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562)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简直就是蹬鼻子上脸的妖孽!

谢姨没想到桑枝夏会这么说,足足怔了好一会儿才乐着说:“怎么会呢?”

“您的心意总归是好的。”

桑枝夏这下更觉得手里的东西烫手了:“可是齐老他不愿啊……”

从老爷子迷糊过去的那一秒开始,桑枝夏的心里就开始吭哧打鼓。

以老爷子的暴脾气来看,等他醒了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嗷嗷呢。

谢姨眼中笑意渐深,轻轻说:“您若是不顾庄主,任由他自我裁决,那这些东西纵然是到了您的手里,也不会如期好用的。”

这些人效忠的是齐老,而非桑枝夏。

新主旧主更迭本不奇怪,可难的是让人心服口服。

桑枝夏留住了齐老的命,就等同于是留住了这些人的心。

从此往后,这些曾经多年不可见光的人,就会成为桑枝夏手中的一柄利刃。

唯她是从。

桑枝夏就像个走在大路上突然得了大块金子的人似的,惊讶之下更多的是不可说的无所适从。

谢姨把该说的都说了,安静下来只在边上静静地做起了绣活儿。

桑枝夏盯着看了半晌,没忍住说:“谢姨,你就不好奇,我要把你们带到哪儿去吗?”

第443章 那分明叫清君侧

返程的时间是一早就定下的。

行程定下的那一刻起,桑枝夏就开始在心里合计怎么把齐老也带走。

桑枝夏自己心里也清楚,贸然把齐老带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不见得就是好事儿。

特别是在倔强老头儿自己满心不情愿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挨骂。

可不这么做,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谢姨等人都是齐老的多年心腹,听令是本能,无人敢违背。

哪怕是齐老想不开了,只要一声令下让人给自己递刀,这些人也只能忍着悲痛瞧着,压根没人敢拦。

桑枝夏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齐老去死。

为了能在预计的时间内把齐老迷晕,桑枝夏事先跟谢姨几人进行了一番秘密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打造出了徐璈喝的几坛子酒味儿的水。

可哪怕队伍已经出发两日了,桑枝夏没提具体要去哪儿。

谢姨直到现在也不曾开口问过目的地是在哪儿,要去的究竟是何处。

桑枝夏实在是没控制住,好奇道:“谢姨,你就不怕我是什么穷凶极恶的恶人,要把你们都一次带到什么万劫不复之地么?”

“什么底牌都给我了,我要是真起了歹心,你们岂不是就要任我宰割了吗?”

谢姨先是含笑听着,听完了扑哧一乐,忍俊不禁地说:“恶人?”

“这话您是说错了。”

“若说歹心,您可比不得我们这些人的心脏。”

桑枝夏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

谢姨笑吟吟地把手中绣了大半的花样往桑枝夏的身上比,满意道:“我见过的恶人比您见过的多出许多,人的胸腔里装着的是怎样的心肠,瞧上一眼便可知个仔细。”

“我们都是无家无业的人,跟着您去哪儿都成,放心得很。”

桑枝夏注意到谢姨的动作,意外道:“这是给我做的?”

“自然。”

谢姨剪断手头的丝线,温和地说:“出发前不是还念叨,可惜丢了个好绣面的荷包么?”

“我手笨做不得太精细的,蜀绣做得尚可,先做出来一件凑合看看,您要是喜欢的话,往后就多做些。”

桑枝夏哑口无言地看着谢姨手中逐渐成型的荷包,沉默良久,鼓起腮帮子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突然多出这么些人,还无缘无故地被人盲目信任着,感觉肩上的担子莫名重了许多是怎么回事儿?

桑枝夏靠在车窗上逐渐神游,直到听到车厢外响起一声熟悉的鹰啼,眼帘缓缓掀起。

这是京都那边又来消息了?

桑枝夏单手掀起车帘朝着车外看去,徐璈举起胳膊让白鹰落在自己的肩上,拆下信筒后,脸色不可避免地沉了下去。

信是赵忠全送来的。

跟之前得到的消息别无二致,只是更多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京都中的人都以为赵忠全早就死了,乍一下见到活生生的人突然出现在朝堂,吓得好多人魂不附体的同时,也揭开了蜀地之乱的内幕。

从蜀地的盐乱引出的多年盐税苛政,蜀地百姓被迫家家户户熬盐弃耕的民不聊生,再到蜀地孙家的灭门惨案,蜀地官员与前朝余孽潜渊山庄的处处勾结。

一桩桩一件件,清清楚楚事实证据皆在,人证物证俱全。

可就算如此,还是败了。

赵忠全在信中说,案发当日太子不堪受刺激,当场晕厥,后被斥约束下臣不力,幽闭半年思过。

皇上急于召人医治太子,暂将此事搁置。

次日再提审,一字不提太子之过,只言太子身边臣属不忠,借着太子的旗号在外为非作歹,必要严惩。

斩首贬官抄家的旨意一道接着一道传出皇宫,可无一道与东宫相关。

赵忠全等人游走多方无果,还有个言官为了谏言,当场一头撞死在了金銮殿上,圣意依旧不改。

如今朝中沸议惊人,民间也风波不断。

但太子病重暂不得出东宫,皇上本就不算康健的龙体再受重创,力有不逮。

不出意外的话,爪牙可清,祸端不除便是此事的定局。

赵忠全知晓徐璈的心结在何处,要事说得简明扼要,却生生在信纸的最末端长篇累牍的叭叭了半天,来回就是在劝徐璈不可冲动,必要谨慎行事。

皇上的身子已经越发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