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601)
“枝枝,你坐起来稍微缓一缓,我擦了手去给你端洗脸的温水。”
徐璈倒是想事事都亲力亲为,可有谢姨她们这种得力的干将在,这些琐事早就打点好了。
桑枝夏在画扇的辅助下穿戴一新,吃过清淡的早饭,低头看着自己逐渐滚圆的腰身,无奈道:“这肚子瞧着是一日更比一日大了。”
过了五月,肚子里的娃娃就吹气似的长,每日瞧着还都不太一样。
徐璈走近轻轻扶住桑枝夏的手,低声说:“怀一个尚且遭罪,更何况这是一次孕育了两个。”
“晨起气新,我扶你出去转转?”
总待在屋子里不是办法,日子长了对桑枝夏不是好事儿。
故而每日但凡得空,徐璈总要牵着桑枝夏在外头转上两圈,权当是饭后消食。
桑枝夏觉得自己今日的精神头不错,想了想说:“咱们去农场溜达一圈吧。”
“关于今秋收下的粮种,我有些想法想跟村长商量商量。”
距离上次出门至今,桑枝夏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能跟村里人碰面了。
谁都知道桑枝夏现在身子不方便,不管有什么事儿,下意识找的要么是徐明辉,要么是徐璈。
折腾一圈转下来,桑枝夏现在倒是家中最清闲的一个。
徐璈对桑枝夏向来是有求必应,两人前后踩着未散的晨露出门,桑枝夏注意到了来时门槛的变化,眉梢无声扬起。
从北院的卧房出来,直到迈至徐家大门,一路上所有经过的门槛都被削平,一览无余的平坦。
可昨日分明都还不是这样的。
桑枝夏扭头问徐璈:“门槛都削了?你干的?”
徐璈牵着桑枝夏走下家门前的一个微弱到难以察觉的坡度,淡声说:“我原本只是想把北院的平了,三婶见了就说干脆都一起挪了,免得你进出的时候不方便。”
故而昨夜桑枝夏沉浸在梦境中时,徐璈喂饱了不知节制喝奶的虎崽,就出来带着人削门槛。
一路都荡平整了,桑枝夏往后哪怕是低头看不到自己的鞋面,也不可能会被看不到的门槛绊倒了。
桑枝夏心头一暖不知说什么好,唇边噙笑半晌,只是默默捏了捏徐璈修长的手指。
村里人好久不见桑枝夏,冷不丁一下瞧见了,再一看桑枝夏圆滚滚的肚子,惊喜之下接连凑上来跟她搭话。
“哎呦,夏夏你这月份可不浅了,是不是眼瞅着要有好消息了?”
桑枝夏含笑道:“还有些日子呢。”
“等到了时候,我去请了嫂子来家中喝酒。”
得到答复嫂子乐不可支地点头,一连声地赞了几句,桑枝夏立马又被头发花白的大娘拉住了。
大娘颤颤巍巍的,拉着桑枝夏非要给她塞几个晒干的红枣:“一人吃两人补,你现在是带身子的人,该是多吃些补气血的,好好养着你丰润了,肚里的娃娃才能长得好。”
大娘随身带着家里的小孙女,小娃娃五六岁的模样,看着被塞给桑枝夏的红枣分明馋得滴答口水,可还是大大方方眼里发亮地把自己兜里的也掏了出来。
“姐姐吃!”
桑枝夏被逗得眉眼弯弯,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小揪揪,变戏法似的从荷包里拿出了几颗糖:“我拿糖块跟你换好不好?”
小姑娘欢喜得不成样子,桑枝夏拿着换来的一颗红枣和徐璈继续往前。
一路上见着的小娃娃不少,有桑枝夏眼熟的,也有的是不认识的。
可这些大大小小的娃娃见了桑枝夏都笑嘻嘻地叫姐姐,一口一个脆生生的听着比蜜都甜。
桑枝夏人还没走到农场,兜里常备着哄娃娃的糖就见了底。
桑枝夏哄走粘糊着自己的小娃娃,站直了微微呼出一口气,转而看向徐璈说:“咱家在村里办个学堂,好不好?”
第476章 这点儿银子她又不是出不起
洛北村是没有学堂的。
准确地说,不光是洛北村没有,纵观西北各地,可供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就读的学堂之数都是屈指可数。
谁都知道读书是平头百姓家的孩子扔下锄头的出路,可从启蒙至有了资格踏足科考场,期间耗费无数。
绝大多数人家挣扎在天时四季之下,一家老少的温饱尚且艰难,当活着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大难题时,煎熬在活命线上的人无暇他顾,就算是明白这个道,也拿不出多的余力。
桑枝夏之前就了解过村学的体制,此之一道上,西北当地极其薄弱。
老爷子现在教书的村学是十里八乡的唯一一个,村学中所收取的束脩也很少,但就算如此,读不起书的人还是太多。
桑枝夏叹气道:“祖父前几日还说,学堂中的娃娃眼看着一日更比一日少,有些读得好好的,自身资质也不错,但念着念着家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变故,微少的束脩成了拦路虎,回家后就不会再来了。”
不管是天资再好,或者是再努力的孩子,脚下无可走的正道,前路无引路的良师,来日的路都走不长。
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起什么用?
会掰着手指头算数作用也不大。
这些孩子在懵懂无知之时就被生计断送了可能的来日,余生苦短,后半辈子的日子也是一眼便可见到尽头。
老爷子心有不忍,桑枝夏听了也觉得心情复杂。
桑枝夏前世是个孤儿,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向前,期间得到的各种帮助良多。
若无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她其实连进学校大门的资格都没有,也做不了后来的许多事儿。
老爷子感慨完了,桑枝夏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暗中盘算了一下开办一个村学的开支,觉得与其指望现有的能改变机制,不如自己出钱张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