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453)
除了皂花,还有桑枝夏之前栽下去的人参也有动静了。
桑枝夏指着纸面上的一行字说:“这回相信人参也是能种了的吧?”
尽管说今年打不上挖人参卖钱的主意,可栽下去的人参生根抽芽真的活了,这就足以让无数人惊讶。
徐璈佩服得嗯了嗯,低笑道:“看到了。”
“咱家的枝枝厉害,换个人肯定不行。”
桑枝夏被他这堪称无脑的夸赞逗得好笑,歪头碰了徐璈的鼻子一下,看完了账册缓缓呼出一口气。
“等咱们回去的时候,墨鼎山的茶山和村里的茶园肯定都稳了,到时候把暖棚里匀出来做扦插育苗,赶着在来年把苗子散了种下去,最多两年就能采茶了。”
一茶蔓成山,万金都可得。
几年的时间可以等。
徐璈对地里的事情从来都只是听吩咐,点点头揪住了桑枝夏的手指:“那这次去蜀地,咱们接着搜罗一些粮种带回去,不同的茶树也可以带一些。”
“等咱们回去了,我再去多扩增几个暖棚,免得你要的地方不够。”
桑枝夏连连点头,想了想补充说:“还有我昨日跟你说起的甜菜,等这次回去也可以着手多种些了。”
桑枝夏之前主要盯着的都是粮食的增产,忙得昏了头没想起来这个东西也可以非常值钱。
甜菜栽种简单,在北地也可长得极好。
挖出的甜菜根不用多费劲就能提炼成糖浆,制成糖块既能保存很长时间,又能拿出去卖钱。
要不是现在赶不回去,桑枝夏都恨不得立马把自己疏漏的这个点儿补上。
徐璈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应上两声。
等桑枝夏都说得差不多了,外头也响起了灵初的声音:“少主,东家,可以吃饭了。”
夜里河面风大,晚饭被摆在了另一个隔出来的船舱里。
新鲜的河鱼做成各类菜色,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
加了豆腐炖出奶白色的鱼汤,剔去了鱼骨切块的红烧草鱼,还有网子捞出裹上面糊炸至金黄的小鱼,以及清水煮了直接捞出的白灼河虾。
桑枝夏坐下后看着小碟子里形状卷曲,看起来就很酥脆的东西,意外道:“这是鱼鳞?”
“东家好眼力。”
灵初介绍道:“这是取了百来斤大鱼的鱼鳞,去腥后暴晒去了水汽,等要吃的时候再下锅油炸,水上人家管这个叫鱼脆衣。”
“名儿倒是叫得稀罕。”
徐璈示意灵初和宋六自己去吃饭,起手给桑枝夏舀了一碗鱼汤。
擦了擦手抓起了河虾剥壳,见桑枝夏咔嚓嚼了两口鱼脆衣,含笑道:“吃得惯?”
桑枝夏喝了一口暖呼呼的鱼汤点头:“还行,挺好吃。”
“吃得惯就好。”
“水上没那么多花样,先凑合着吃。”
徐璈把剥好的河虾放进桑枝夏的碗里,顿了顿说:“再往前到淮安一带,听说各类小摊吃食极多,到时候咱们挨个去尝尝,喜欢什么我学了回家给你做。”
桑枝夏回味着舌尖鲜美有些好笑:“也别光惦记着吃。”
“话说你这次出门总共带了多少银子?”
徐璈一怔后失笑道:“绝对够花,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我是想着难得出来一趟,也不能只是把肚子吃滚了就回去吧?”
桑枝夏在徐璈愿闻其详的目光中指了指船舱外,挑眉道:“想不想当横跨南北的大地主?”
第351章 你去讹太子的银子?
蜀地井盐闻名遐迩,可跟世人皆知的井盐相比,蜀地的耕地价值被忽略了太多年。
那地方能出的可不仅仅是盐。
桑枝夏吃饱喝足,把徐璈要递给自己的河虾塞进他自己的嘴里,懒洋洋地说:“你不是说蜀地盐乱,人人都在卖地卖宅子卖儿卖女么?”
“这种时候去大批买地的话,价格会不会很便宜?”
徐璈眸色微动,戏谑道:“你的意思是,买地?”
“对,只要有人愿意卖,咱们就能买很多很多的地。”
桑枝夏忍着食困说:“盐乱肯定是要被镇压的,过程如何不好说,结果有且只有一个,不可能会一直乱下去。”
“咱们看准时机下场,从那些急于卖地的人手中把分散的土地聚拢,而后效仿在村里农场的模式,转过头再花钱雇了这些人进农场干活儿。”
只要地能到手,那就可以因地制宜考虑栽种的粮食种类,依托于地里产出的粮食类别,再定下农场的规模和来日的主要方向。
桑枝夏曲起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咱们在村里开办的农场收益很好,经验照搬没问题。”
“到时候不光是能弄出第二个农场,咱们每年赚的钱也会更多。”
量变足以引发山崩地裂。
只要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付出的努力,农场的地域何必局限于西北?
赚钱嘛,在哪儿不都是赚?
桑枝夏的话在徐璈的耳边轻轻一敲,徐璈缓缓眯起了眼:“咱们能买的不光是蜀地,很多地方都可以。”
只要有人卖,价钱合适了就可以买。
选出信得过的人前往置办土地的地方打点,洛北村里积攒出的经验向外传递,何愁粮仓不满?
桑枝夏露出个孺子可教的笑,打了个响指说:“我就是这么个意思。”
“有些地方的土虽然比不上西北的好,但天气好啊,一年四季都不耽误地里长东西。”
不适于种粮食的,可以种别的。
花生油菜核桃棉花,桑树亚麻甘蔗土豆,什么都可以试试,再不行还能养鸡鸭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