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696)
所以桑枝夏想了许久都觉得不妥,最后是苏文生给出的主意。
先让郑二虎等人设法跟彭远亮的人联系上,伪造出一副想反水的样子,桑枝夏再打着筹备牧场的名头对农场放松管。
最后郑二虎他们顺着彭远亮给的钩子咬,打着投奔的名义,把粮仓中早就准备好的稻种运出去,送到彭远亮的手中。
只是郑二虎等人叛变突然,彭远亮不见得都信。
为了打消他的怀疑,就必须再闹一场,把这场叛变送粮投诚的戏演得更真切。
苏文生提出的法子挑不出破绽。
只是可怜了这人平白挨了一顿打,现在还在后头的马车里晕着呢。
桑枝夏缓缓呼出一口气,脑中飞快闪过今日见到的人,低低地说:“农场中与彭远亮勾结的另有其人,只是这人藏得太好,暂时还没找到眉目,否则的话……”
今日或许就不必抽苏文生一顿了。
齐老合眼靠在车壁上说:“丫头,他这顿打没白挨。”
农场中几经动荡,尽管桑枝夏想了不少办法,但其中留下的也不都是忠心之人。
这样藏在暗处的钉子,出其不意之下最是刺人,想要找出来清除却不容易。
如今郑二虎带人公然逃出,农场中粮种不足。
桑枝夏又揪着个错当众打死了一个人,诸多变故加在一起,足以在有异心的人心头扎上一根尖刺。
人心动荡之时,藏在阴沟里的耗子最容易露尾巴。
只要能借此机会把农场中的钉子一次拔除,那苏文生的这顿卖惨就有价值。
桑枝夏掀起车帘往外看了一眼,微不可闻地说:“只盼着郑二虎他们那边顺利,否则要是真耽误了彭远亮准备的春耕,今日这把忙活可就亏了大半了……”
说好的数千亩地都要好好种的呢,彭远亮可千万别掉链子影响自己秋日的收成才好……
桑枝夏这边鞭人报官闹得不可开交,消息传入南城,彭远亮神色玩味地眯起了眼:“当真闹起来了?”
“这还能有假?”
报信的人满脸喜色,合不拢嘴地说:“北城县衙那边已经在派人出去张贴抓人的告示了,据说那姓桑的女子在县衙里坐了三个时辰,才见到刘大人求来了这点儿动作,不过……”
那人讥诮一顿,嘲道:“据刘大人说,县衙里的官差时间有限,告示张贴出去了,且不知何时才准备动手抓人呢。”
“就算是动了手,能不能抓到也要两说。”
刘大人跟桑枝夏积怨已久,不配合也是预料之中。
彭远亮拨了拨手中的檀木珠子,嗤笑道:“那投奔而来的郑二虎,可查清楚来历了?”
“查清了。”
“其实仔细说起来,这郑二虎跟刘大人还是隔房的亲戚呢。”
说话的人意味深长地笑了几声,凑在彭远亮的耳边飞快地说了几句话。
彭远亮眸子微缩,似有意外,不等他说什么,外头的人就来通传:“主子,北城县衙里来人了。”
彭远亮拨珠子的动作微顿,面上浮起微笑:“快请。”
第554章 桑东家,幸不辱命
翌日,北城。
伙计走到桌前把托盘里的点心和茶水放下,低声说:“大人让我来跟您回话,说南城那边都办好了,身份确认无疑。”
郑二虎的确是刘大人的远房亲戚,只是近些年来往不深,对外也少有人知。
就连桑枝夏之前都不清楚,还是听刘大人提起了才知道内情。
这层身份在此之前算不得要紧,但现在不同于以往。
伙计微妙道:“大人派去的人直说了,郑二虎是得了大人的授意潜入农场的眼睛,为的就是能有釜底抽薪钳制您的一日,故而郑二虎的身份可信,叛出农场一事也为真。”
“目前郑二虎他们连同被他们带走的东西一起藏匿在彭远亮的一处庄子里,彭远亮已经派人过去了。”
在身份和可信度得到确认之前,彭远亮并不相信这主动前来投奔的人。
可要是有了刘大人的担保,那就是另当别论了。
桑枝夏不动声色地松了一口气,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人既是到了,那就是妥当了。”
归根结底郑二虎他们是去种地的,在哪儿种都一样。
桑枝夏对他们没有别的要求,也不要求他们能当里应外合的内应,给自己透露点儿有关彭远亮的消息,只要专心把地种好了,没糟践被带走的那些粮种就行。
所以哪怕是彭远亮对这些人的来历仍有疑心,那也没关系。
毕竟这些人的目的就是换个地方好好种地,除此外什么也不会做。
任由他派人盯着随便去查,但凡查得出半点不对劲儿的地方,那都算是桑枝夏布局不严谨。
桑枝夏在脑中飞快过了一遍确定无误,画扇笑着给了伙计一个荷包:“辛苦了。”
伙计连声说着不敢退出了包厢,桑枝夏的视线重新落归在摊开的账册上:“你们少主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吗?”
宋六无声一顿,轻声答:“若有了消息,少主必会第一时间派人前来,东家您宽心便是。”
宽心?
桑枝夏心情复杂地摇了摇头,心思却怎么都落不到账册上去。
徐璈是月前出的门,时至今日满打满算一个月了,音讯全无,也不知去向。
尽管徐璈不是第一次这样,但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京都,桑枝夏还是控制不住地拧起了眉。
这个月不单是民间春耕动土的好时节,也是京都皇族围场狩猎的好日子。
按徐璈之前所说,只怕是要出大乱子。