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680)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农场门口的红鞭是村长亲手点的。

白雪覆盖的黑土上覆了一层碎落的艳红,满地的鲜艳都遮不住村长面上的喜气:“这早上的头一挂鞭是最要紧的,破旧迎新的好兆头呢!”

“农场之前遭了人祸,赶着在这节骨眼上好生闹一闹,来年定是风调雨顺的什么都好!”

桑枝夏笑眼弯弯地看着村长:“您说得好,那定然错不了。”

“我让人宰的猪都分好了,家里的可收到了?”

“收到了收到了。”

村长欢喜得满脸冒红光,哈哈笑着说:“你一大早就让人送去了那么老大一块肉,这会儿说不定都被你婶子洗涮好下锅烀上了。”

村长乐呵完又想到今日从农场不断送出去的猪肉,咋舌道:“我听人说今日宰了十头猪,全都拿出去分了?”

“你这丫头对村里人未免也太实在了,哪怕是讨个吉祥意的,也用不着一次送那么多啊!”

徐三叔的酿酒坊生意红火,每日多出来的酒糟不下千斤。

有了数量充足的酒糟,混了谷糠等物熬出的猪食每日顶饱了喂,农场里的猪养得个个膘肥体壮,随意拉出来一头都不下二百。

天色朦胧时农场里就传出了猪叫声,紧接着就是人均到手的大块猪肉。

每家每户都有一块,分文不取,全都是白送。

桑枝夏这个送肉的没心疼,村长这个吃肉的却忍不住说:“太多了。”

“其实你不用这样,村里人托你的福过上了好日子,怎么好接二连三地占你便宜?”

“几口嘴上吃的肉罢了,这算什么占便宜?”

桑枝夏好笑道:“我们一家得村里庇护,前后给村里添麻烦得帮忙的时候不少,正好赶上年节,就不提钱的事儿了。”

“再说了,您不是一直念叨,我家糯糯和元宝没摆满月宴是个憾事儿么?正好借着过节,就当是我和徐璈请大家伙儿吃席了。”

小糯糯和小元宝呱呱坠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多事之秋。

再加上桑枝夏被勒着做了个双月子。

徐璈的满心满眼都挂在妻子和一双儿女的身上,以及诸事缠身,无暇他顾,故而满月宴就省了,只是给村里人发了些红鸡蛋。

只是省了满月宴没省下人情,村里人知道了这桩喜讯后,前后往徐家送了不少庆贺的东西,当时桑枝夏都做主收下了。

今日把肉送出去,就当是还人情了。

村长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下好笑道:“你家这席摆得倒是稀罕,今晚年夜饭的桌上,家家户户都当是吃席了。”

除了送的肉,在农场中做工的人还有人均一份儿的年礼,鸡蛋白面和荤油等物,数量不算多,但拎了回家今年什么都不用买,到家就能操持住一桌丰餐。

这样的好日子,纵然是放在从前的丰收之年也是许多人不敢想的。

可今年就都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农场里的说笑声就始终没停过,惹得听到的人也控制不住地跟着笑。

村长百感交集地呼了口气,转而奇道:“对了,这都除夕了,徐璈怎么不在?这小子最近忙活什么呢,怎么都见不着人?”

第541章 朗朗读书声

进入隆冬后,农场中除了圈舍不可疏忽,被大雪覆盖的耕地就不必耗费那么多心力了。

自发留下的人手都被桑枝夏调集到了暖棚那边去帮忙,自己也会时不时来暖棚里看看情况。

可来的也只是桑枝夏。

徐璈自打过了腊八后在村里就难见人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村长找了好几次都是扑空,不由得有些好奇:“他今年不回家过年了?”

桑枝夏好笑道:“回。”

“只是外头还有些事儿要他去处,估计是被耽误了脚程,说不定下午就到了。”

彭远亮的动作不小,江遇白留下的首尾也多。

这些都要徐璈去花心思处,所以桑枝夏都有好半个月不曾见着人了。

桑枝夏侧头望着村长,笑道:“怎么,您是找他有事儿?”

“嗐,我能有什么正事儿?”

村长摆摆手说:“就是一段日子没见着忍不住惦记,多嘴问一句,不然见不着人心里不踏实。”

尽管早就猜到徐家的来历不简单,跟自家这种祖辈传下来的泥腿子不一样,不是自己可攀附得起的人家。

可相处的时日久了处出了情分,村长就总是下意识地把桑枝夏和徐璈当成自己家的孩子看待,难免挂念。

桑枝夏笑意渐深,温声说:“让您担心了是他的不是。”

“等他回来了,我们带着糯糯和元宝去给您拜年,让那两个小的给您磕头,正好讨一份儿压岁钱。”

村长被气笑了,故意斜着眼说:“是糯糯和元宝要压岁钱,还是你这个丫头起的贪念?”

“那俩小的才多大?他俩分得清什么是钱吗?”

“他们不知道的,我暂时帮着收着嘛。”

桑枝夏戏谑地眨了眨眼:“您要是多给一份儿,我也给您磕个吉祥头,只要……”

“打住打住。”

村长彻底绷不住了大笑起来,摆着手说:“磕头就免了,我比你家老爷子还矮一辈儿呢,担不起这份儿福。”

“等徐璈那小子回来了,得空带着两个孩子来家里吃饭,我让你婶儿和嫂子给你们做好吃的,来了我就给压岁钱!”

桑枝夏笑吟吟地点头说好,把乐得找不着北的老村长送出农场,自己也慢悠悠地打道回府。

途经在宗祠旁边的学堂,听到一墙之隔的学堂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桑枝夏面多了一抹诧异:“今日都在上课?不曾允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