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517)
桑枝夏笑了笑没接:“互相成全罢了,倒也不必如此。”
“收下吧。”
沈安竹拉住桑枝夏的手把盒子放上去,带着抹不开的怅然说:“蜀地于我而言是故里却非是好去处,如留得命数在,此生大约也不会再回头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无用。”
桑枝夏还没应声,沈安竹就认真说:“你放心,这回都是真的。”
“若旧案可清,这些东西拿去衙门便可当场划契,从此都归于你的名下,绝对无人敢说二话。”
桑枝夏猜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沉默一瞬失笑道:“这未免太贵重了。”
“跟执念相比,也只是俗物,何来贵重可言?”
沈安竹说着说着自己没忍住笑了,指了指大狗似的耷拉着尾巴的孟培说:“这呆子不是多得了一瓶上好的人参丸吗?权当是谢礼了。”
孟培本就局促的脸上再添一抹黑红,目光游离地看向了别处,声音也嗡嗡的:“多谢桑东家手下留情。”
“来日要是有用得上的地方,您只管开口。”
桑枝夏眼中揶揄一闪而过,把捧着的盒子递给灵初拿着,笑道:“从京都回来后不打算回蜀地,你们心中可有想好的去处?”
沈安竹没说话,孟培答得憨憨的:“还不知道呢。”
“不过我们说好了,走到哪儿算哪儿,没事儿索性就到处瞎转悠也行。”
“你们倒是洒脱。”
桑枝夏感慨地叹了一声,笑眯眯地望着沈安竹说:“如果转悠够了还没想到想去的地方,不妨往西北走一走。”
“西北?”
沈安竹眼中暗色微妙一闪,玩味道:“西北自古以来多是罪臣的流放之地,那里还有可赏的光景?”
桑枝夏对沈安竹话中的试探不以为意,勾唇道:“苦寒的是天气,滚热的一直都是人心,只要心思到了,冰天雪地也自另成一幅美景。”
“至于别的,若非亲眼所见,道听都可为假,你说呢?”
沈安竹默了一霎低低地笑出了声儿:“是我狭隘了。”
“不过桑东家说的我记下了。”
“来日如果有在西北相见之时,还恳请东家赏碗饭吃。”
桑枝夏会意轻笑,略后退半步做了个请的姿势:“那我定是扫榻相迎。”
“此去遥祝一路顺风,万事胜意。”
沈安竹感激地对着桑枝夏躬身致意,坐在了车架上赶车的孟培也是满脸认真地抱拳:“多谢。”
桑枝夏点头笑笑,等马车走远忍不住欢喜打了个响指,转身进屋:“走,数地契去!”
第405章 人肯定就在孤鸣崖!
桑枝夏猜到了沈安竹转交给自己的是孙家当年留下的东西,但是在打开盒子之前,桑枝夏属实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桑枝夏靠着椅背揉了揉发酸的肩,望着桌上满满当当的地契,唏嘘道:“孙家当年不愧是蜀地的头号大地主,家私颇丰啊。”
蜀地八县处处都有,最小的一张也划了十五亩地,最多的是八十亩园林。
沈安竹轻飘飘给出的一个木盒子,所得之数更是险些超过了他们前些日子零散买入的总和。
冷不丁的一下子,桑枝夏摇身一变就成了蜀地数一数二的大地主,重点是还没花出去几个钱。
掌柜的在边上帮着,闻声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地说:“数是够多了,可东家您别忘了,这地界的土地可不值钱呢。”
“这些都是荒废了不知多少年的荒地,都许多年不曾长出过像样的庄稼了,您一次收了这么多,来日是怎么打算的?”
桑枝夏手指点了点桌面,慢悠悠地说:“荒废多年不假,可在被迫荒废之前,不也是能长出东西的么?”
“你还记得早些年蜀地的耕地种得多的是什么吗?”
掌柜的歪着脑袋想了想,不是很确定地说:“稻米小麦,土豆番薯,大豆高粱好像都有?”
蜀地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撒进土里的种子只要用心侍弄了,或多或少都能见到收成。
只可恨多年来当官的不做人事儿,逼着底下的百姓荒废耕地,人人去做卖命的盐工。
掌柜的长居蜀地多年,却已经记不太清随处可见秧苗稻田的盛景了。
桑枝夏听完低声一笑,不紧不慢地说:“当年能种出来的,现在也可以。”
“只要能重新把锄头镰刀捡起来,这片山川大地就出不了多少饿死的人。”
只是具体种什么,多少规模怎么种,细节她还要再想想,现在倒也不急。
沈安竹平白送出了这么一份儿大礼,也不可能全白收了。
这事儿还得细盘算。
桑枝夏心里有了模糊的想法,抿了一口冷却的茶说:“粮食准备得如何了?明日施粥的消息可散出去了?”
掌柜的站起来说:“都是按您的吩咐做的。”
“送马车出城的时候我盯了一眼,城外搭粥棚的位置已经来了不少人等着,只要明日开始施粥,人肯定是越来越多。”
消息顺风走,无声也可入耳。
只要看到了实打实能吃饱活命的东西,粥棚那边就不可能会遭遇冷场。
桑枝夏摩挲着茶盏的边缘想了想,补充道:“人多容易出乱况,明日记得多安排些人维持秩序。”
“开张的头一日买卖,这种节骨眼上可不能出别的差错。”
掌柜的连声应下,又不放心地跟桑枝夏核对了一下明日的细节,等桑枝夏一一点头首肯,才抱着出的册子说:“已近破晓之时,您早些回房歇下吧。”
似是怕桑枝夏紧张,掌柜的还说:“您放心,客栈内外的护卫都安排好了,绝对不会再出现官也道上的那种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