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572)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往这记账的桌前一坐,什么杂念都不必有了。

江遇白黑着脸奋笔疾书,记着记着神色逐渐变得凝重。

江遇白抓起的笔尖顿在半空,难以置信地看着报数的人说:“一亩所得八百六十三斤粮,你确定没称错?”

被问到的人莫名其妙地说:“怎么可能会出错?”

“报过来的数都是过了三遍称的,绝对是对的。”

江遇白眸子狠狠颤后落笔记下,写到净粮几个字时手腕不由自主地发抖:“是除去了谷壳的纯米?一亩所出的纯米能有这么多?”

“这还不算多的。”

许童生囫囵擦了擦额角的汗,喘着气说:“今年东家划出的试验田明日才收,那边收下来才是最惊人的。”

“今日记的这些都跟去年起伏不大,算是稳扎稳打,等试验田的粮打出来了,那才是重头戏呢!”

“试验田?”

江遇白飞快地翻过一页,示意下一个人上前的同时不经意地说:“什么叫做试验田?”

“这个我也说不好。”

许童生哭笑不得地说:“东家这么叫,大家伙儿也就跟着叫了,具体什么意思还真的不好说。”

“不过试验田那边跟别处的不一样,都是东家亲自带着人下田,从撒种到分秧东家都不假手于人,是最得东家重视的地方。”

前两年试验田出产的粮食都是最多的。

今年还没到秋收的时候,知道前两年情况的人就已经在暗中猜测了,都在讨论今年的试验田是否还能创造奇迹。

不过在收割出的粮食实实在在上了称之前,猜什么都不准。

一切都要等到几日后才可得出定论。

许童生随意扯了几句闲就埋头继续忙了。

江遇白默默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敛去眸中深色,在鼎沸的欢喜人声中继续记账。

忙碌一日暂歇,次日一大早江遇白就捧着自己的小茶壶准时到了打谷场,自觉开始帮忙。

秋收是被灌溉了一整年希望的大事儿,徐家农场的秋收更是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大热闹。

江遇白陆陆续续听说了不少被自己忽略的细节,不那么忙的时候,还跑到地里拎着镰刀跟着割了两垄地的稻子。

全程自己动手,割完了自己扛去打谷场,上称脱谷全都亲眼盯着,一丝细节也不肯放过。

江遇白的所为传入徐明辉的耳中,徐明辉却只是淡淡地说:“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这些不必避他。”

徐三叔本来还有些担心,听到这话眸光微闪,挑眉道:“这是你大哥的意思?”

农场是桑枝夏的产业,也是徐璈和她一起打磨出来的成果。

如果不是得了徐璈和桑枝夏的首肯,徐明辉不敢这么大胆把一切都摊在江遇白的眼前。

徐明辉失笑道:“瞒不过三叔。”

“大哥的意思是来都来了,也不必藏着掖着地不让人见,有些东西摆出来了,或许是好事儿。”

徐璈这次去蜀地还办了不少事儿,除了桑枝夏,就只剩下徐明辉知道的最多。

徐明辉说不准徐璈现在对京都有多失望,不过他觉得让江遇白提前一步做到心知肚明,其实是好事儿。

毕竟若想达成合作确定徐家的地位,那就必须先把能谈判的筹码摆在明面上,最好是让人看个一清二楚。

江遇白想看,那就让他睁大眼看个仔细。

徐家农场给他带来的震撼越大,于徐家接下来的局势也就越是有利。

徐三叔一听就猜到他们有事儿瞒着自己,不过想想也只是笑着摇头:“罢了,你们商量好了都觉得没问题就行。”

徐明辉笑着应声,等到打谷场听完江遇白的话,没多想就点头说:“试验田是我大嫂划出来的,也不是什么秘密,你可以自己抽空去看。”

江遇白忙活了一日才得闲坐下来喝口水,闻声端着小茶壶的动作微顿,要笑不笑地说:“放我自己去看也行?”

“行。”

“你要是怕迷路,我可以找个人带你。”

徐明辉把桌上的账册收起,不紧不慢地说:“要是不想被人打搅,你自便也行。”

江遇白啧了一声不知说什么好,等茶壶中的茶水饮尽,灌水的时候慢悠悠地说:“田估计也都是差不多的,区别应在别处。”

“例如种子。”

江遇白说完笑眯眯地转向徐明辉,玩味道:“我听人说,农场用的稻种都是嫂夫人亲自培育出来的,选种留种都有讲究,此话当真?”

第452章 想个钱生钱的法子,做点儿别的?

农场中的细节瞒不住有心人的眼。

江遇白既然是来了,会发现这些也不奇怪。

徐明辉没有隐瞒的意思,淡淡地说:“是我大嫂弄的。”

“徐家在此之前无人懂耕种之道,这些东西也不是光是道听便可领会的,我们都是按我大嫂吩咐的做,更多的我也说不清。”

桑枝夏并不藏私,不管是耕种还是酿造之法,又或者是皂花的制作售卖,但凡是家中用得上的技巧,拿出来时都是试图人人教会。

可学得会和想得出是两回事儿。

若无桑枝夏开道在前,他们学得再快也不顶事儿。

江遇白闻声眸色微闪,托腮笑道:“若是关窍出在种子上,那好像也没那么难办了。”

“对了,嫂夫人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能给透个风么?”

徐明辉意味深长地看江遇白一眼,要笑不笑地说:“你不是暗中留了人一路护送吗?这都不知道?”

江遇白笑而不语。

徐明辉话声淡淡:“我大嫂大多数时候都好说话,只是再好说话的人,也有性子刚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