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555)
农场招工来了数百人,每个人都很珍惜得到工钱的机会,干活儿下狠力气不说,嘴上也绝不多话,生怕自己说错了话会惹得东家不喜,再弄丢了好不容易到手的活儿。
唯这个从虎威山跟着逃出来的惠三娘不同。
得知徐璈打算把半山腰上的地都用来种果树,惠三娘急得跳脚,恨不得抻长了脖子跟徐璈对喊,使劲儿强调果树不如桑树好。
见到了桑枝夏,惠三娘欢喜得眉眼生辉,一身连泥带土的陈旧布衣也挡不住眼中的亮。
“东家!”
桑枝夏被她的热情扑了满脸,好笑地嗯了一声:“你什么时候到的农场?之前怎么没听人说起?”
惠三娘嘿嘿一笑,大大咧咧地说:“农场开工那日就来啦。”
“我的情况您是知道的,家里容不得我,我也不想回去被一脖子吊死,正巧赶着这边招工,我就来赚些工钱度日。”
曾被掳上山被逼良为娼,实非所愿。
可走错的路行至绝境,死里逃生后就能意识到,世上诸多烦心事,什么也比不得活着要紧。
惠三娘不怕遭人白眼唾弃,也不怕被人厌恶曾经的过往不光彩。
为了活命,出些力气怎么了?
她干的活儿可不比那些鼻子眼都朝着天上瞟的人少。
桑枝夏还挺喜欢她这股子泼辣的爽利劲儿,咳了一声说:“我听说你觉得种桑树好,你曾见人做过这个?”
说起自己知道的,惠三娘明显的激动不少。
要不是徐璈这个冷面煞神在边上杵着,她都恨不得用自己满是泥的手去抓桑枝夏的胳膊。
“东家,种桑树养蚕真的可行!”
“您信我!”
第437章 哪怕出嫁为人妇,也不可过分懈怠
桑枝夏走到临时搭建出的凉棚里坐下,示意惠三娘坐下了才说:“你接着说,我听着呢。”
用惠三娘的话说,安城曾经也是种桑养蚕的富庶之地,蜀锦蚕丝大多都出自安城,光鲜的年间安城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养蚕,夜夜烛火通明全家绞丝。
惠三娘忍不住面露怅然,苦笑道:“只可惜开始户户熬盐后,这样的景象就见不着了,早年间随处可见的桑树没了踪影,也很少见着走街串巷贩蚕丝的人了。”
桑树是少了,养蚕的人也少。
可适合种植桑树的土地还在,安城人世代相传的手艺也还在。
惠三娘忍着兴奋说:“自山脚往上,年份极深的桑树随处可见,这些可都是现成的,而且安城也不缺手艺人啊。”
真要改种果林,那原有的桑树林就保不住了,种下去的果子还不见得就能长好。
可持续现状再加以改变,效果顿显截然不同。
桑枝夏在心里飞快估算了一下成本,沉吟片刻说:“你说的手艺人,是指会养蚕的人?”
“可不光是会养。”
惠三娘随意指了指远处地头上忙碌的人,唏嘘道:“就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娘,不管是养蚕绞丝还是湃丝成团,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这手艺甚至都算得上是家传的。”
只可恨当官的不做人事儿,险些导致这样好的东西失了传。
惠三娘自顾自地说了一通生怕桑枝夏会不同意,小心翼翼地搓了搓手,放低了声音说:“东家,您要是不放心的话,那要不先圈出一小片地方来先试试?”
“您给我一点儿时间,我保准把人手都给您招齐全了,一定给您干出点儿模样来!”
桑枝夏内心有些好笑,玩味道:“农场现在招的都是零工,做完了安排的活儿就得各自归家了。”
“你只说要一段时间,那这段时间到底是多久?”
惠三娘哪怕明知现在饭碗还没捧严实,也不影响热情,掷地有声地说:“五个月!”
“最多五个月,我一定让您见着成效!”
“五个月啊……”
桑枝夏端起徐璈递给自己的茶抿了一口,笑色戏谑:“农场里的工钱都是一日一结,五个月会不会太长了?”
“不长!”
“一点儿都不长!”
惠三娘急切地说:“我的工钱不用一日一结,您一个月管饭能吃饱就行,我不挑这个。”
“只要您满意我做出的成果,往后再给我结工钱也是一样的!”
惠三娘不愧是能把奚落自己的人当面喷回去的狠人。
嘴皮子上下一翻飞利索得很,去向后路都给自己铺得明明白白,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赖上桑枝夏了,就想吃农场这碗饭。
桑枝夏不反感这样的直白,反而是觉得挺有意思。
桑枝夏说:“那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人皆有所求,不可免俗,你只说管饭吃饱就行,真的合适么?”
惠三娘不太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小声说:“我想给您当个跑腿使唤的物件,求份活得下去的体面。”
许是担心自己的遮掩会惹得桑枝夏不悦,惠三娘极其坦诚:“您的名号在安城响亮得很,但凡说出去三又农场这几个字了,就没有不知道的人。”
“我活得艰难也受人鄙夷,在别处不好找生路,想求一求您的庇护,能活下去就行。”
只要入了三又农场寻得个活儿做,出去也可挺直腰板说自己有个正经营生,起码无人敢打上明面来欺。
惠三娘别的不求,只想要这个。
桑枝夏摩挲过食指指腹,笑道:“你年岁不大,又要找合适的人手,又要兼顾多项,忙得过来么?”
惠三娘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
反而是梗着脖子听了半晌的大胡子赶紧推她:“还杵着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