着一句半句可能说错了的话过不去,你说呢?”
桑枝夏说这话的时候面上仍是带着笑,字里行间若有若无带出的凉意却让人不由自主的心头颤颤。
苏娘子踌躇半晌,咬住下唇含混道:“我之前偶然听人说起过,这人手脚不太干净,好像被之前的主家抓到过把柄,这才丢了金银匠的活儿,改做了木匠。”
做金银首饰的手艺人比起跟木头打交道的木匠比起来工钱高了许多,出了门在人前受到的吹捧程度也不一样。
李工匠能舍得下油水颇多的金银首饰不做,反而是扭头做起了木匠的活儿,这其中本就藏了蹊跷。
只是当初在找人的时候,不管是桑枝夏还是徐二婶都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